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養育一個聰明的孩子,是每位家長的心願。可是衡量一個孩子是不是聰明,則可以有好幾個維度,比如,語詞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理性平衡和整合能力,等等。其中,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大家都熟知,雖然放在今天,我們的孩子也可能想出其他的更好的辦法,但是當時的情境下,急中生智的小司馬光絕對是聰明孩子的楷模了。

在不同情境下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孩子適應環境和生活的一種基本能力,也是我們兒童教育所要幫助兒童發展的核心素養之一。

那麼如何培養兒童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一、在遊戲中發展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

席勒說:“只有當人在充分意義上是人的時候,他才遊戲;只有當人遊戲的時候,他才是完整的人。”

遊戲是兒童的天性,遊戲對兒童有著如此重大的意義。那麼,在遊戲中發展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最好的選擇。

大量研究表明,遊戲能為幼兒提供大量發現問題和學習解決問題的機會,有助於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發展。

問題解決是有問題導引尋求問題答案的行為,是人類思維活動的重要表現形式。

根據問題所要求的答案(或結果)的性質,我們可以把需要解決的問題分為輻合型問題和發散型問題。

1. 在遊戲中發展兒童解決“輻合型問題”的能力:

輻合型問題是那些要求“唯一正確”的答案的問題,或者說,它要求一個最接近於問題所要求的簡捷而有效的解決方法。

解決輻合型問題的行為具有2個特徵:

- 對問題的發現或產生明確的行為指向性;

- 對問題答案或解決問題方法的尋求或探索。

解決問題的過程與過去經驗的利用有關。心理學家西爾瓦做了一系列實驗來對比各種性質的先前經驗後解決問題的影響,研究結果證明,真正有助於幼兒解決問題的是先前以自由操作為特徵的遊戲經驗,比觀察、模仿、訓練的效果都要好。

我兒子小時候有一個積木屋的玩具,屋頂上開有不同形狀的洞口,有圓形、三角形、四邊形,還有長方形,對應形狀的積木塊在角度上吻合洞口的形狀就可以投放進房子裡。立體積木投進對應的平面洞口,這裡有一個邏輯思維轉化過程。其中比較難的是有兩塊不規則形狀的積木,一個要立著才能放進去,一個要轉個角度才能放進去。兒童並沒有立體幾何概念,但是他喜歡抓著玩,願意反覆嘗試。

有一次,他放進去圓形、方形、三角形的木塊,不規則木塊放不進去,有些著急。爸爸趕緊去給他示範,放了一次,他看了看,還是不行,乾脆不玩了。過了幾天,又拿出積木房子來玩,我就不讓爸爸再給他示範,只讓他隨便玩。他自己玩來玩去,突然角度一轉就投放成功了。他開心地跑過來拉著我的手,領我過去看,很有成就感。

孩子自由玩耍解決問題,知道要形狀相符才能放入,但是對於不規則木塊,如何轉動積木塊才能找到契合洞口形狀的側面,是需要多次自由試探,失敗再換個角度的。內在動力驅動孩子不斷嘗試,直到成功為止。一方面孩子獲得了成就感的精神愉悅;一方面也積累了經驗,原來不同形狀的側面也可以是一樣的長方形。

自由遊戲不僅發展了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積累了“多次努力嘗試就會成功”這樣的經驗,無形中也同時培養了孩子的專注力和積極進取的品質。

2. 在遊戲中發展兒童解決“發散型問題”的能力

發散型問題需要從所給的資訊中產生大量變化的、獨特的新資訊的思維方式,具有流暢性、變通性和精緻性的特點。

佩皮洛和羅斯研究不同性質的遊戲經驗對解決輻合型和發散型遊戲的影響,研究表明:發散型遊戲經驗具有範圍較廣的遷移可能性,這種經驗可遷移到與原先的任務不相似的問題解決過程中去。

遊戲是兒童的天性,兒童在自發的遊戲過程中,尤其是在玩具不充足的情況下,自己可以發散型思維把身邊的物件都變為自己的玩具,而後發展出對每一件物件或玩具的不同的玩法,這既是創新,也是自己想辦法解決了想玩遊戲沒有材料的問題,本身也是發展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給孩子特別充足的玩具並不太好。)

比如有一次我在兒童醫院帶孩子就診,排隊等候時間很久。一個男孩覺得無聊,就拿著一個薄薄的塑料袋,在裡面吹氣,系起來,然後拋起來,讓它漂浮著落下,再把它打飛,類似氣球的玩法。落地後袋子散了,就再吹氣,再繼續玩。這種自己開發的發散型遊戲方式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我兒子1歲10個月時,自己去了陽臺,倒騰出來廢舊易拉罐玩。他用易拉罐擺不同的造型,像積木那樣摞高的,摞兩個第三個就掉下來,嘗試看能摞幾個步道;再把易拉罐在地上擺造型,擺成弧形,擺成波浪型,擺各種形狀,玩的很久,開心不已。如果不是我允許他隨便玩(當然,要看管孩子的安全),我絕對想不出來廢物利用還能玩得這麼歡。

如果我們作為第一養育者,能夠關注和允許孩子自由玩耍,我們就會發現:身邊的物件,哪怕是一張紙片,一個瓶蓋,在孩子的眼中就可以是一個很好的玩具。當然,如果有個能允許孩子在其自由意志下游戲的爸爸媽媽,並且以孩子為主導陪伴孩子的遊戲,我們自己本身就可以是孩子身邊最好的玩具。

二、父母要成為兒童遊戲的好的旁觀者、陪伴者和引導者

如何在遊戲活動中發展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養育理念和教育理念不同,家長的做法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建議家長朋友們可以這樣做:

1. 給孩子提供遊戲空間、遊戲材料,更要允許孩子可以有用自己的方式去玩遊戲的自由

在兒童遊戲的過程中,如果孩子自己玩的很高興,家長儘量不要主動加入,這樣會打擾孩子的專注力,也會打斷孩子發展遊戲的思維,減少兒童在遊戲中的探索發現,甚至可能破壞孩子自發的要去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要求。

比如,孩子玩一個玩具,不會玩,正在擺弄,你跟他說“這樣不行,會弄壞,要這樣玩”,孩子可能扔下玩具不玩了,因為孩子感受到的資訊可能是“你不行,我玩的比你好”。

我兒子2歲7個月時,我們回奶奶家過年。我兒子想吃花生,自己不會剝皮,就拿一個花生放在地上,用腳踩開外皮,再拿起來用手搓掉紅皮,自己吃掉。奶奶看見了,心疼孫子,趕緊給他剝花生吃,剝了一小碗,拿給孩子吃。發現我兒子一顆都不吃奶奶剝好的,還是自己踩皮吃自己剝的。其實孩子把這種剝花生的方式當做了遊戲,也是自發地發展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中還得到了快樂和滿足。

2. 在兒童遊戲中尋找可教之機,點到即止,防止指導過度。

兒童在遊戲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爭議,遊戲有可能暫時停滯,但那正是可以鍛鍊孩子發展自己解決問題能力的契機。幼兒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具有創造性和靈活性,從不斷試誤發展嘗試更系統地解決問題。

所謂的可教之機,就是成人合理干預的時機,包括:在孩子求助時,孩子缺少遊戲材料或者技能困難時,遊戲中出現負面行為效應或者出現衝突危機時。當然,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尋找可教之機,並且點到即止。

所謂的點到即止,就是說:

可以用語言指導的,儘量不需要參與;可以認可兒童的行為,鼓勵孩子繼續努力嘗試的,就不要直接給予方案反饋。

一個孩子在搭樂高,有些難度,進展不太順利。媽媽就去指點說,“這裡錯了,看,應該這樣搭”,說著就上手幫孩子拆掉錯的部分,一邊搭一邊說“要這樣這樣。。。知不知道?”。等媽媽搭到滿意了,一扭頭,孩子早走了,去玩別的了。

這樣過度的指導對孩子來說,其實也是一種破壞。

孟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我們要善於關注孩子付出的努力,以及他願意多次去嘗試的那個過程,而不僅僅關注於結果。

3.在遊戲活動中創造孩子的最近發展區

在遊戲中發展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需要幫助兒童在遊戲中創造最近發展區。

最近發展區是維果斯基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兒童現有的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水平,和經過指導下的水平之間有一個差距,這個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

姑姑給3歲的小侄子買了樂高玩具,我兒子和他一起玩。看圖紙,拼裝基本都是我兒子做的,小侄子只是聽指令幫忙找零件遞零件。等兒子拼裝好了幾個大的部件,小侄子總算可以自己上手了,他很想把一個拼好的汽車裝掛在另一個大拖車尾巴上,可是怎麼裝也不行,擺弄了一陣子,突然間耐性殆盡,“啪”的一聲,他對著玩具大拍了一掌,將玩具打散,零件七零八落散了一地,自己也大哭起來。我看了一下包裝,盒子上寫的是6+的。3歲的孩子玩6歲的玩具,玩不了,一直在較勁,最後對自己失卻信心,還沒有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已經先崩潰了。這就是一個失敗的例子。

太簡單的遊戲或材料,孩子玩兩下就沒了興致;而太難的,超過當前年齡水平太多,孩子會受挫嚴重,也玩不好。這兩種情況下,都無法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好的遊戲材料和遊戲形式,就是孩子能駕馭,但是比他當前水平略高一點,即最近發展區的水平,這樣最容易激發孩子去玩的內在動力,發展出他解決問題的潛質。

4.孩子在遊戲中遇到問題向我們求助時,應該如何引導?

想在遊戲中幫助兒童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適當的引導和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具體我們可以這樣做:

· 我們鼓勵孩子描述他們遇到的問題

· 給孩子時間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問題?

· 如果孩子有了挫敗感,就要及時安慰,並按照孩子的意願給予幫助。

· 如果孩子自己找到了解決的辦法,鼓勵孩子試試看。

- 如果效果不好,就繼續鼓勵孩子換個方案試試看。關注努力嘗試的過程,而非結果。

- 如果效果滿意,就及時肯定孩子,“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做得好,媽媽覺得你很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你真棒,媽媽看到了你沒有放棄,你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最好的解決方法。”

培養聰明的孩子,先做智慧的父母。讓我們一起從陪伴孩子游戲中來學習做智慧父母吧!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深圳媽媽生下"雙龍雙鳳"四胞胎,現在已順利出院,真是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