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寫作業特別拖拉,有時甚至能寫到十一二點,如果舅舅沒有監督,就乾脆不做作業了,所以經常被老師留堂。每次他寫作業,就一會削鉛筆,一會換筆芯,總之就是各種藉口。舅舅因此沒少說他,每次他都是說“我就是這樣了啊,我能怎麼辦”。
像我侄子一樣的孩子肯定不在少數,經常會說“這個太難了,我很笨,一點也學不會”“不管我怎麼努力,我就是這樣了”。可能你已經聽習慣,但《教出樂觀的孩子》一書提醒父母要當心孩子有“習得性無助”的心理。
《教出樂觀的孩子》作者分別是馬丁·塞利格曼,卡倫·萊維奇,莉薩·傑科克斯,簡·吉勒姆,其中主要作者馬丁•塞利格曼是“積極心理學之父”,曾獲美國心理協會威廉姆斯獎和詹姆斯·卡特爾獎兩項大獎。
此書是塞利格曼幸福五部曲之4,彙集了他30多年以來對千百個成人及兒童的研究之精華。書中通過大量的實驗和理論,旨在讓父母、老師及整個教育系統教會兒童習得樂觀。曾受到中國教育風雲人物孫雲曉主編推薦,並被CCTV《讀書》5期聯讀列為幸福經典系列作品之一。
1、什麼是習得性無助?很多人認為,有些人生來就樂觀,所以在面對困難時能屢敗屢戰,最終達到勝利,而有些人生來就悲觀,面對一件事,總是覺得自己不能做到,即使去嘗試,在失敗後也會很快放棄。
但事實並非如此,塞利格曼認為:孩子的悲觀並非與生俱來,也不是直接從現實生活中得來的,很大程度上是由後天的“習得性無助”造成的。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呢?
書中給出的定義是這樣的:人類在面對許多無法控制的事件時,經常試都不試就放棄了。
習得性無助提出是在1967年,塞利格曼在一項狗的實驗中發現:它在之前的電擊實驗中,習得了“自己的行為無法改變結果”的感覺,因此,當它們重新置身於可自主的新環境中時,也已經放棄了逃跑,甚至會提前出現痛苦的表情。
後來塞利格曼在人身上得到了論證,即當人們在一件事情上遭遇失敗時,就可能放棄對此事的努力,甚至還會對自身產生懷疑,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困在牢籠裡,沒有勇氣再去嘗試。
如果還是不明白再舉個例子:
《小歡喜》中喬英子曾多次向媽媽表達自己對天文學感興趣,並希望自己能上南開大學,但是不論提多少次都被媽媽無情地駁回。當丁一的離世觸動了媽媽宋倩,她終於想跟英子談一談時。卻得到了英子大發脾氣。
因為英子知道不管自己多麼努力去說服媽媽都沒有用,既然無力去改變這個外在環境,那麼就此放棄這個想法了。
塞利格曼還發現:某些人(比如悲觀者)更容易向無助感屈服。同時,這些人患抑鬱症的風險性也較高。另一方面,樂觀者會抵抗無助感,並且在面臨無法解決的問題及無法逃避的噪音時也不會放棄。
這個發現讓他看到了一個更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不管是悲觀還是樂觀都存在心理免疫的情況。所謂心理免疫就是長期處於那個環境下,已經麻木習慣了,反而覺察不出異常。就如同嗅覺免疫一樣,在一個充滿香氣的環境中呆久了,漸漸地就聞不到香味了。
2、產生習得性無助的原因1、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
一個朋友說他小時候,父母對他特別嚴厲。他考了全班第二名回家,媽媽不准他吃飯,讓他好好反省。所以他長大後也喜歡給自己定很高的目標,一次次的沒有實現,整個人都變得特別消極無助,工作沒有動力。
在中國的教育制度下,本來學習壓力就特別大,再加上父母定的目標太高,孩子很難達到,一次次的努力都沒有結果,並且每次都會受到家長的批評和責罰,孩子的信心就會被慢慢消磨。
孩子就會認為付出再多的努力都不會產生一個好的結果,消極情緒就會越積越多,越來越懷疑是自己能力不行,在面對困難時,就會失去信心,很難有勇氣去面對。
2、父母的消極評價
有一天,林林在跟弟弟玩小汽車時,推的用力過猛,弟弟摔倒了,哭得很傷心。這時,媽媽走過來指責林林說,你怎麼總是打弟弟,媽媽事情已經夠多了,你還來添亂,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每次你都不聽。
媽媽在沒有問清楚事情真相的情況下就指責林林,並且把事情說成是永久性的“總是打弟弟”。林林接收到這樣的批評,心裡肯定會想:媽媽覺得我是個壞孩子,媽媽不喜歡我,更喜歡弟弟了。於是他就哭著跑開了:媽媽壞,我不喜歡媽媽。下次就真的打弟弟了。
因為一次不小心的行為,就被媽媽貼上了一個“壞孩子”的標籤,孩子也會給自己貼上“我不夠好”的標籤。並且這種思想會慢慢沉澱,最終變成永遠伴隨他的消極的核心信念。
3、個人歸因認知
蘭亭最近經常聽到爸爸媽媽關於錢的事吵架。媽媽比較節儉,什麼都精打細算,但爸爸花錢比較大方。這天,蘭亭跟媽媽說要去秋遊的事,結果爸爸說那個地方都去過了,不讓去,但媽媽堅持要給他報名,然後兩人又吵起來了。蘭亭一個人悄悄地躲回了房間。
蘭亭對自己說,都是我的錯,都是我不好,不應該提秋遊的事的,又引起了他們的爭吵,本來今天他們挺開心的,我總是把所有事情搞砸,我是世界上最壞孩子。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有認知偏差的孩子對一件事情的歸因有以下幾個特點:
內部歸因: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錯,都是歸結為“都是我的錯,都是我不好”,不會將事情歸因到他人或者環境。
普遍性:他們看到的不是這件事情本身,而是會聯想到其他方面,比如“我是世界上最壞的孩子”。
長久性:他們認變問題一直都會存在,不會發生改變,“我總是把所有的事情搞砸”。
這種普遍並長久性的歸因,會很打擊一個人的自尊,認為自己“不好”,會困在深深的自責中,時間長了,就會對生活失去希望。
3、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習得性無助?每個父母的願望可能都是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而嚴重的習得性無助可能會讓孩子走向抑鬱,那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習得性無助呢?
首先,讓孩子學會掌控行為。
我家孩子剛學會爬時,有一天,我帶他去公園。他一開始並不知道怎麼上臺階,等教了他好幾遍後,他就不讓我扶著,非要自己爬上去。每次一爬上去,他就坐在平臺上高興地拍拍手笑了,然後再爬下來,又爬上去,樂此不彼地玩了好久。
他在上臺階的動作過程中獲得了掌控感,很為自己驕傲,所以表現得很開心。
有些父母,總是習慣幫孩子包辦一切,害怕孩子吃不飽,到處追著餵飯,害怕孩子學走路摔了,遲遲不願意放手。看到孩子情緒不佳,立刻就試圖用孩子感興趣的東西轉移,其實這樣反而不得利於孩子情緒的表達,會導致日後的消極情緒的累積。
塞利格曼說“要使你的孩子經歷掌控感,必須先讓他經歷失敗、心情抑鬱以及不斷嘗試直到成功為止。沒有任何步驟是可以跳過的,失敗與心情抑鬱是建構成功與良好心情的必要過程。'
這也說明了要想孩子獲得樂觀的心態,就需要培養他經歷了失敗之後,還能有不退縮的勇氣。
其次,教會孩子們積極的解釋風格。
“孩子就像海綿,他們不但吸收你講的話,還吸收你的講話方式。”——塞利格曼
之前看過這樣一個視訊:孩子問媽媽為什麼要去上班。一位媽媽說“媽媽要賺錢才能給你買吃的買玩的,供你讀書啊”,而另一位媽媽說“因為媽媽要學習新的知識,結交新的朋友,不被社會淘汰呀!就像你是學生就要好好學習,也要和朋友好好相處一樣。”
很明顯第一個孩子就會產生負性思維:原來我讓媽媽這麼累啊。而第二個孩子會受到媽媽愛學習的影響,自己也會努力學習。
你看,父母對同一事件不同的解釋風格,會影響到孩子的思維和行動。所以我們在教會孩子樂觀的解釋風格前,首先自己要用積極的解釋風格教育孩子。但不是盲目的樂觀,還是需要讓孩子明白一件事情,如果是自己的錯誤就需要承擔責任,如果不是自己的錯誤,也無需責怪自己。
最後,教孩子學會反駁。
教孩子反駁不就是讓孩子學會和家長頂嘴嗎?答案是否定的,這裡所說的反駁是指教會孩子在有事實為依據的情況下,學會反駁悲觀。
比如:孩子剛考完數學,成績並不理想,孩子覺得自己太笨了,學不會。這時我們該如何教孩子進行反駁呢?
首先,問問孩子為什麼覺得自己笨,除了數學沒考好還有其他原因嗎?其次問問孩子在別人眼裡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此外,讓孩子想想,數學沒考好這件事最壞的情況會怎樣?最好的情況又是怎樣?
這時孩子可能會說,其實這次是因為考試前幾天生病了,沒有好好複習。大家也都認為這次的試卷比較難。最壞的情況就是數學沒考及格被老師批評,被同學嘲笑。最好的情況就是大家這次都沒考好。
當孩子在你的引導下這麼想之後,發現沒有像之前那樣自責了,變得有信心了。當然,一開始的時候這種練習可能進展的並不順利,需要慢慢來,等孩子熟練掌握了,在他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就會受益終生。
綜上,想要培養出樂觀的孩子你需要教會孩子掌握自己的行為,讓孩子學會運用積極的解釋風格以及讓孩子學會反駁。相信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積極樂觀,有足夠的勇氣面對未來的生活。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關於如何讓孩子獲得幸福一生的能力,那你可以去閱讀《教出樂觀的孩子》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