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幾天,有位媽媽說了一個困擾她的問題:

她家3歲的女兒開始要求穿漂亮的衣服了。

“以前她很喜歡穿褲子,穿一次裙子還很有意見。可現在,非裙子不穿,前段時間降溫,愣是褲子外面再套個小紗裙。”

“以前她超級喜歡汪汪隊什麼的,現在帶她去玩具店,非要買什麼指甲貼!看見小項鍊頭紗什麼的拉都拉不走,怎麼還不到四歲就這麼臭美啊!”

“孩子這麼愛美會不會讓她變得虛榮膚淺?是不是應該阻止她去追求外在的美?”

其實,這不是小編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擔憂了。

在很多人的眼裡“愛美”就好像是洪水,“從小就愛美的人長大不會有出息”,此類的話,走到哪都能聽見。但這樣的擔心真的有必要嗎?

看一個很紅的視訊,同一個小女孩,不同的穿著在公眾場合,路人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副面孔。

雖然只是測試,但是側面可以看出穿著打扮對一個人多麼重要。

工作人員把衣著乾淨得體的小女孩放在路邊,不一會就有人過來問候和關心小女孩,問是不是迷路了。

甚至有人還幫助女孩撥打電話等等。這樣的關注和愛護,讓人感動,不禁感嘆人間有情。

但是同樣的小女孩,只是工作人員把孩子打扮成一個衣服破舊,滿是灰塵的“髒小孩”。讓她看起來比之前更可憐。

以為會有更多的人幫助她。

但是結果恰恰相反,小女孩孤獨的站在路邊,人來人往,卻沒有一個人願意為小女孩駐足,關心和問候她。

把小女孩的存在當成空氣,沒有人在乎這個髒兮兮的小女孩。

同樣的實驗放在了餐廳,得到的也是同樣的結果,

衣著破舊的女孩同樣沒有受到人們的待見,甚至還有客人讓服務員帶走。

很多人會強調,我們要追求內在美,可是內在美需要慢慢積累,但是外在美只需要做好簡單的修飾即可。人都是視覺動物,誰不喜歡接近美呢?

長久以來,我們對小孩追求美,存在非常大的理解誤區和偏見。

可一味的壓抑並不是個好事,你剝奪了孩子的美,也就剝奪了孩子的自信,這種影響可能是一生的。

比如著名央視主持人董卿說自己很自卑,很多人都不理解,她那麼優秀,從小到大成績都那麼好,怎麼還自卑?

原因就在於她父母對她的教育態度:青春期的董卿不允許照鏡子,因為爸爸覺得照鏡子沒有意義——“你已經長成這樣了,照鏡子難道還能變得更好看嗎?”

天才女作家張愛玲小時候就非常曖昧。不過後來家道中落。母親撇下她出國留學,父親好賭博,又抽大煙,一事無成,愛美這件事變得有心無力。

後來在她十幾歲時,父親娶了後母,這個後母很少給張愛玲買新衣服穿,只是把進門時帶的兩箱自己的舊衣服丟給她。

後母贈衣令正處少女時期,又十分愛美的張愛玲,變得十分自卑,以至於成年後的張愛玲成了衣服狂,尤喜愛鮮豔誇張的服飾,試圖掩蓋自己內心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

“永遠不能忘記一件黯紅色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顏色,穿不完得穿著,就像渾身生了凍瘡。冬天已經過去了,還留著凍瘡的疤——是那樣的憎惡與羞恥。”

如果一個孩子經常被家長打壓愛美,會讓孩子逐漸自卑,但如果放手讓她追求美,不僅會讓一個女孩感受到幸福,也會讓她從小樹立起強大的自信。

早在1795年,德國著名作家席勒,就提出了“美育”的概念,也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強調教育不僅要學習科學知識,還要培養孩子健康的審美觀,發展孩子認識美、鑑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育兒專家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中說:實際上成人的氣質是由兒童期間的審美導致的,童年的審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審美傾向和生活品質。

愛美的階段是每個人的成長必經階段,他們會在這個階段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觀。

爸爸媽媽們其實應該為此感到高興,並且更應該從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等途徑幫助孩子豐富審美的經驗,讓孩子認識到美是多面的,也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去表現自己對於美的認知!

給孩子穿衣打扮,是一件生活中很細小的事情,但它的作用卻是很大的,因為它的意義是深遠的,它關乎著孩子未來對審美品味和生活品質的追求。

所以,孩子愛美並沒有錯,鼓勵和支援孩子認識美、探索美、培養孩子審美觀,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我想娶柳巖”,孩子“情感成人化”不容小覷,童真該如何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