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上一段“姥爺給外孫買40噸沙子”的視訊走紅,讓很多人看了羨慕嫉妒恨。孩子的爸爸表示,姥爺家裡本來就有一輛大卡車,知道孩子喜歡玩沙,就索性拉了一車沙子回來,正好家裡的院子也有地方放,就放在院子裡讓孩子玩了。
孩子的父親說,老人寵孩子就是沒有理由的,想要什麼就給什麼。而也有更多的網友表示出了擔心:這也太溺愛孩子了!以後孩子大了就難帶了!
也有的人說,這樣過度溺愛的現象更容易發生在隔代教育中,老人都有一種補償心理,想把當年虧欠孩子的,都在孫子孫女的身上找回來。
不管怎麼說,姥爺給外孫買沙子的行為成了很多人眼裡的溺愛。他們認為這樣慣著孩子,以後孩子就會無法滿足了,到時候後悔也就晚了。
孩子的需求究竟該不該滿足,如何滿足,對許多家長來說是一大難題在許多家長看來,孩子不能慣著,不能想要什麼就給什麼,不然慣壞了,大了就更無法滿足了。
前幾天回家的路上遇到一對父女,兩個人剛從超市出來,看樣子是買了些吃的。女孩就想馬上吃,可爸爸不同意,非要回家吃。女兒不停地懇求爸爸,看得出她特別想吃,可爸爸就是不同意。女兒無奈之下,坐在地上大哭起來。爸爸一邊走一邊說,“你自己在這兒吧,我要回家了。”女兒哭得撕心裂肺,邊哭邊喊“爸爸不要走,不要扔下我。”看上去特別讓人心疼。
我沒有繼續看下去,不知道後面爸爸是怎麼處理的。回家講給兒子聽,問他要不要馬上給孩子吃,他說,當然要了,為什麼一定要等到回家呢?難道回家之後那些吃的就變了嗎?
是啊,我也不明白,為什麼要回家再吃呢?孩子想馬上體驗吃的快樂,可爸爸就是不同意,非要剝奪孩子的這種快樂。孩子不同意,就會說孩子不聽話不懂事,可是,不懂事的明明是大人啊!
或許,這個爸爸有這樣的想法,可能跟“延遲滿足”有關。
延遲滿足是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米歇爾主持了一項實驗,這個實驗有32個孩子參加。具體的要求是,讓每個孩子單獨待在一個小房間裡,這個房間裡只有一把椅子和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孩子最愛吃的零食。如果孩子能忍耐十五分鐘再吃掉零食,那他就能得到雙份的獎勵,而無法忍耐的孩子就得不到了。十八年後,研究者對當年參與的孩子進行了跟蹤調查,發現那些能夠等待時間更長的孩子, 在後來的表現中也更出色,成績也更優秀,生活事業比較成功。
於是,很多人就把這個延遲滿足的實驗用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他們在孩子想要某個東西時,讓孩子刻意等待,美其名曰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忍耐力,以後會更有出息。就像哭聲免疫法一樣,孩子哭了不馬上安慰,而是讓他哭一會兒,等哭夠了就不哭了。
事實上,延遲滿足的本質被人誤解了。因為那個延遲滿足的實驗中,享有主動權的是孩子自己,他有權決定自己吃不吃,什麼時候吃,即使吃了也不會得到懲罰,不吃也不會有獎勵,只是一個自然的過程而已。而我們的父母呢,偷偷把主動權掌握在了自己手裡,由父母去決定孩子吃還是不吃,什麼時候吃,如果孩子要求馬上吃,就會受到批評,這樣,結果就顯而易見了。
所以,孩子的需求如何滿足應該由孩子自己去決定,他想馬上得到一個東西,那就給他好了,而不是對他大加批判,說孩子不懂事,否定孩子的需求。如果不想滿足孩子,那也可以,只是要如實地告訴孩子,是媽媽不想給你買,而不是孩子配不上。如果父母能把選擇的主動權交給孩子,我想,很多矛盾都可以避免。
即時滿足孩子的需求就是溺愛?你把溺愛想得太簡單了那麼問題來了,許多家長就開始患得患失,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那慣壞了怎麼辦?不得不說,這樣的家長太沒有信心了,對孩子沒有任何信任,孩子就那麼容易變壞呢?他就那麼貪得無厭嗎?
我一直相信,我們的孩子本性是善良的,是向上的,他有自己內在的成長動力,而不是失去約束就會變壞。每個孩子都渴望變得更好,都希望自己是個更好的人。
而即時的滿足跟溺愛也沒有什麼關係。那些把滿足孩子就當做溺愛的想法,實在是誤解了溺愛的含義。
溺愛不是很多的愛,不是讓孩子沉浸在愛裡,像溺水的人一樣,慢慢地淹死。
童話大王鄭淵潔眼裡的溺愛是,孩子的待遇和其他人不一樣;心理學家武志紅眼裡的溺愛是,溺愛不是愛,而是過度的阻礙;教育專家尹建莉眼裡的溺愛是,溺愛不是愛,是披著愛的外衣的佔有和控制,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剝奪孩子的獨立性,其背後的心理基礎是恐懼和不信任。在她看來,愛和溺愛不是一個事情程度上的深淺,而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愛的本質是要給孩子自由、寬容和欣賞,而溺愛的本質則是控制、包辦和批評。
不管哪種說法,本質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溺愛不是愛。那些把溺愛當作愛的說法,其實是打著愛的旗號,去控制和管理孩子。所謂的“不能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也完全是自己的想法。孩子想要兩塊糖,媽媽非要給一塊,孩子不同意,就說不能慣著,其實孩子也不過就是要兩塊而已,她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覺得多給一塊糖就會害了孩子,讓孩子的牙齒壞掉,可是,那塊糖的威力真有那麼大嗎?說到底,是她內心的恐懼在作祟。
武志紅說,溺愛分為兩種,一種是包辦型,一種是縱容型。前者是父母事無鉅細地為孩子做一切事情,剝奪了孩子動手的機會,甚至連未來的路都為孩子鋪好了,可孩子呢,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得到任何鍛鍊,也就沒有了獨立自主的可能,我們看到的那些三四十歲了還在啃老的高材生,多半就是這種;後者是無底線的縱容,父母對孩子沒有任何原則和底線,孩子做錯了事無所謂,有爸媽撐著呢,孩子不努力也無所謂,爸媽早就打好了天下,就像李天一那樣的孩子,出事了有父母兜著,最終釀成大錯。
以上這兩種,看似父母傾注了很多的愛,實際卻不是孩子需要的愛,也不是孩子想要的愛,只是父母用自己的權威,強加在了孩子身上而已,到最後,也傷害了孩子。而真正的愛不是這樣的,真正的愛一定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著眼於孩子自身的成長,讓孩子變得更獨立、更優秀。
那些得到滿足的孩子,並沒有被慣壞作家毛冷瞪曾寫過一篇文章《“你什麼都由著孩子,以後社會上哪有人這麼慣著她?”》,可以說,這篇文章解答了很多人的困惑。
作者說,自己的女兒要什麼她都會滿足,因為女兒的要求並不過分。比如說,女兒想吃軟糖,問她吃多少,她說三個,那好,就給她三個,吃完了三個她很開心,並沒有再要第四個。如果給不了,那就說清楚。有次女兒想喝奶,可家裡沒奶了,她對女兒說,現在快遞叔叔下班了,明天再給你買,於是,第二天她買了奶,孩子也痛痛快快地喝了。
作者說,自己之所以會痛痛快快地滿足女兒,是因為自己小時候很多需要都不能被滿足。比如,她想要個娃娃,家裡明明買得起,就是不給買,最後在她的苦苦哀求下,媽媽終於買了個最便宜的,她喜歡得跟寶貝似的,天天抱著,可媽媽怕她玩物喪志,天天鎖著,不讓她玩。後來,她買了好多的娃娃,而且一個比一個貴,媽媽現在越來越崩潰。
這樣的同款父母是不是有很多?
作者說了一段話,很值得反思,她說,童年的缺失,總會有後面如飢似渴的彌補。人為地給孩子製造災難,孩子不會看不出來,你的真的做不到還是能做到就是想治你,孩子心裡特別清楚。
而她的女兒,在她這樣的滿足下,一點都沒有被慣壞,那些普通孩子身上出現的毛病,如撒潑打滾要東西,買了又不珍惜之類的情況在她的孩子身上從未出現過。因為孩子知道,媽媽是真誠的,而不是故意地去治她,所以,她也願意用一顆真誠的心對待媽媽。
其實孩子的心思很簡單,如果他想要某個東西,就儘量滿足吧,實在滿足不了,就如實地、真誠地告訴孩子,是媽媽無法滿足你,而不是你不配擁有。我們要時刻告訴孩子,他值得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東西,這樣,他的內心才會有豐盈感和滿足感,才會覺得幸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