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看到孩子在吃東西,父母們總會湊上前去,跟孩子“討要”,可孩子會乖乖就範嗎?相信不少家長都在跟寶寶要東西的時候吃過“閉門羹”。

網上流傳的一個視訊裡,一個1歲多的小寶寶一手拿著一支冰淇淋,努力地往嘴裡塞著。

旁邊的爸爸作勢要吃一口,可寶寶的身體充滿了抗拒,不停地將小手往後縮,說什麼也不給,讓爸爸很是無奈。

孩子小時候都會有類似“護食”的行為,不願意將自己的東西分享別被人,這樣的事並不少見。

樂樂就是不肯將自己的玩具借給對方,還在小朋友摸他玩具的時候動手把小朋友推倒。

李女士的兒子也是這般“小氣”,一次李女士請朋友帶孩子來家裡做客,讓兒子把玩具拿出來和小朋友一起玩。

結果聽到有人要來玩自己的玩具,李女士兒子竟然將所有喜歡的東西藏在了沙發墊後面、床底下等各個角落,讓李女士哭笑不得。

現在的孩子為什麼這麼“護食”呢?不懂得分享是最關鍵的原因。

教給孩子分享的最佳時間

有研究發明,孩子在3歲以前沒有分享的概念,在3歲以後才開始懂得分享的意義。

如果孩子還小,當有人跟他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孩子不願意給,家長也不要用“你太沒禮貌了”、“你怎麼這麼不懂事”、“這麼小就這樣自私”等話語來指責孩子。

因為在孩子的意識裡,還沒有分享的概念,強迫孩子只會讓孩子產生不安全的心理,甚至與父母產生心理距離。

所以如果孩子到了年齡還不懂得分享,那麼肯定是大人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因為3歲開始,孩子已經開始形成同理心:即可以站在對方的立場,感受對方的情緒,會簡單的換位思考。有了這樣的心理基礎,孩子才會有意識地進行分享。

如何為孩子營造,好的分享環境

1. 讓孩子從分享中獲得快樂

之前提到的樂樂和李女士兒子的例子,他們拒絕分享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覺得分享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把自己心愛的東西讓給別人,會讓他們心裡有缺失感和不安全感。

父母要引導孩子,分享也是一種獲得。

在孩子和其他小夥伴一起玩時,父母可以通過雙方共同分享的辦法,讓孩子拿出自己心愛東西的同時也得到來自對方的回報,這樣孩子的內心就會得到彌補,甚至感到快樂。

2. 不要用強迫讓孩子產生牴觸情緒

在孩子看來,那些大人覺得無關緊要的東西卻被他們視作珍寶一樣,如果總是被強迫著拿給別人,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特別牴觸,對分享深惡痛絕。

正確的做法是,父母要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學會分享。這樣,孩子會覺得分享是一件很普通很平常的事,就不會把一些東西看得過分重要了。

3. 允許孩子拒絕分享

當孩子越來越大,自我意識加強,對於自己的所有物就會特別看重。在孩子看來,自己有處置自己事物的權利,如果強行剝奪,是極為不利於孩子成長的。

因此,當孩子表達出強烈的不願意分享的態度時,家長就不要因為“好面子”而批評指責,尊重孩子的意願,了解孩子的想法,允許孩子做出自己的判斷,才是家長最應該做的。

讓孩子學會分享的過程中,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別總是故意試探孩子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吃東西或者玩什麼玩具,都會隨口說上一句:“能不能給我一口?”“能不能借我玩一下?”。

當孩子把東西交給大人的時,大人往往會說:“我不要,你吃(玩)吧”。這樣一來,孩子會覺得分享無關緊要,也會變成“假大方”。

久而久之,當有人真的吃或玩了孩子的東西時,孩子往往會接受不了。

2. 不要過分溺愛孩子

現在的家庭都把孩子當成“小公主”、“小皇帝”,要什麼給什麼,養成了孩子唯我獨尊的性格。

在做事時,孩子往往只考慮自己的感受,變得自私自利,自然也不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

3. 對孩子的分享行為充分肯定

不要把孩子的大方當作理所當然。哪怕孩子做出了一個分享的小舉動,家長也不要吝嗇表揚。得到父母的鼓勵,會極大鼓舞孩子更積極地進行分享。

媽咪嘮叨:

對於家長來說,讓孩子分享切忌強迫,要讓孩子理解分享的意義和快樂,發自內心地願意分享。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20秒讓孩子停止耍賴的獨家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