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大體上可以分為這三類:第一類,經常貶低、挑剔孩子,總覺得孩子做的不好;第二類,無論孩子做的好壞與否,都給予他支援與鼓勵;第三類,幾乎忽略孩子的成長。
毫無疑問,最好的養育一定是第二類,在第一類和第三類養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今天我們就看看第一類養育下的孩子,看看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
我有個來訪者,是一位中年男子,性格內向、自卑,人際關係也很不好,而據我的諮詢經驗來看,這樣的人自我評價,自我價值感會很低。
而如果進一步分析,可能與他背後的原生家庭和父母的養育方式會密切相關。
當然,在心理諮詢中我們不會把預先的判斷作為重要依據,我們還是會慢慢的去了解來訪者的真實情況。
我這個來訪者,他有個嚴厲的父親,同時也有個挑剔的母親,父親自認為他們家是書香世家,後人應該志存高遠,光宗耀祖,母親也希望兒子能給自己爭口氣,能讓她過上好日子。
他說記憶中,父親總是會訓斥他,貶低他做的不好,母親會迎著父親一起說教他,然後他會到房子裡一個人傷心的哭。
父母的苛刻、貶低造就了孩子的自卑自卑是什麼,自卑就是對內在自我的評價低,一個人對於自我的認知最先源自於父母,父母對他們的反應,決定了最初他們對自我的認知。
幼小的孩子為什麼總是要尋求父母的關注,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可,原因就是他們認為父母是他們心中的權威,“他們無所不能,無所不知”。
而相應的自己是弱小的,是渴望被愛的,但是苛刻的父母,貶低孩子的父母給孩子傳遞的一定是有條件的愛,並且這種愛是“稀有的”,需要孩子爭取才能獲得。
即它的隱喻是:你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你就個好孩子,我就愛你,否則你就不是個好孩子,我就不愛你。
也許父母會辯解自己不是那個意思,自己是為了孩子,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感受,他感受到了什麼,毫無疑問,他感受到了不被愛,他對父母給予自己的愛沒有信心。
而一個孩子對父母給予自己的愛沒有信心,這就是最初的自卑!
不能做自己,導致做事情沒有熱情還是以我這個來訪者為例,他從小做的事情都是圍繞著父母的意志來的,他不能表達真實的自己,他要去滿足和順應父親的苛刻和母親的挑剔。
總之他在關係裡,在事情上都很少能自己說了算,能做自己。
他回憶說,小時候他和小夥伴一起去玩,小夥伴看見路邊的小皮球都躍躍欲試,湊錢買,可是他不敢,他要想父親願意自己買怎麼樣的東西,思來想去,他就買了一支筆。
他幾乎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長大後更是很少有自己樂意做的事情,總覺得很多事情可做可不做。
小時候他要去討好父母,現在能自己說了算了,卻發現自己啥也不喜歡,做啥事情也提不起興趣。
與人相處的時候,總感覺別人會“擠壓”自己從小到大被父母挑剔慣了,就有了一個心理習慣,在人群中總覺得自己不行,自己不好,別人會給自己壓力,別人會嫌棄自己。
我這個來訪者就是如此,他朋友很少,幾乎杜絕了外界的關係,他說與其他人在一起自己會不舒服。
精神分析心理學認為我們心中內化了一個客體關係模式,這個客體關係模式就是父母和自己相處的模式,在我們成年之後,我們會用這個關係模式來構建自己的關係世界。
翻譯一下就是我們會把和父母相處的方式沿用在成年之後的關係裡,我這個來訪者,總是感覺別人會像他的父母那樣不認可他,挑剔他。
於是幼年時期的那些感受就會被喚醒,當然那些感受是痛苦的,是被他壓抑到潛意識裡的。
為了避免這種痛苦的感受,他就會拒絕去建立新的關係,可是一個沒有新關係滋養的自我,就不會有新經驗。
沒有新經驗,自我就依然是在重複生命早期習得的舊有經驗,為什麼一些人能超越原生家庭,開創屬於自己的人生,就是因為他的自我在各種新關係裡進行了淬鍊,自我的經驗不再侷限於從原生家庭裡習得的那些。
我想這也是我們每個人改變自己的唯一有效的途徑,父母給予我們的成長經歷,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都是一種過去式的經驗。
人是經驗的產物,我們的自我也不例外,所以要改變自我,就必須進入關係,在新的關係裡增加新的經驗,一點一點的積累新的經驗,當新的經驗累積多了,改變自然就會發生。
-
1 #
-
2 #
講得非常好,但是應該怎樣改變自己呢!
-
3 #
生個孩子出來跟放高利貸一樣,天天催債
我害了我小孩,我是個挑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