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回家正從小區門口往裡走時,就看到有幾個孩子坐在小區門旁邊的椅子上,正在討論有關於遊戲裝備的事情。突然聽到一個男人的呵斥聲:“你怎麼還不回家?”從小區內出現了一箇中年男子,對著椅子上的一個小男孩開始怒吼:“你看看現在都幾點了,在這裡幹什麼?不知道回家嗎?”原來是父親在教訓自己的孩子,不得不說現在的孩子的確有點不著家了。
小男孩面對父親的斥責,顯得很委屈。但是父親見小男孩這樣反而更加生氣,直接大喊道:“你現在馬上回去,再不回去我就打斷你的腿!”很多孩子在聽到這樣一句話的時候,馬上就會害怕,當然這個孩子自然也是如此,眼淚噼裡啪啦的往下掉,低著頭跟在爸爸的身後回家了。
其實每一個家長都會對孩子說“不”,將孩子管的特別嚴,每次孩子只要想要玩一會,家長都會拒絕孩子,認為孩子就應該去學習,而玩是一件影響學習的事情。所以家庭之中如果有一個“乖寶寶”存在的話,那這個家庭之中必定也會存在著一個經常說“不”的父母。
而經常對孩子說“不”的家長,一定會擁有一個缺少自我人格的孩子。
父母長期管控孩子,總對他說“不”,將造成什麼影響1、沒有主見
一個經常被父母長期掌控和拒絕要求的孩子,長大之後一定會沒有主見。因為父母的控制慾太強,根本就不給予孩子抉擇的權利,導致孩子在絕大部分的事情中都要聽從父母的安排,時間一長他們就會沒有自己的想法,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即便是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但也會很輕易的被其他人的思想所左右。
2、不懂得表達情緒
經常對孩子說“不”的家長,通常都不會仔細聽孩子所說的話,並且從來也不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只知道一味的控制孩子,導致孩子面對父母就會產生畏懼心理。膽怯的內心,使他們不敢去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有些孩子因為自己的情緒累積太多,就會出現精神類疾病,有的甚至會通過暴力的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情緒。
3、性格懦弱
一個經常控制孩子的家長,必定是經常責罵孩子的,也正是因為父母總責罵孩子,孩子對父母就會產生恐懼,孩子的性格也會因此變得特別懦。並且父母對孩子管的越嚴,孩子就會越來越膽小,久而久之,孩子將會對任何事情抱有恐慌的態度。
4、親子關係不和
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太多,對孩子控制慾過強,就會使孩子對父母產生偏見。孩子隨著時間不斷成長,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孩子就會不想再被父母控制,甚至出現叛逆的狀況,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惡劣。
孩子需要自我人格的建立,家長要理解
其實很多家長都清楚,孩子到了3歲左右,就會有屬於自己的形象。其實,這種成長髮育只是生理上的,從0—3歲的時候,孩子需要不斷地補充營養,這樣才能讓他們的身體更健康的成長。
而孩子到了3歲左右之後,大腦就會有一定的思維構建,並且對於周圍事物都會進行思考,形成自我判斷的思維。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所有的思考都是自我的狀態,這也就是兒童自我人格的建立。
蒙臺梭利曾說過:教育者首要任務是觀察孩子本身所存在的人格,同時對他們進行一定的尊重。
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孩子的人格出現之後,家長需要做的是尊重而不只直接扼殺。但是現在的很多父母都沒有考慮過這一點,甚至有的家長只想著讓孩子快一點變得懂事,希望孩子成熟一些,這樣就可以讓作為家長的他們省很多心。
其實一些心理學家早就表示過,長期被父母壓榨、控制的孩子早就已經失去了人格,在未來他們也沒有勇氣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會一味聽父母的安排和命令去行事。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建立人格,更好的助其成長呢?1、不要過分的控制孩子
孩子的存在對於父母來說,究竟存在著怎樣的意義呢?其實孩子剛開始生出生的時候,他也只不過是父母兩個人相愛的結晶而已。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親子之間就會形成一種互相依戀的形式,這個時候也正是父母對於孩子的情感“剪不清理還亂”的時候。
但是不管是哪種情形,父母都不應該一直掌控著孩子的思想和行動。畢竟孩子未來的路是需要他們自己去走的,雖然剛開始家長是可以為孩子做很多事情,也可以為孩子的未來鋪路,可是家長不可能陪著孩子一輩子。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清楚自己希望孩子未來成為哪種人,並且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去感受這個世界。
2、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孩子和父母的思想永遠都是不一樣的,孩子心思單純,看待事情也只能看到表面而已,根本就不會去深度思考。而父母則經歷過很多,也正是因為父母可以深度思考問題,才能避開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但是不管如何,我們依舊還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有些時候,孩子碰到一些新奇的事物就會停下來認真思考,但是通常這個時候家長都會催促孩子,並且拒絕孩子的行為和想法。但是在拒絕的過程中,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想法,其實只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相信家長也不會因為這些事情而生氣。
孩子自從生下來以後,他就是一個完完整整的個體,他並屬於任何人,也沒有誰有權利去控制他們,父母更不能對孩子說“不”。一味的對孩子說“不”,只會讓孩子喪失自我人格而已,相信很多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那樣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