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帶兒子在大街上溜達了一天,晚上掐點跳上最後一班公車,母子倆都大鬆一口氣,對視一眼哈哈大笑。
隨後匆匆忙忙上來一對母女,小女孩比兒子小一兩歲的樣子,正張大嘴巴哇哇大哭,媽媽一臉的心煩意亂。
“我就要吃糖葫蘆!嗚嗚嗚你為什麼不給我買!”“我就要吃糖葫蘆!你快去給我買嗚嗚嗚……”“你不給我買糖葫蘆,你回去就給我做!給我做!嗚嗚嗚……”
小女孩一邊哭一邊還不耽誤對媽媽進行血淚控訴,小手洩憤似的在媽媽身上推搡,媽媽一開始好聲好氣:
“你看我們現在坐的是今天最後一趟公車了,不是媽媽不給你買,是時間實在來不及。”“乖,明天下午你放學媽媽一定帶你來買,不哭了啊!”“媽媽沒有做過糖葫蘆,再說我們家也沒有山楂啊。”
媽媽一連串的解釋,小女孩的情緒卻沒有任何緩和,反而變本加厲,小拳頭用力錘了媽媽幾下:
“我不管!我就是要吃糖葫蘆!我現在就要吃!”
“你不給我買糖葫蘆,你不是好媽媽,我就是想吃糖葫蘆,為什麼你非不給我買!嗚嗚嗚……”
媽媽的臉色掛不住了,她狠狠地拍了小女孩還在推搡自己的手一下,壓低聲音道:“我給你臉了啊,別再哭了,再哭就讓司機叔叔把你丟下車去!”
小女孩果然被嚇住了,呆了一下,哭聲一下小了很多。
我心有慼慼焉地轉頭看兒子一眼,發現他正用很同情的眼神看著小女孩,看到我看他,也轉頭看了我一眼。
頓時一陣心虛,這位媽媽的做法,可不就是不久前的我麼?
不止是這位媽媽和我,大部分的孩子成長道路上最大的敵人,都是父母的脾氣。
剛好這段時間,為了改善我和兒子日益緊張的母子關係,特意去做了一些調整,目前來看效果還算明顯,今天就寫出來分享給有此苦惱的父母們,希望可以有一點幫助。
1
放棄對自己的期許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很多家庭裡,小到孩子每天飲食如何安排更有營養,大到孩子何時斷奶何時加輔食何時入園報名什麼興趣班,好像都是媽媽們在操心,這就造成媽媽們的神經無論何時都是崩得緊緊的,一刻也不敢放鬆,好像生活是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從高空中摔下,非死即殘。
如果你,每天又要在職場上所向披靡高品質高標準完成工作,又要保證孩子英語音樂體能學而思奧數程式設計畫畫思維導圖樣樣拿得下來,又要家裡保持窗明几淨廚房飯菜飄香,那就一定要引起重視,你已經非常累非常累了。
這個時候孩子稍微有一點點的不如你意,在洗手間水漫金山或者晚上做作業喝水尿尿肚子疼,都會成為我們壓抑多時情緒的導火索,瞬間就會將原本就搖搖欲墜的母慈子孝炸得渣渣都不剩。
1.因此我們的第一步就是,放棄對完美的追求。
或者說,放棄對自己不切實際的期許。
你可以在工作中答好一份100分的答卷,但是最好不要要求自己做個100分的媽媽。
說到這裡想起應採兒,在一個綜藝節目中,別的媽媽都心急火燎給孩子做飯,生怕餓到孩子,只有她非常二百五地說:
“我兒子和我老公,餓一頓沒事,不會死,讓他們等等吧!”
這種看似不靠譜的媽媽,才是家庭幸福的關鍵。她不會存在“我要無私地為這個家庭做貢獻”的想法,不會用很嚴苛的標準去要求自己,她給自己設定的標準非常寬鬆,相對應的,留給兒子和老公的標準也就相對寬鬆,留給家庭幸福的通道就很寬鬆。
我不是完美媽媽,不是完美妻子,你們也不是完美的兒子和老公,我們都是很平凡的普通人,所以我會允許你們犯錯誤,有小毛病,我們就這樣不完美地生活,幸福的感覺才會比較大。
2.不要要求自己不能對孩子發脾氣。
現在有太多的文章要求媽媽們,不能對孩子發脾氣,你的脾氣將如何影響孩子一生云云。
其實,我們都是凡人一個,又有誰能保證,可以不悲不喜不怒不氣呢?
因此最好不要給自己立flag:從今天起,再也不對孩子發脾氣!
要知道,今天立的flag,都是為了明天更好的打臉啊……
不為自己設定“不對孩子發脾氣”的預期,當你真的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就不會被失敗懊惱的情緒包圍。這種情緒會讓我們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很糟糕的,而這種糟糕的感覺往往會停留在腦海裡揮之不去,下一次面對同樣的情況,儘管我們拼命抗拒,結果很可能還是跟之前一樣,甚至更糟。
把發脾氣看做是日常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一件小事,不要把負面情緒當做“敵人”,只有你不再抗拒它的到來,它才不會繼續造成傷害。媽媽也是人,真的忍不住的時候,完全可以衝孩子發脾氣,但前提一定要是,我們的“脾氣”不能以羞辱孩子的方式出現,你可以很大聲地說:
“你這樣的行為讓我很生氣,我現在要走開冷靜一下。”或者,“媽媽非常不喜歡你這樣做,你這樣我很不高興。”再或者,“我現在非常憤怒,特別想罵人,我有點控制不住自己,我必須走開一下。”
向孩子表達你的感受,然後走開,讓彼此都可以冷靜一下。
不立自己做不到的flag,才不會讓自己的生活多一些人為的煩惱,就好比你要求孩子一週不許吃零食,明知道孩子根本做不到,還去立這種規則,不是徒增內耗麼?
3.把孩子的哭當成生活的一部分。
我相信大部分的父母,潛意識裡都很“怕”孩子哭。一件衝突,只要不上升到“哭”,其實大部分的父母都還是可以冷靜處理的,但只要孩子祭出殺手鐗,父母們就麻爪了。
有武力鎮壓“再哭就揍你”的。有好言相勸“只要你不哭,我就……”的。有煩躁不接納“別哭了!每天哭哭哭煩死了!”的。
就好比文前的那個小姑娘,因為吃不到糖葫蘆,小小的她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心中的失望,只好用哭來發洩,這個時候媽媽可以安慰:“我知道你現在很想吃糖葫蘆,糖葫蘆酸酸甜甜,咬起來清脆可口,誰不喜歡呀?媽媽小的時候也喜歡吃,有一次吃糖葫蘆的時候……”不動聲色就會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如果媽媽不想安慰,也只需靜靜地陪著她,等到孩子哭夠了,心裡的失望鬱悶全發洩出來,自然也會好起來。
張德芬在《遇見未知的自己》裡說過,對孩子來說,一些天生的恐懼,所求不得的憤怒,希望落空的悲傷,都只是一種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動,它會來,就一定會走。
壞就壞在父母對這些孩子身上自然流動能量的態度——
驅逐。
因為大多數父母潛意識裡會有一個固定認知:如果孩子哭了,就證明我做父母很失敗,甚至我做人很失敗,我的生活很失敗。為了讓這種失敗的現象或者糟糕的感覺趕緊過去,我們下意識就會以各種方式阻止孩子哭,只要孩子停止哭泣,表達情緒的水龍頭被擰緊,我們才會感到安全。
自從意識到這一點,我開始下意識不再阻止孩子哭泣。
前天下午上完畫畫課,兒子拿畫畫班的一枚哨子玩得很起勁兒,他掛在脖子上,不肯摘下來,因為他知道,畫畫班老師偏愛他,只要他表現出這個意願,老師是一定會送給他的。
我告訴他:“這個哨子是老師的,我們現在要拿下來還給老師,你喜歡媽媽可以給你買。”
他不為所動,緊緊揪住哨子不肯摘下來,老師果然說:“沒事送給你啦!”
他看我一眼,我堅持:“現在把哨子摘下來還給老師,這是畫畫班的東西,是小朋友們一起玩的,不能給你一個人。”
最後他不情不願摘下哨子還給老師,還沒走到教室外面就“哇”地一聲大哭起來,並且一路上拒絕和我走在一起。
於是我和他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路陪著他,等他哭完。還沒走一半的路程,他就蹭過來,先是洩憤似的用身體頂了我一下,然後伸出雙手,說:“那你抱抱我。”
我蹲下身來將這個快六歲的小男孩抱了起來,走了幾步他就不好意思了:“媽媽,放我下來吧!”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為他們還擁有隨心所欲哭的權利。假如父母將孩子的“哭”當做正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要孩子一哭,就覺得生活很糟糕,在潛意識裡給自己暗示“孩子哭是很正常的,沒什麼大不了的”,哭泣,才不會成為我們正常生活的絆腳石。
2
放棄對孩子的期許
孩子的事是孩子的事,你的事是你的事。
80%的親子矛盾,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弄清楚這一點,或者說,沒有記住這一點。
身為父母,我們可以教導孩子,但是切忌給孩子設立一個我們自己心理上的“預期”。
但這一點有個前提,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客觀作用力是正確而正能量的,提前將事件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告知,我盡了我做父母的本分,做好了“我的事”,接下來能不能實行得好,就是“你的事”。
國慶的時候帶兒子去吃漢堡,兒童套餐贈送一個小籃球,只有他手心大小,他愛不釋手。
吃完漢堡他要去遊樂區玩,我告訴他,遊樂區裡有很多小朋友,還有很多海洋球,你的小籃球拿進去很有可能會丟掉,要不先放在媽媽這裡我幫你保管。
他想了想,堅決說:我要帶進去,我可以把它裝在口袋裡。
我說:那你要想好,這個小球是兒童套餐的贈品,如果丟了,我們就沒辦法再擁有另外一個了。
他堅持要帶進去。果然,玩了一會兒後他跑出來,很沮喪地說:媽媽,小球丟了。
我只能表示遺憾:你可以再進去找找,想想你都在哪些地方玩過,如果真的找不到,那也就沒辦法了。
最後小球沒有找到,他雖然有點遺憾,但還是很平靜地接受了這個結果,並且表示,下次再有小玩具不會帶進遊樂場。
這其實就是,小球是孩子的玩具,他要怎麼處置,是他的事,只是選擇了一種處理方式,就必須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而我對他進行勸告,是我的事,至於他最後有沒有聽我的,我不設立任何預期。
不設預期,就不會面對希望落空的失望,不必讓孩子承受父母因為失望而起的遷怒指責。
3
嚐嚐“不發脾氣”的甜頭
很多父母都會覺得苦惱,我也不想對孩子發脾氣啊,就是控制不住啊!
其實是因為,我們沒有嘗過“不發脾氣”的甜頭。
試著在孩子挑戰你的忍耐力的時候,用別的方式解決一次,嚐嚐不發脾氣的甜頭,你就會發現,生活原來可以這麼美好。
昨天晚上,兒子不肯好好吃飯,當我把飯菜端上桌,他看了看說:“媽媽,我現在還不餓……”
換做以前,面對這種情況我肯定會覺得很憤怒,覺得自己的勞動成果沒有得到相應的尊重,但這一次,我強迫自己冷靜,坐下來拿起筷子自己開始吃,然後很平靜地說:“那你就去寫今天的字吧。”
他果然安安靜靜寫字去了。
等到7點半的時候,我吃完飯收拾了桌子,他問我:“媽媽,我現在可以吃飯嗎?”
我知道他們幼兒園下午的加點在三點多,五點他回家的時候,確實可能還不餓,於是起身將飯菜熱了熱,他坐在餐桌前,吃完一碗又要了半碗。
相比之前每次吃飯我大吼他大哭的情景,這樣的情況不知道要美妙多少倍。而一次嚐到這種氣氛平靜的處理方式,下次面對同樣的情況,你就有力量用同樣的方式進行處理。
父母都是平凡人,摸索著養育一個或許日後會不平凡的孩子,只有當我們對自己,對孩子的要求降低一些,不設立“我必須達到某種效果”的預期,通往幸福感的那個路口才不會過於狹窄,而只有強大的幸福感,才能對抗時時莫名冒出的焦慮,才能讓我們有相對平穩的情緒,才能提供給孩子一個平和穩定的成長環境。
不完美的父母+不完美的孩子+平常心=幸福。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