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羨慕別人家的媽媽,你也可以成為育兒高手
祕密就在尹建莉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讀一本好書,育兒路上又有了新靈感,歡迎大家來到我的好書分享會,育兒路上,我想很多新手媽媽都會感到困惑或者迷茫,能讀到一本好書,學會一些育兒知識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十分重要。我育兒路上最早接觸的一本書它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它猶如我的一盞明燈一直指引我的方向。
其中對我幫助最大的是以下三個觀點
一.打針有些疼
相信每個孩子從呱呱落地開始,就要接觸針這個東西,新手媽媽帶著孩子去打預防針必定會迎來一場嚎啕大哭,如何解除孩子心中的恐懼,這就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好多家長們打孩子去醫院打針都會這樣認為,只要把孩子摁住,或哄騙著打了就沒事,其實這樣對孩子心理很不好,書中作者說過,兒童的忍耐力其實是驚人的,只要不嚇到他們,給出一個合適的心理預期,他們多半能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難的事情,做為家長應教育孩子儘可能平靜接受,並培養他們忍耐痛苦的勇氣,在我兒子還小的時候,對打針特別敏感,容易大哭,我當時也很迷茫,也做過哄騙這樣的事,後來發現效果不好,直到我看了這本書,我嘗試了書中的辦法,我是這樣做的,去醫院前先提前跟兒子說,我們準備去打針了,可能會有點痛,但我們勇敢,忍一忍,不用哭的,兒子當時說不要打針針,在我再三說明後,他就答應了,去醫院打針時,我兒子還是哭,我又對他說,是不是有點痛,但是我們可以忍受是吧,如果忍受不了還是可以哭出來的,他似乎聽懂了我的話,剛開始還是有點哭,很快就停止了,也算是一個小小進步。家長對應小孩焦燥時,自己必定要先穩住情緒,孩子才可以更好的應對恐懼。新手媽媽也不妨試試,也許會給你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打針有些疼,提前預習預習就好了。
二,給小板凳揉揉疼
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幼兒玩耍或走路,不小心磕碰什麼東西上,碰痛便呱呱大哭,爺爺姥姥為了安慰孩子,一邊哄孩子,一邊故意舉手打“肇事者”“責怪”它為什麼弄痛孩子,在孩子面前打那些東西,隔代教育有時就有遺留下這些問題,其實這是一種報復心理,對孩子成長不好。其實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你教他什麼,他便會學什麼,兒童教育無小事。在我兒子剛會走路的時候,經常會磕磕碰碰,這書給我啟發就是教育孩子,應該讓他明白對錯所以每每他摔跤,我扶起他後,都會跟他說,是不是有點痛,你撞到它,它跟你一樣也會痛,所以,你要摸摸它安慰它,你自己下次也要注意安全就好啦,每次兒子都會抽泣著說“好”。尹老師曾說到,家長在遇到孩子磕碰的時候,一方面要特別注意孩子的安全,儘量不要過分大驚小怪,以輕鬆快樂,表情應對,讓孩子覺得這是多麼平常的事。生活本無難事,看多了,學多了,便都是容易事。
三.古詩滋養的孩子
尹老師不僅是一個成功的教育家,也是一個成功的媽媽,她用她的方法教育了一個優秀的女兒,她的孩子清華大學畢業,不管生活上還有學習上都是很優秀的。這都離不開作者的精心培養,其中,在她女兒還小的時候,她已經叫她背唐詩,宋詞,還有元曲,尹老師還說過,被古詩滋養的孩子,得到的不僅僅是詩情和文才,實際上也成為被生活和命運多一分垂青的人,她的教育方式是,孩子兩三歲前,讀詩不用解釋,只要把讀詩當歌唱,體會其中的韻律感,到了四五歲,懂事就可以在家解析。我效仿了她的做法,每週給我兒子讀詩, 他現在雖然也學的不多,但他基本都能背出來了,我不確定,能不能教育出像尹老師孩子一樣優秀,但能從尹老師身上學到那麼多育兒知識,我已感到十分幸運,親愛的寶媽們,不知道這次讀書之旅能不能給你帶來幫助呢?
最後贈與媽媽們一句話:“媽媽是朋友,媽媽是老師,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媽媽教育方法的差別常常影響孩子的一生。”----尹建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