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三歲之前是寶寶成長的關鍵時期,孩子會在父母的關懷和幫助下慢慢了解這個世界,對於父母來說寶寶的每件事情都不是小事兒。寶寶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父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時候父母的一些小舉動都會帶給孩子不好的影響,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有些事情不能做。

1、孩子在1個月-2個月的時候,不能放任他哭鬧

這個放任哭鬧指的是家長把寶寶放在一邊不管他,其實寶寶的很多哭鬧只是來表達他的某種意思,比如說“餓了”。如果這個時候父母沒有及時的進行安撫,孩子長大後就會很容易缺乏安全感,甚至引起性格的孤僻。

2、孩子在3個月-5個月的時候,不能不和寶寶交流

這個時期寶寶正處於模仿父母說話發音的階段,如果父母不多開口和寶寶進行交流,寶寶也就失去了學習的機會。

3、孩子在6個月-8個月的時候,不能讓孩子沒有小夥伴一起玩耍

寶寶其實也是有交朋友的需求的,而且他還可以通過和朋友玩耍來鍛鍊自己的交際能力。這個時候就需要爸爸媽媽多給孩子創造一些交朋友的機會,比如說多帶寶寶散散步。

4、孩子在9個月-11個月的時候,不能阻止他爬行

寶寶在9個月-11個月的時候骨骼已經足夠的強韌,雖然有時候動作並不太穩定,但是自由爬行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這個時間也是寶寶進行爬行的關鍵時期,一旦阻止他,寶寶就很有可能失去興趣不再喜歡爬行。

5、孩子在12個月-15個月的時候,不能不帶他外出

很多家長會因為擔心寶寶外出容易生病就讓寶寶一直待在家裡,這樣是不對的,這樣會導致寶寶無法及時接觸新鮮事物,從而影響發育。其實只要讓寶寶在外出前做好禦寒準備,就是非常安全的。

6、孩子在18個月左右的時候,不能不給他做家務的機會

做家務對孩子來說可是好處多多,甚至有利於訓練孩子各方面動手的能力。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鼓勵孩子做一些比較簡單的家務,比如說收拾自己的玩具、整理自己的小被子等。

7、孩子在2歲-3歲的時候,不能不讓他獨立做事情

如果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是父母包辦的,就會容易導致孩子進入幼兒園的時候產生不安感,容易哭鬧,甚至是產生抗拒的心理。所以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之前,爸爸媽媽就要先教會孩子基本的能力,這樣保證孩子在離開父母之後也能夠照顧自己。

8、孩子在3歲以後,不能讓他以為父母是無所不能的

一般來說,寶寶在3歲之後就具有了獨立意識,父母就應該從無所不能的領域裡走出來,並且有意識的告訴孩子:“大家都是普通人,所有人都有做錯事情的時候,但是隻要馬上改正就好。”

這是為了讓寶寶知道問題的好與壞、是與非,爸爸媽媽甚至可以在寶寶犯錯的時候進行小小的懲罰,讓寶寶知道犯錯是不對的行為,是需要以後進行改正的。

爸爸媽媽對寶寶的很多影響都是從小事情上體現的,所以千萬不要忽略這些生活中的細節,有時候越是不注意的地方,越可能對寶寶造成不好的影響,等到發現的時候就來不及糾正了。

除了上面的八件小事兒是不能做的,還有更多的細節等待爸爸媽媽去發現。而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也需要爸爸媽媽去挖掘最適合自己寶寶的方式。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怎樣和叛逆期的孩子相處?看完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