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挑戰,雖說人在挫折中,往往會變得越來越勇敢,但是當孩子遇到挫折時,他們很可能會因此,感到頹廢和沮喪,從而變得一蹶不振,這時父母的積極引導就會顯得至關重要。

前幾天,小張發現他家小朋友,每天從學校回來後,都表現出一副心不在焉、悶悶不樂的樣子,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小張很擔心孩子這樣的狀態,於是便問孩子,是不是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情。兒子告訴他,原來是孩子想競爭班長,但是老師覺得他不能勝任這個職位,再加上兒子平時學習刻苦認真,老師就給兒子安排了,學習委員這個職位。

雖然當上了學習委員,但在兒子看來,競選班長失利這件事,令他非常受打擊,這幾天他也一直在懷疑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不行?小張積極地開導兒子,告訴他人生本就是這樣,遇到挫折後,便要在挫折中前進,總結經驗教訓,下次再努力就行了。但是孩子依然沒有振作起來,作為家長,看到兒子的一系列表現,小張開始反思:為什麼我的兒子,連這麼小小的挫折,都耿耿於懷呢?而且在小張看來,這根本算不上是,什麼真正的挫折。為什麼呢?我覺得這個問題值得大家的深思。

為什麼孩子一遇挫折就"沮喪"?

1、父母過於寵愛孩子。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長遠。”大多數的父母,都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達到了溺愛的程度。在父母看來,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給孩子提供全部的愛,盡其所能地去為孩子鋪平成長的道路。但是這樣的保護,也只能存在於一時,孩子不可能永遠在父母的港灣下成長,終有一天,幼虎會離開母親,外出獨自覓食。這時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只會害了孩子。長期在溺愛下長大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強,一遇到挫折便畏縮不前,這樣的孩子是無法獨當一面​的。

2、孩子爭強好勝心太強。

好勝心是一把雙刃劍,他在激勵人成長的同時,也讓人對過去的失敗難以忘懷。孩子遇到挫折後,之所以變得萎靡頹廢,就是因為好勝心太強,以至無法放下的緣故。物極必反,適當的好勝心能夠促進孩子地成長,但是過度之後,就會變得更加偏激,對失敗也會難以接受,這對孩子地成長和心智發展都極為不利。

3、孩子缺乏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它可以幫助人們挺過挫折。孩子一遇到挫折就失落,這表明孩子的自信心不強。“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孩子的成長路上,總會面臨無數的失敗與挫折,唯有加強自信心才能攻克這些難關。其實上訴的這些種種原因,深層次總結起來,都可以歸結於是孩子的情緒風格有問題。

什麼是"情緒風格"?

所謂情緒風格指的就是:情緒反應與感情應答的效價具體性特徵。20世紀80年代,戴維森在經過大量的研究實驗後,發現了轟動科學界的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大腦機制。他表明,人的情緒活動發生在腦的前額皮質中,這一實驗結果,向我們表明了:人們在情緒積極時,左前額皮質會變得十分活躍,而當情緒變得消極時,右前額皮質則會變得活躍。這一實驗宣告了情緒神經科學這門新學科的產生。

戴維森在以上基礎上提出了六個維度。這六個維度,分別代表著不同的神經變化。這六個維度分別是:維度一:社會知覺;維度二:情景敏感;維度三:專注與注意力集中的能力;維度四:生活態度;維度五:自我察覺;維度六:情緒調整。這六個維度的具體類容很複雜,我們也不用深入弄懂這些具體內容,在我看來我們只須知道,正是這些維度,決定了我們的情緒即可。它在影響我們情緒的同時,還影響著我們的生理系統,進而決定著我們的健康。

以上這些都證明了,這幾個維度對人的發展的重要性,這告訴我們,應該對它保持著警惕性。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了解的是:這六個維度受什麼所支配?研究表明,這幾個維度,都受到來自父母的家庭教育、孩子成長背景的共同影響。這是我們採取行動,改變孩子情緒風格的理論依據。當我們找到了產生,並影響這些情緒的原因之後,接下來就該探討一下,我們該如何行動。擁有好的"情緒風格"的孩子,對生活中的困難更有免疫力,這樣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身體也更加健康,他們的人生道路也會越走越寬。但是具體要如何做,才能解決這樣的問題呢?

父母遇到孩子這樣,要怎麼辦?

1、家長可以採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先把孩子頹廢的情緒中"拔"出來。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人們過度執著於一件事的時候,往往不容易走出來,這時候換一種思路可以起到醍醐灌頂的效果。家長首先要注意關注,自己孩子的情緒發展,再在此基礎上,對孩子給予幫助。孩子的注意力,相比於成人本就較弱,遇到挫折時,父母可以適當地採取一些措施:例如帶他出去旅遊啊等等,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從頹廢中走出來。不然長期讓孩子這樣頹廢下去,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著很大的危害。

2、冷靜之後,引導孩子學會識別並控制自己的情緒。

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孩子冷靜下來之後,父母就得學會跟孩子總結原因,這才能教會孩子:獨自面對下一次挫折。人對自己的管理,首先是從情緒開始的,父母要引導自己的孩子學會識別情緒,並且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緒所控制。歷史告訴我們,意氣用事者終究成不了大事。

3、重塑孩子的情緒風格。

這一方面需要家長的格外努力。孩子的情緒風格,大部分是由父母決定的,如果父母發現孩子的情緒風格出現問題,那父母就得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改革。如果你的孩子表現得膽小害羞,你就不應該再一如既往地保護他,而是要減少自己的關心,讓孩子變得獨立起來。改變家庭的生活氛圍,對教育方式進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重塑孩子的情緒風格。

4、家長是最好的榜樣,讓孩子體驗父母如何管理情緒。

家長是孩子最初的老師,再加上孩子因為什麼都不懂,所以他們喜歡模仿身邊人的做法,因此,家長的行為可以當作是孩子的指路燈。在孩子面前,家長不應表現得過度情緒化,因為在你的言傳身教下,孩子也可能變得跟你一樣。父母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以身作則,才能教會孩子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在做錯事情之後,很多家長就只會一味的責備,而不去教育孩子,這樣的教育是百害而無一益的。相反,在孩子遇到挫折時,一味地包庇他,寬容他,這樣的做法更加不好,因為一味的逃避問題,不會讓孩子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而溫室的花朵,是永遠經不起風吹雨打的。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6歲前,有以下四個壞習慣,父母絕對不能慣著!否則以後難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