首頁>育兒>

最近剛看了一個新聞:

這毫無疑問是一個悲劇,網友們都為早逝的孩子悲傷,也在為這位情緒不安定的母親可惜,親手打死了自己的孩子,媽媽心裡該有多麼痛悔。

說起為人父母,很多小家庭都在即將迎來一個小生命的時候有著各種期望:

“我希望我的孩子長得漂亮!”

“我希望我的孩子很聰明!”

“我要將我的孩子培養成材!”

大家的關注點都在孩子身上,都在期望孩子的未來如何光明,可是,很少有父母把目光放到自己身上,有多少父母這樣問過自己呢?

“我能為孩子做到什麼地步?”

“我該怎麼當好父母?”

“我能不能教好孩子?”

父母做到這3件事,說明把孩子教育的很好!

父母做到“情緒控制”

在這個悲劇中,母親情緒失控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我們確實應該體諒這位母親,畢竟她懷著二胎,懷孕的辛苦與教育的焦慮交織,的確對母親來說是很大的壓力,但是這種壓力,不應該被髮洩在孩子身上,而應該有一個健康而健全的管理方式。

這個渠道包括理性的自控和安全的宣洩。

孩子在面對父母時是弱小而毫無防備的,如果父母毫無遮攔地對孩子釋放怒火,孩子根本沒有一點反抗的餘地,父母需要對這一點有明確的認知。

在對孩子發火之前,請給自己三秒的時間深呼吸,問一下自己:我一定要發火嗎?一定要打他嗎?沒有別的辦法嗎?

如果你真的在氣頭上不發火不行,那請先離開孩子,用別的方式渲洩掉憤怒,不管是摔枕頭還是砸杯子,等火氣發完了,再去思考如何教育你的孩子。

打罵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冷靜下來,才能思考出更好的教育方式。

父母做到“協調合作”

教育孩子不是某一個人的責任,而應該是夫妻雙方、是一個家庭的責任,如果有一方長期逃避責任,必將給另一方帶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壓力。

從新聞中其實可以分析出來,孩子的父母都沒有認真思考過孩子的教育方法,他們很可能還停留在粗暴的教育方式上,也就是打罵解決一切。

而且孩子的父親對孩子教育的參與程度應該很低,教育與養育的擔子很可能長期都壓在母親的肩膀上,更何況她還懷著孕,受孕期激素干擾與心理壓力的雙重刺激,最終導致了情緒失控,造成了這樣一出人倫悲劇。

在教育問題上,不論父母,都應該抱著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參與進去,夫妻之間唯有互相扶持鼓勵,才能讓彼此都處在一個相對比較平衡的心態上,而不至於為了孩子的一點事情就失控。

打罵孩子,其實多半都只是父母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既是親子之間的溝通不良,也說明父母溝通不良,雙方都沒能拿出更有效的管教方式,這其實是作為父母失敗的證明。

父母做到“不斷學習”

都說“學無止境”,這話不光是用在學業和事業上,家庭中也是一樣,不管是成為夫妻還是更進一步成為父母,家庭關係與親子關係也是一門需要學習的課程。

我們都知道固步自封不是好事,但實際上不管是在工作上還是孩子教育上,很大一部分父母都處在固步自封的狀態。

具體就是這些父母幾乎從不審視自己的行為是否有問題,目光只盯在孩子身上。

實際上,很多問題的根源不在孩子身上,而在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與看法上!

在家長的眼裡就是:孩子不愛學習,不想寫作業,我用的方法都不管用。

但如果具體分析,家長注意到這些問題沒有呢?

有沒有了解過孩子對學習的看法?

在多長的時間內總共用了多少種方法?

有沒有堅持某種方法?

有沒有觀察每種方法在孩子身上的差異?

孩子是不是對某類方法接受度較高?

家長有沒有針對自己孩子的特點將方法加以改進而不是生搬硬套?

不愛學習的孩子太多了,每個孩子的原因也不盡相同,家長要做的,是去了解孩子不喜歡的根源,再利用已經掌握的方法和孩子的性格與觀感去進行靈活的設計。

畢竟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最了解,專家能給出的,也只是一個框架性的辦法,具體的東西是需要家長是填補的,如果父母做不好,再厲害的專家也是毫無辦法的。

同時,一個方法一旦讓孩子在某方面有了微小的進步,就應該堅持下去,畢竟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奢望立竿見影。而往往要孩子有明顯的改變,除了時間,還需要多種方法的“組合拳”。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如果不同孩子一起學習進步,而是指望一種方法走天下,肯定是不可能取得自己預期的成果的。

在教育孩子之前,父母更應該做好自己。

80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在校被欺負,你還在教“告訴老師”?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