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一歲左右的寶寶正是手部發育敏感期

這段時間我的一個寶媽群裡有寶媽反映自己家的寶寶這段時間愛打人,不少寶媽產生了共鳴,說自家的寶寶也有這樣的行為,還老愛揪自己頭髮,沒事還愛掐人...我的這個群都是同一年同一個月份出生的寶寶,所以自家的寶寶一旦有什麼問題就會在群裡分享交流。

我家滿滿也隨大流的出現了這樣的行為,尤其是在我喂他奶的時候特別愛伸出小手打我的臉,加之揪我的頭髮,跟他溝通說不可以這樣做,根本無濟於事,讓我很是無奈。而他爸爸在下班回來親近他抱抱的時候,他就會打爸爸的臉,一開始他爸爸覺得好玩甚至與他玩躲閃打不到的遊戲,還沾沾自樂。多次之後,滿滿在開心與不開心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行為,他爸爸就開始擔心認為滿滿脾氣不好,以後肯定性格不好。這也引起了我的重視,反思我們父母對此行為的教育方式。

之後我便看了不少育兒知識,嘗試著去分析改變寶寶的這一行為, 在此把我的經驗也分享給正在苦惱的爸爸媽媽們。

寶寶為啥出現這些行為,是真的脾氣不好嗎?

當然不是,一歲左右的寶寶,手的功能增強,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打人會讓他們體驗到前所未有的樂趣,就好像我們突然之間學會了某種技能一樣,很願意使用。

打人的寶寶並不知道自己行為所包含的意義,我們也不能用成人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來判斷孩子的行為,我們需要綜合考慮寶寶身理和心理髮育上的限制,這個時期的寶寶心理髮育尚未成熟,他們認識不到傷害的存在,他只是有了更多自主表達的慾望,因此用這些行為來與你互動並引起大人的注意。

一歲左右的寶寶喜歡揪頭髮、掐人、打人,這些行為的根源其實是寶寶在認識探索世界。可當寶寶有這些行為的時候,有的家人給了很多誇張豐富的表情或者反應,讓寶寶覺得這是一個遊戲,看到你痛苦的表情,寶寶甚至會笑的很開心,對他們而言,他們更在乎的是他的行為帶來的你的反應。

還有一些寶寶生氣時會打人,高興的時候也會打人。他們會打小朋友也會打爸爸媽媽,讓不少父母頭疼,為這種"暴力"行為擔心,那麼出現這些行為有很多種情況,分析以下幾種:

誤會了家長的"稱讚"

寶寶剛開始用手拍了拍爸爸或媽媽的臉,大人對孩子佯裝生氣,並對寶寶說:你怎麼可以打爸爸或媽媽呀?寶寶覺得在逗他,一邊笑拍的還越發來勁。大人心想孩子還小不懂事還是算了而且現在打的樣子好好玩也跟著笑了,甚至誇他們厲害或者再使點勁,此時的家長就在錯誤的引導和強化這個動作,這個過程寶寶就認識了"打"這個字眼,並且覺得打別人是很好玩的事。

無意識的模仿

有些爸爸媽媽喜歡在寶寶面前互相拍打嬉鬧,寶寶也會誤會為拍打就是表達高興和喜歡的情感方式。

另外我們不妨反思下,當你的孩子在抓你的頭髮時候,你的反應是怎樣?

大喊大叫疼?大聲訓斥孩子放手?拍打他的小手?其實這些都有可能成為強化寶寶行為的訊號,你在痛苦的時候他會笑的特別開心,他會覺得很好玩,這個時期的寶寶並不能理解教育的含義,他們更在乎的是他的行為帶來的你的反應。

第1, 不要故意用這些行為去和寶寶互動,這樣會錯誤的加強他們的這一行為。

第2, 教寶寶用手輕輕撫摸父母,以表達對家長和別人的愛,用寶寶的小手去玩點鼻子、摸摸臉、擊掌、拍拍手的遊戲,讓寶寶知道原來還可以這樣和爸爸媽媽互動。

第3, 當有這些行為出現的時候,家長當時的態度和做法相當重要,無論什麼原因引起的打臉,都可以直接把他們放在地上,嚴肅而平和的告訴他,爸爸媽媽不喜歡打人的寶寶,這樣做是不對的,幾次以後,寶寶的打人行為就會消減。

面對寶寶的"攻擊"行為,除了上面說的咱們可以幫助他們的事情之外,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1. 不要大聲呵斥打人的寶寶

寶寶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舉動是不好的,突入起來的呵斥會讓他感到稀裡糊塗。

2. 不要由於寶寶打人,就讓他也試試捱打的滋味

寶寶不會理解你的意圖,拍打回去只會讓寶寶覺得你在與他互動,強化他的行為。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想要孩子變優秀,這7條錯誤的育兒觀念,家長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