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小朋友在家和父母玩遊戲的時候,輸了就開始耍賴皮,找各種理由必須要贏,要麼就不玩了。

每當這個時候父母就特別的糾結,到底該不該故意讓著孩子呢?

讓著吧,就怕對孩子過度保護,只會讓他的心理更脆弱,不利於培養抗挫能力。

不讓吧,又怕孩子不玩了,從此失去興趣。

其實這樣的孩子不但在玩遊戲的時候把輸贏看的很重,同樣的在其他方面也把輸贏看的很重,做任何事情他們都不願意輸,也輸不起,只喜歡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如果一件事情沒有十足的把握,他們寧可不做,也不想讓自己冒風險,不想體驗失敗,因為他們無法接受被別人打敗的事實。

這樣的孩子內心是特別矛盾的,他們既想參與體驗的快樂,向別人展示自己,但又害怕失敗了讓自己難堪。他們總是在猶豫徘徊,殊不知很多快樂和寶貴的機會就這樣擦肩而過了。

他們經常會給自己找藉口或者理由,他們會說“我還沒準備好”,或者言不由衷的說“我對這個根本不感興趣”,但其實他們比誰都想參與,只是永遠過不了自己那一關。

輸贏觀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應該從小教會孩子正確看待輸贏。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我們應該用言語或親身示範灌輸給孩子四個觀念:

第一個觀念:贏是少數,輸才是人生常態。

有競爭就會有輸贏而且贏的永遠是少數,輸的永遠是多數。在教育孩子上我們要少做橫向比較,多做縱向比較。讓孩子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讓他明白要想贏得先有輸的勇氣

第二個觀念:每個人都會失敗,失敗了沒什麼大不了。

給孩子講再多大道理都不如讓孩子親身體驗一次。比如,孩子努力了兩個小時都沒有完成一張拼圖,過程中他可能嘗試了很多次,一次又一次地滿懷希望,又一次次的遭遇失敗,這個時候你的鼓勵和引導就非常重要,如果最終在你的鼓勵下,或者你們一起的努力下成功了,這樣的經歷比什麼都有說服力。他會自己總結出每個人都會失敗,失敗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第三個觀念: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起碼我去試了

籃球巨星姚明他說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前夕,有一次他在運動員宿舍裡面突然聽到了一陣撕心裂肺的哭聲,後來才知道原來是那個人在最後一刻被淘汰掉了,那一次經歷姚明一直放在心裡。

他說他們付出了同樣多的代價、同樣多的心血,他們是失敗者嗎?不,不是的,我認為他們不是失敗者,體育本身就是競爭,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意味著無數人被淘汰或者失敗,

從那一刻開始姚明也正真的意識到勝利和失敗同樣具有價值,偉大的勝利都是由失敗成就了。也就是這樣的信念,伴隨著他熬過了很多人生中困難的時刻。

成功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在成功到來之前的能夠和失敗共處卻需要勇氣。當然這更是一種智慧。

在特奧會運動員誓詞中有一句話:讓我去獲勝,如果不能獲勝讓我勇敢去嘗試。

第四個觀念:學會與失敗共處,才能迎成功。

失敗是孩子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經歷,孩子需要早早的明白,然後坦然接受失敗,甚至還要學會敬畏失敗,要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然後才能繼續前行。

同時父母要用積極的歸因減低孩子的挫敗感,降低失敗對孩子的影響,幫助孩子從失敗中走出來。

當孩子不能面對失敗的時候,父母要通過言語或親身示範灌輸給孩子正確的輸贏觀。

不斷的給孩子輸入信心,他一定會品嚐到成功的果實。同時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沒有任何一種成功可以輕易得來,多數人不是被困難打敗,而是被想象中的失敗嚇退。

告訴孩子,你經歷的失敗不是你不夠好,恰恰證明了你一直在努力!

50

姚明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如何開發孩子的閱讀潛力?首先要從翻書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