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用愛的名義溺愛孩子
前段時間十一假期之前,孩子的學校因為要迎接國慶組織發起了一場“歌唱祖國”的親子唱歌活動。
就是一群小可愛咿咿呀呀的在場《我愛北京天安門》,那種場面簡直是可愛的冒泡泡。
終於自己家孩子準備上場了,小朋友的臉蛋都被老師畫的紅彤彤的,還貼上了可愛的貼畫,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地。
馬上就準備到孩子在的班級表演了,孩子班裡的亮亮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直接退出來唱歌的大部隊中,跑到自己媽媽的身邊說,旁邊的小朋友打了他一下,自己不願意唱了。這時候,亮亮的媽媽就馬上抱起孩子問孩子“疼不疼啊?媽媽看看。”
老師也連忙走過來,想要帶孩子去表演。但是,還沒等老師說亮亮媽媽就說話了:“老師,孩子鬧情緒不想唱了。你看能不能……我代替孩子去唱?”問的老師和周圍的家長一臉驚訝和尷尬。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其實不在少數。家長們總是在孩子還沒有說自己是不可以承擔這件事的時候,就主動的去代替孩子承擔“感覺上的痛苦”,這就導致了很多孩子看上去好像沒有任何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但是現實是沒有錯誤的孩子,只有錯誤的教育方法。
父母市場用所謂愛的名義去捆綁孩子,去過多的干涉孩子的成長,從而導致孩子才屢次出現問題。
02
溺愛也會影響性格孩子的形成
在選擇溺愛孩子的家長的眼中,只要是孩子犯錯了,不管這個錯誤有多大,那都是因為他只是個孩子這個原因。
但是,家長從來不想的是,真正是由於是個孩子,在一切還來得及的時候及時的引導和正確的教育,孩子才不會誤入歧途浪費人生。
法國著名教育學家盧梭曾經說過:“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會讓你的孩子成為一個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孩子百依百順。”
大多數的父母對孩子都是一種無條件接納的狀態,導致了家長對孩子的過度的溺愛。
心理學家明確指出:兒童在三歲到四歲這個階段,屬於人生的第一個反抗階段,也是孩子性格最初形成的時期,家長沒有在這個時期對孩子予以正確的指引和管理的話,對孩子的性格影響
將會十分的嚴重:
1.長時間的溺愛孩子自私又孤獨
孩子長時間就出在一個“呼風喚雨”的狀態中,有時很什麼需求的時候家長第一時間就快速的滿足了孩子的需求,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特別的自我,在心裡強烈地認為自己的需求是排在第一位的,別人不重要。
長期的需求被滿足的時候,孩子就越來越自私。從心理學角度上看,自私是一種極度的缺乏責任感的消極現象,這樣的心理就會導致孩子逐漸在成年以後失去自我認同感,與此同時孩子就失去了換位思考的能力,所以在和別人交流溝通的時候容易讓其他人孤立,這樣的情況就導致孩子與他人之間的情感就很難形成想通的感情樞紐,所以孩子就會感到孤獨和失落。
2.溺愛讓孩子失去人生方向
著名的馬斯諾需求理論,分別把人類的基本的需求做出一個金字塔形的從上到下、從高到低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孩子長期處在一個溺愛的環境中,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就強烈的得到滿足而上層的基本需求就沒有得到實現,所有的一切都得到滿足的時候,孩子就絲毫沒有自我價值感, 碌碌無為的面對一切的事情。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樣的東西可以是直接換來的,只有努力的爭取過才能建立起聯絡和連線,它才可以真正的和是屬於自己的。當這件事情或者是這個東西太容易的獲得的話,得到之後換來的就是漫長的情感空虛,從而因為失去目標感而感到抑鬱,對之後的事情失去期待。
3.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自我效能感幾乎喪失
自我效能感一次是著名的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指的一個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可以更好的完成某件事所進行的預測和判斷。簡言之就是一個人對完成一個目標的自信心的程度。
假如家長選擇對孩子的長時間溺愛,一直是在替代孩子完成各種各樣的事情。那麼,就是在無形之中破壞了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和孩子成長的動力,破壞了孩子對一些事物的持續探索過程,這樣就會導致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喪失了信心,自我效能感在這個時候就會逐漸地降低,因為家長總是替孩子做決定,久而久之孩子就喪失了自我效能感。
孩子也會逐漸的認為自己是沒有能力完成任何事情的,在做什麼事情之前就只等著大人幫忙。
4.長時間被溺愛的孩子會埋怨自己的父母
溺愛中長大的孩子,習慣了長時間的享受諸事包辦的快感。慢慢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感覺到身邊的一切彷彿是對自己有敵意,一切都變得不太對了。因為成年之後,很多事情比如學習工作、與朋友交往,父母都是沒有辦法去幫孩子做的。
孩子就會逐漸的意識到很多事情只能依靠自己,不可以再繼續依賴父母的依靠和援助的時候,孩子就會產生強烈的挫敗感。
事實上,相當多的孩子都在自己的成長中都經歷過相當大的挫敗感,但是與此不同的時候,正常情況下的孩子會認為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力量,完成自己的任務,被溺愛的孩子卻會期待父母幫忙。
可是,當自己的家庭之外有些事情都是爸媽沒有辦法幫忙的。因此,他的孩子的內心的世界就面臨著崩潰。多數情況下,孩子就會對父母產生深深的怨恨。
03
智慧的爸媽不僅會愛孩子也有規則
錢文忠教授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全社會形成家長對孩子的讓步的氛圍,以後的孩子是很可怕的得。我們對於孩子沒有一些控制、抑制、約束,一味地以愛的名義對她們選擇讓步,這樣的教育是錯誤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相當多的時候,父母因為當時自己的能力、資源、認識有限的條件下,就不能用最好的來愛孩子。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結束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呢?
最先,父母要明確立場和對孩子愛的邊界,學會自我滿足。
就像我們最先說的,大部分的時候,家長對孩子的溺愛都是來源於父母因為在孩子這個年紀的需求或是慾望得到滿足。當我們真正的看清這一點,也真正的意味著從根本上,對孩子的溺愛也可以及時結束了。
孩子不是父母自身的延續
就像是有一句話說的那樣,這個世界上所有愛的產生都是因為相遇而只有母愛是為了分離,每個人從出生那一瞬間開始,就是在和母親不斷地分離。
初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意味著和母體分離;慢慢的學會走路,就和媽媽的牽的手進行分離;上幼兒園和家裡分離;工作上班之後是和家裡的經濟分離;結婚之後是和原生家庭的分離,父母和孩子在不斷的分離和成長,這個時候作為父母只有從內心真正的接受“分離”的關係,才能在心裡明確自己和孩子的邊界,將自己的人生交給孩子自己。
心理學名著關於家庭系統理論明確指出,在同一個家庭系統中,原來的關係的關係遠遠的比新的關係重要得多。父母親只有很好的把家庭的氣氛調節好,才不會過多的把愛投注到孩子身上,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做自己,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孩子也可以得到自己人生的自由的權力。
再其次,父母應該試著建立規則,有效的管理孩子
心理學中強調過一個理論“改變源於看見”,只有當父母真正的看見自己的內心的想法,管理孩子其實就沒那麼難了,這個時候只需要一些簡單的方法就可以為孩子確立規則,就可以更好的管理孩子。
學著用“提問和回答”的方式,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
我們有時候是不是在街上可以看到那種,孩子哭著喊著想要玩具,身邊的家長就算是不同意,孩子哭大人喊,兩個人就像是風景線。孩子因為哭喊沒用從而演變成坐在地上嚎哭、抱著大腿哭。這時候旁邊的家長只能妥協或者說是揍一頓。
而事實上,大部分的孩子都會選擇用哭鬧的方法來向大人表明自己的需要,通過長時間的“聲音攻擊”來讓大人選擇妥協或者是通過動手的方式解決問題。
從《孩子的心理學》一書上講:這樣的行為其實是孩子在通過用自己的方法解決眼前問題的手段。來通過滿足自己的心靈歸屬感,其實這個時候買不買這個東西也沒那麼重要了。當面對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的時候,做父母的,就可學著問孩子“你覺得你自己是真的需要這個東西嗎?”“是必須的東西嗎?”“既然不是,為什麼要在這裡不開心呢?”的方式來逐漸讓孩子放手。
我們既要選擇肯定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也要適當的給孩子充足的歸屬感,讓孩子覺得自己被認可了,孩子自然就會選擇乖乖的統一父母的提議。
和孩子一起建立規則
有些時候,孩子向大人哭喊抗議,通常是因為孩子就感覺父母是規則的制定人,讓孩子覺得不公平,所以有時候不願意配合。
讓孩子學會自己承擔後果
我旁邊的同事是一位五歲寶寶的媽媽,經常性的遲到,而遲到的原因不是送孩子去學校晚了,就是孩子起晚了沒趕上學校的校車。有時候很心疼她,一邊自己要上班一邊還得照顧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當然都希望孩子的一切都順利平安,但是在整個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很多時候有很多事情就直接為孩子代勞了,這個時候,孩子就沒法真正認識到自己所要承擔的責任了。我們要做的是給孩子制定規矩和規則,事情的結果教給孩子自己來承擔。
比如:孩子每天早晨上學的時間就是準確的,孩子要提前半個小時或者是提前一個小時起床,你要是在這個時候沒有起來,家裡人是不會繼續再叫你起床的,遲到了你需要自己和老師解釋清楚。在整個事情梳理的過程中,父母不要參與其中,你不是在幫孩子,因為孩子自己沒有做到,所以必須承擔後果,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沒有義務承擔別人做錯事情的後果和下場。
父母只有真正的意識到孩子的感知能力和生活技能是來自自身的尊重和共同承擔責任,就可以走出對孩子的溺愛,運用更加理智的方式成為更優質的父母。
愛和規矩是相輔相成的,千萬不要讓你的愛成為孩子將來人生中的枷鎖。父母不可能幫孩子一輩子,總有一天父母要退出孩子的生活。
希望孩子能不受到你愛的影響而成就真正的人生,實現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