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天開始,父母便把全部心血注入到孩子身上,照顧孩子,擔心孩子,教育孩子,可有時付出的再多,卻在孩子身上看不到什麼效果,其實就是你抓的太緊了,抓太緊,對孩子的成長不見得有益處,可以適當的選擇"放一放",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怎樣學會放手。
1. 你越強,孩子越弱。
很多父母都比較強勢,認為只有樹立威嚴的形象,孩子才會聽自己的話,認為只有自己的安排,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所以往往喜歡在家搞"君主制",我說什麼,孩子就得照著做。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訓練出一個聽話的孩子,但是這樣的孩子往往比較懦弱,不敢反駁你在你看來是好事,但是他失去了自己思考自己選擇的能力,走上社會也無法獨立思考獨立工作,往往這樣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就會成為我們經常說的"巨嬰",過於軟弱,最終一事無成。試著柔和一些,平等一些,讓孩子明白,他和你們同樣都是家庭的一份子,有事情可以找他商量,問他的意見,讓孩子多表達自己,也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甚至可以學會"示弱",你弱了,孩子自然就強了,可以試著對孩子說,這個我不太明白,你有什麼想法嗎。這個我不太會,你會嗎,能教教我嗎。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絕對非常強。
2. 你不是他,不要為他決定太多。
雖然說孩子是我們帶到世界上的,但你要明白,他就是他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選擇。很多父母從孩子出生就為他做了所有的選擇,從吃什麼,上什麼學校,到學什麼特長,甚至到長大後的找什麼樣的工作,什麼樣的伴侶,都為他決定好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孩子什麼都依賴父母,沒有絲毫主見,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媽寶"。試著讓他自己選擇,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多聽聽他的意見,有時候不見得你的選擇就會優於孩子。
3. 不要過於關心,試著讓他學會堅強。
從小到大,父母都為孩子操碎了心,但是往往"心大"的父母孩子卻成長的越快,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吧,孩子有依賴心理,加上人多多少少都會有的惰性,你太過於關心,他就不想自己去做了。很簡單的例子,孩子摔倒了,你立馬去扶,和摔倒了,你讓他自己爬起來,後者絕對會更早學會走路。為什麼以前有句老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窮人家的父母沒有太多的經歷去照顧孩子,孩子需要自己學著做很多事情,當學著"放養"他,他學會的東西就會越多。現在的孩子因為有太多的愛,需要做什麼,父母爺爺奶奶都早為自己做好了,那自己永遠也不需要去學習這些技能,反正有人幫自己做,長此以往,他什麼都不會。試著對他少一些關心,或者說,把關心放在心裡,不要過多的表達,試著放手讓他自己去跑,去摔倒,去受傷,去成長。讓他更加堅強,你也就不再需要為他擔心了。
4. 凡事先讓他自己去做,多給他一些時間。
父母要試著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不要過多幹涉孩子,先讓他去做,看他能不能完成,適當的時候進行一些提醒和幫助,這還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要一看孩子好久做不好,就開始不耐煩,然後就插手搶過來幫他做完。試著不要焦躁,先讓他去做,如果你總是插手,他永遠也學不會。
5. 少說一些,減少抱怨。
很多父母都喜歡嘮叨,孩子無論做什麼,總是在一旁說個不停,其實你在旁邊一直說,孩子也不見得聽進去,還不如少說一些,試著學習"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技能,孩子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你再去說,給孩子更多自己思考的時間。
孩子就像風箏,你抓的越緊,他越飛不起來,試著放一放線吧,一個沒有主見,沒有思想的人,永遠無法長大,你卻不能永遠把他抱在懷中,那就試著讓他自己去走向遠方吧,多給他一些時間空間,讓他自己去選擇,去做決定,讓他學會堅強,即使摔倒了他也能自己站起來。想要孩子更好的成長,那麼從現在開始,放開揪緊的心,放開攢緊的手,讓他自己去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