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校被欺負了怎麼辦
近期,霍思燕在一檔近期節目組中說到,她的兒子嗯哼,經常在學校被別人欺負,那時候她非常想讓自己的兒子打回去。但是每次話到嘴邊又忍回去了。因為她顧慮的是,自己的明星身份,如果讓嗯哼打回去,事情只會鬧大,怕對方說自己仗勢欺人,無論怎麼做好像都是錯的。
霍思燕只好讓嗯哼忍回去,而自己會耐心安撫嗯哼的情緒,並且聯絡學校和老師,解決這些問題。
很多網友看後覺得心態,礙於明星身份,就要忍著。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也會有相同的問題,孩子受欺負,不能每次都只會教育孩子:“為什麼你不打回去?”
因為孩子,根本不敢打回去。
現在的環境越來越封閉,家庭越來越小,孩子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少,導致了孩子交往的能力偏弱,出現矛盾衝突的可能就會更多。家長在教育中要多創造條件,有意讓孩子和同齡人多互動交流,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邊界和能力都需要在自然的交往過程中被習得,孩子就在這樣打打鬧鬧中長大的,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孩子自然就有了處理問題的能力。
那麼的,當孩子在學校發生這種事情,該怎麼處理呢?
打回去,對孩子以後的心理健康影響不好,容易產生暴力傾向,不打回去,孩子以後肯定會一直被欺負,就算是及時告訴老師,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能找到老師告狀。並且在孩子心中,或許對於老師的畏懼,要遠遠大於來自同伴的欺凌。
“別人踢我一腳我就踢他一腳”“誰強誰就不被欺負”的想法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的體現。這個法則有可能管用,但是放在教育裡面是不妥當的,也不屬於文明教育、文明社會應有的發展方向。如果這種思維得到蔓延的話,整個社會就充滿了暴戾之氣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問題或許還是出在家長身上。那麼,家長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呢?
1.做一個忠實的傾聽者
根據調查發現,那些在校受到欺負的孩子,大多數都是比較孤僻的弱勢群體。而導致孩子孤僻,家庭因素佔據很大成分。孩子的心理是非常敏感的,家長也不要單純的認為,孩子到了七八歲了,能夠獨立完成一些事情了,而疏於跟孩子交流。往往是這個階段,孩子的認知不足,需要家長的開導。
並且家長也不能僅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然會讓孩子排斥你,家長可以適當的在飯後散步或者其他非正式場合中,與孩子聊天,認真的去聽聽孩子的想法,學會做一個傾聽者。
孩子不懂得處理的事情,往往會埋在自己的心裡,所以想要幫助孩子,就要先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即使是聽到一些你不喜歡聽到的話,或是你覺得孩子處理方式不當的事情,也請你千萬要沉住氣,不要急於發表意見,因為你的態度可能會讓孩子迅速關上通向你的大門。
2.做一個友好的玩伴
孩子膽小往往在學校比較容易吃虧,他們一般都比較內向,不怎麼跟其他同學玩,即使他們內心是想要跟他們玩到一起,但卻不知道怎麼融入。
家長們不妨設定一個遊戲時間,每週一到兩次,爸爸媽媽陪孩子玩遊戲,比如下棋、打牌、猜謎語、詞語接龍。一家人全身心的投入到遊戲當中,孩子是很容易進入角色的。
這樣做不僅能夠增加家庭和諧氣氛,同時也會幫助孩子,知道該怎麼正確的融入班集體中,在班集體中找到自己的“小夥伴”,孩子一旦有了一兩個好朋友,膽子會變得大起來,一個人不敢做的事,有伴就不怕了。而且,有些事情,孩子不想跟爸爸媽媽說的,也有個傾訴的物件。
3.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
膽小懦弱的孩子都缺乏自信,他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各種事情,缺乏勇敢的精神,遇事容易氣餒。
孩子之所以氣餒,有可能是因為成長道路上的每個障礙都被小心翼翼的挪開了,以至於他們沒有機會體驗自己的力量並發展個人能力。也可能是成長路上放置了太多障礙,他們無法跨越,從而失去自信。
這時候,對他們最好的幫助莫過於讓他們憑藉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父母要經常創造合適的機會,讓孩子去鍛鍊。比如:家裡來客人的時候,讓孩子幫忙照顧小朋友;媽媽有事抽不開身的時候,讓孩子幫忙買菜或其他物品。
每當孩子完成一項任務、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根本無需我們特別讚揚,他們自身的成就感就足以讓他們信心倍增。
4、學會保護自己
人無打虎意,虎有傷人心。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要讓孩子學會如何正確的保護自己。要學會如何向老師報告,讓孩子學會一些自我防衛的意識,感覺不妙的情況下,要學會逃跑。打不過,難道還跑不過?條件允許的,可以適當的讓孩子學一些簡單的自衛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