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當今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家長工作繁忙,孩子學習任務重。漸漸地,父母與孩子之間越來越缺乏溝通,是因為生活節奏快還是因為所謂的代溝?

一項調查顯示,40%的青少年每天與家長的溝通時間不足15分鐘,有些孩子甚至因為找不到話題而不願和父母同桌吃飯。可見,孩子和父母正面臨著無話可說的尷尬。從一些孩子接電話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是誰打來的電話。

說得眉飛色舞、上天入地無所不談的,是朋友;看著來電顯示已準備好甜蜜笑容的,是男女朋友;眼睛從頭到尾沒有離開過電腦,嘴裡老半天才發出幾個單音的,十有八九是家裡打來的。

真的只是因為工作忙,學業忙,有代溝而無話可說嗎?

孩子為何不願意與家長溝通?

1. 不關心、不屑於我內心的真實想法

很多家長都會在和孩子溝通時不屑於孩子的內心想法,總是想辦法插手干預,希望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並給孩子講一堆大道理,可是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靈魂,自己的思想。總是一副大人的樣子,對孩子的事情不以為然,彷彿只有大人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這會讓很多孩子都感覺被冷落,不被關心,漸漸變得冷漠。

2. 對我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可是自己都做不到

對孩子總是有各種要求,可是自己卻從沒有做到過,孩子一說,家長就用頂嘴來批評孩子。彷彿只有任家長擺佈,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3. 一與我“聊天”,只有學習

每次和孩子溝通,話題彷彿只有學習,除了學習以外的事情,都不重要,都會被家長無視,然後附上一句冷冰冰的:不要總關心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4. 總是用一場大戰來代替心平氣和的溝通

每次開完家長會以後,孩子都避免不了一頓批評或者胖揍。明明可以用溝通和了解來解決問題,卻變成了一場大戰。

不要以為你的孩子看起來的“懂事”,是一種好的現象。你以為他是懂事,其實他是在逃避你。

孩子的冷漠都不是瞬間形成的,這些冷漠都源於傷害。在孩子長大後,你才看到的冷漠,只不過是源於童年創傷產生的副作用。辱罵和惡毒嘲諷,讓愛與信任變成了冷漠與疏遠。漸行漸遠漸無書,有可能只是一次你的一次指責。

所以身為家長我們要學會站在孩子角度上考慮問題,多多為孩子考慮一下,當孩子與你溝通時,不要一味地責備與批評,不要只關心孩子服不服。真正的溝通,不是讓你每次溝通都能贏,而是讓你儘可能地不要陷入需要溝通的處境。尊重孩子,多多聆聽孩子的意見,無話不談的同時讓孩子有所保留,不用話語刺傷孩子,給予孩子更多理解,這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其實,你的孩子與你從未疏遠,因為也許只有孩子才會在經歷你無數的批評打罵還願意回家見你,偶爾節日給你買一份小禮物。理解孩子,不要等到孩子與你真正疏遠的時候還不知道到底因為什麼。

我是一位3歲寶寶的媽媽,我的存在就是為寶媽解決在育兒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無休止的耍起無賴,家長別心軟妥協,幾招讓你學會輕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