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記得主持人孟非說過,小時候,他非常喜歡吃醪糟做的一種小吃,可是外婆偏要把加熱一下再給他,怕酒精對孩子不好,他就拒絕吃加熱的,因為熱的吃起來就沒有原有的滋味。
那天在一家快餐店裡,店主的兒子眼巴巴地盯著眼前一杯杯飲料,他奶奶在旁邊不停地說,那是藥,不能喝。
我問孩子奶奶幹嘛不能給孩子喝呢?
奶奶說,孩子咳嗽呢,前兩天自己就接飲料喝。
我覺得這邏輯不對啊,既然孩子早就知道那是飲料,為什麼要騙孩子那是藥?
我建議她把飲料加一點熱水給孩子喝。
她說加了,孩子根本不喝,我一看,那分明和白水沒啥區別。
很多媽媽們都在問,孩子有什麼樣的問題,該怎麼辦?
能和孩子相處好的祕訣是什麼?
就是成年的你,仍然沒有忘記當孩子的感覺。
02
為什麼要找當孩子的感覺?
很多人覺得我生娃養娃,每天圍著娃轉,我這麼愛娃,他為什麼還那麼不聽話?
我做了米飯,他卻想吃麵條;
吃糖會長蛀牙,他卻天天想吃糖;
琴棋書畫各種興趣總要學一樣吧,他卻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摔倒了站起來就好了,他卻哭個不停;
乾乾淨淨的牆,他竟然在上面亂畫;
泥巴髒兮兮的,他卻那麼喜歡玩;
下雨天,他非跑到水坑裡跳來跳去,不知道我洗衣服有多辛苦嗎?
……
這娃似乎生來就是與父母作對的。
可真的是這樣的嗎?
尹建莉老師在孩子小時候,就專門騰出一面牆,給孩子塗鴉,她知道畫畫是兒童的天性,到處亂畫是一種必然,一面光潔的牆值多少錢?把這份自由和快樂送給孩子,而孩子回報你的,往往是無法以價錢衡量的才華和豐沛的情感。
這就是對孩子的理解。
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只有找到了做孩子時的感覺我們才能理解孩子,才能真正愛孩子。
我們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在各種要求中長大的,但成年之後,就漸漸忘記了做孩子的感覺,對孩子開始了各種要求。我現在還記得小時候受了委屈,心裡暗暗想過,要是自己有了孩子,我絕不會這樣對他。
現在已為人母,可對孩子還是有很多要求。
武志紅認為,每個人都想活在自己的意志裡而不想活在別人的意志裡。
而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多數停留在,你要時時刻刻聽命於我的層面。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在聽從別人的同時,自己的意志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自己的存在感會降到最低點。如果一個人從小到大,都在很乖地聽父母的話,成年後他一定是一個存在感很低的人,他會發現自己很難按照自己的願望做事情。
因為多次的拒絕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存在感,自己是一個不被重視的人,自己的要求也許很奇怪,隨時會被別人拒絕,自己也隨時需要聽命於別人。
03
我們作為普通的家長,不必事事都從心理學的高度去分析和孩子相處的細節,其實只要慢慢找回做孩子的感覺,就能理解孩子。
那怎麼找回做孩子的感覺呢?
在我無法理解孩子行為的時候,我就經常回憶小時候。
孩子們經常想買很多“好吃的”,有時我真是理解不了他們,為什麼總要“好吃的”。
小時候,只要小姨和舅舅帶我出門,我就很高興,因為他們總是拉著我的手,充滿愛地問我,想吃什麼?而不像媽媽那樣拒絕我,跟他們在一起總是覺得很開心,暖暖的,很輕鬆。
所以,我也就知道了孩子們經常要“好吃的”,是想體驗那種被滿足的感覺。
孩子們對新鮮的東西很好奇,但有時會犯一些無心之過。
小時候第一次見到傻瓜相機好奇極了,看著大人“咔嚓咔嚓”的按著快門,心裡癢癢極了,我趁大人不注意,拿起來“咔嚓咔嚓”地按了兩下,大人直抱怨,說廢了兩張膠捲……
我也更加理解孩子們的無心之過。
不斷地回憶童年,能讓我們找回做孩子時的感覺,才能更加理解孩子,我們在回憶童年點滴的同時,也慢慢走近了孩子的心靈,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回憶,還有對孩子滿滿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