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秦舒培和女兒的合影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來。照片中,模特媽媽秦舒培一身黑白造型,戴著口罩。女兒Alaia雖然只有4歲,但是看著手腳修長,多日不見似乎看上去長高了不少。網友紛紛表示“遺傳基因太重要、大長腿真搶鏡”。
眾所周知,秦舒培是有名的T臺超模,身高1米77。她的孩子比同齡人高,也能正常。可能很多人也會說:誰讓媽媽個子高呢,我們家長自己個子就不高,可能孩子也長不到平均水平吧。
還真不是這個道理!關於長高,最近,小小費幼兒與請婦幼專家來講座,果然說到了我們對孩子長高的一些誤區,現在就和大家一期聊聊哪些誤區容易“誤人子弟”。
誤區一:父母高,孩子一定高
現在,家長現在越來越重視孩子身高這個問題。那些父母本身就是高個子的當然自信滿滿,“我和孩子媽媽都挺高,孩子不可能矮。”
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這句話確實也有道理。遺傳學來看,身高是其中一個重要性狀。很多人找物件的時候把身高列入重要參考標準,就是考慮到對下一代的遺傳,為的是讓後代長高的機率更大。
不過,婦幼專家也指出,父母都不矮,孩子肯定差不了這樣的觀點有誤區。
在影響身高的諸多因素中,遺傳只佔 70%,營養、運動、睡眠及環境等其他佔 30%,就算遺傳身高不夠高,仍然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進行補強。
她舉例表示,雖然身高和遺傳有密切關係,但遺傳之外還有上下6.5釐米身高的可能性範圍。比如說,孩子繼承父母身高遺傳因素只能長到1米70,如果後天父母特別重視孩子長高的各種補強,營養跟上、加強鍛鍊等,孩子一樣可以長到1米76。
這就很可喜了。
誤區二:十幾歲青春期的孩子才需要關注個頭,孩子小不需要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的身高不用那麼早關注,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再幹預也不遲。這是不對的。婦幼專家表示,一定要儘早關心孩子的身高,因為生長髮育不是勻速過程,不同階段呈現不同特點。
家長要在不同階段,把握住不同的生長髮育特點,一旦發現有異常,及時就診。有的家長覺得,我孩子小的時候已經比同齡人高了,所以不用擔心,孩子肯定長高個,誰知道孩子到了小學、中學畢業,個子就增長遲緩,這時候再後悔就晚了,錯過了最佳治療期。
孩子生長髮育的身高特點有哪些?
足月兒:出生時身長50釐米左右;
週歲後:第一年生長飛快,身高可到25釐米左右;第二年身高可增長10釐米左右;
從3歲到青春期前:男孩一般在11歲左右,女孩10歲左右時,身高進入平緩長高期,增長5~7釐米。青春期會加速長個子,每年大概增高8~12釐米,持續2~3年。
參照上述標準,孩子出生1年後,家長最好定時做好孩子的身高、體重記錄。建議每半年測一次,最好選取早上的同一時間點,由同一個人測量。
婦幼專家提示,有的孩子因各種因素可能提早出現性早熟的現象(男孩主要表現喉結,變聲,女生主要表現在乳房發育),那麼就意味著他們也開始發育了,更需要提前關注。如果不密切監測或干預,往往最終身高也不理想。
誤區三:孩子幼兒園就長得高,以後肯定高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個頭遙遙領先,長大了也不會差。不一定,這其中的可能性就在於“骨齡”。提前發育的孩子,骨齡癒合早,就沒有長高的可能性了。
我們都知道身高是骨頭在增長,透過測試骨齡能大概判斷出孩子以後能長多高。
簡單來說,測試骨齡就是透過拍攝肢體的X光片,通常是手腕部位,來判斷掌骨、指骨、橈尺骨等發育程度。來看看下面這張照片。可以明顯看到,5歲孩子的手掌骨頭,接近手腕的地方,骨頭還沒有完全長出來,到了10歲、16歲,腕部骨頭髮育成熟,也閉合了,基本上後期這個孩子長高的空間就很小了。
測骨齡的年紀可以是6歲、13歲(青春期)左右進行,判斷孩子長高的空間,或者是否存在長不高的隱患等。發現問題,是可以提前干預的。
另外,要注意營養均衡,多吃有助於骨骼發育的食物。比如牛奶,對於骨骼生長髮育需要的大量鈣質是很好的補充。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也是孩子們長高個的必備營養物質。
再比如豆製品,豆製品中植物蛋白豐富,能促進分泌生長激素、提高孩子們的免疫力,提供人體生長髮育所需的8種氨基酸。多給孩子們吃黃豆、豆腐類食物,也會幫助他們長個。除此以外,水果、蔬菜更不用提。
孩子長高路上,除了均衡營養,還要注意體育鍛煉,保持好心情。他們才會像小樹苗,健健康康長成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