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哈哈,的確,老朋友們都知道,我比較擅長的是學齡前兒童的認知啟蒙和性格培養,怎樣突然和自然教育沾邊了呢?

也許還有一部分朋友看到這裡就開始焦慮了,啥?我都沒搞明白認知這些,突然又冒出了自然教育?!

的確哦,現在看似各種概念層出不窮,以前熱門蒙特梭利、瑞吉歐;最近又興起了STEM、PBL這些名詞,感覺做家長的真的好累,育兒這件事似乎”學無止境“了。

其實我從五年前一直到現在,學習任何理論,都是圍繞著這樣一個終極目標:

我希望培養怎樣的孩子?

1、打造4H孩子

這一點,大家一定要謹記。任何理論概念都是工具,我們養育怎樣的孩子才是目標,千萬不要本末倒置了。

那對我來說,培養孩子的目標是4H,也就是:Health、Head、Hand、Heart(健康、頭腦、手和心)。

這時,你就會豁然開朗,其實各大流派萬變不離其宗,都繞不開這四個H。你也就不會那麼焦慮,覺得好像越學越多,怎麼也學不完了。

今天雖然談的是自然教育,又是一個新概念,但是我希望大家帶著“4H”的視角來聽我下面的分享。

2、我們拼命想要發展的

現在有很多自然教育營,像這次我去桂林參加的活動就是國家地理旅行和天使堅果派聯合舉辦的自然教育營。

自然教育營都不便宜,因為帶著小孩子出去野外探索求知,是非常需要專業技術的。保證孩子的安全不用說了,更需要老師們具有豐富的自然、人文、地理等跨學科通識知識。

從我角度來說,如果時間預算允許,還是很值得去體驗一下的。在大自然中挑戰突破自己,和他人團隊合作,感嘆自然的奇妙,這些經歷對孩子來說的確非常有益。

當然,自然營肯定只是生活的調劑,更加關鍵的一定是日常生活的點滴。

很多父母現在也有意識開始帶著孩子去動物園、植物園,哪怕只是逛逛家門口的小花園,在家裡養個植物動物,都是在幫助孩子更加接近自然。

這方面的資料也很多了,我以前也分享過。比如記錄一個月的月亮變化;記錄四季的顏色;這些都是很好的身邊的自然教育。

我一直很喜歡和小D玩《發現身邊的大自然在哪裡》的遊戲,也推薦大家玩一下。

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引導的問題估計就是這些: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摸到了什麼?

這個遊戲雖然簡單,但卻是全方面發展孩子的感官,鍛鍊觀察力和語言表達,所以我覺得非常好。

有些父母估計還會“考”孩子,了解一下植物型別啊、生物物種啊,等等。

這些都沒問題,也都挺好。

但如果回到4H理論,就會發現,唯獨缺少了最後一個H,也就是heart,而其他3個H,我們都在拼命打造。

3、缺“心”會怎樣?

缺少了“心”,到底缺的是什麼?

往小裡說,就是缺乏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往大里說,是缺乏孩子“自我”的建立和穩定。

感受和體驗並不是只在自然教育裡,但自然教育是非常好的媒介。

因為只有在面對大自然的時候,父母和孩子才接近於平等。很多大自然的體驗,大家都是第一次,因此每個人的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覺得自然教育很重要,它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上,而是在幫助孩子探索關係。

自然教育,歸根到底是“關係”,人和自己的關係、人和他人的關係、人和自然的關係。

如果一個人的“自我”還沒有完全建立,他是很難形成自己獨特的體驗,那麼就無法發生這些關係。

這個,是我覺得,自然教育最關鍵的核心,也是我們常常忽視的。

很多時候,我們帶著孩子進行自然教育,或者準確地說,任何教育啟蒙,我們都在追求“標準答案”,而忽略自我感受。

因為我們這一代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我們當年的生活環境,大家追求的是統一和服從。因為那個時代,資源匱乏,這樣的“標準化”是更加適合管理的。

標準化答案適合“追隨者”,因為不清楚往哪裡走,那麼跟著走的人多的地方總是更加安全的。

這其實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我們父輩們的心態,但到我們這一代就不同了。

走到2019年,我相信我們這一代父母,經歷過自己工作成長的經歷,經歷過二次成長階段,經歷過看山看水看世界後,肯定不再滿足於只是做個“追隨者”。

當然追隨者也沒有什麼不好,但至少從我角度,我不是非要養育一個“引領者”,但我希望養育一個有“自己”的孩子,包括有自己的觀點、喜好和態度。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人格的養成,也是我們所謂“見世面”真正要達到的目的。

所以這才是我今天想鼓勵大家多做的。

多幫助孩子形成“自我”,以及周圍環境和“自我”的關係。

這麼說似乎很抽象,具體怎麼做呢?其實落到操作層面,非常簡單。

還是那個《發現身邊的大自然在哪裡》的遊戲,我們可以多和孩子談論“我的自然驚喜是什麼?”

這時,我和小D之間的分享就不僅僅只是停留在五感層面了。比如,我們曾經的對話,

今天好冷的,中午的時候,我抬頭,感受到Sunny暖暖地照在我的臉上; 家裡後花園的幾棵樹還是光禿禿的,下面竟然已經冒出了幾根小綠苗;一上午工作太累了,午休的時候出去走一圈,抬頭一看,發現今天天好藍啊,雲好白啊;清晨上學路上,安靜的四周,我突然聽到了一聲清脆的鳥叫

上面的這些對話,除了“我看到聽到”,更加關鍵是有了個人的體驗和感受,可以是是喜悅、溫暖、驚喜、愜意。

當然,我舉例的都是正面,也要允許有不那麼正面的體驗。

當我們更多地去和孩子談論分享自然驚喜時,孩子不僅僅只是用自己的耳朵眼睛觀察這個世界,她會學習用心去感受。

每一個你和孩子共同經歷的事件,尤其是旅行,我非常鼓勵大家和孩子去聊聊,這次行程中自己最驚喜的是什麼?

而不是一味地問孩子記得導遊說的,那個溶洞是什麼地形嗎?

或者只是空洞地問孩子,好玩嗎?萬一孩子說不好玩,你也許還會說,怎麼不好玩了,媽媽付了那麼多錢。

今年暑假,我帶著女兒小D來過桂林的clubmed,我們結束後回顧驚喜時,小D告訴我,她最喜歡的是這裡的日出,這是她見過最大最圓最美的太陽。

雖然從我角度這不是我認為我們整個行程最重要的體驗,但我就覺得特別好啊。

我告訴她,以後你還會見到更美更大更圓的太陽,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美好值得我們慢慢去看。

當你和孩子都習慣於這樣的分享後,我們就是在幫助孩子建立關係和聯結。

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感受很重要,而且她認識到分享自己的感受給其他人,會得到正面反饋。

那麼慢慢地,這個孩子的“自我”就更加穩固,她也就更願意去向內探索,問自己的感受;

同時她的“自我”也更有力量,她敢於向外和其他人分享,哪怕和其他人不同,哪怕沒有“標準答案”。

更加關鍵的是,她每一次的新體驗,都不會有壓力也不會很迷茫,覺得似乎總有很多答案要記住,或者不知道看什麼。

她和這個世界發生的就是最自然最純粹最簡單的聯接,就是去體驗,去感受,去讓自己和環境發生關係。

這是我今天最想和大家分享的一個觀點。我相信現在很多家長都既有意識也有實力帶著孩子去看世界。

就拿我自己當年的經歷而言,我見過盧浮宮裡的名畫,我看過梵蒂岡裡的收藏,我見過尼加拉瓜大瀑布,我也去過古巴哈瓦那。

但我卻從未真正說出,這些經歷對我的影響是什麼?

相反,我總是很恐慌地在“背”或者了解那些所謂背景知識,深怕自己露怯。可是,現在回想,那些知識真的重要嗎?

那些知識獲取太簡單了,真正珍貴的是你的見解,這才是見過世面。

見聞和見識是完全兩個概念。

一個人如果平時無法探究自己的感受,反思和好奇事物對自己的影響,那麼即使去過再多的地方,見過再多的人,都只是在重複一樣的狀態。

《寂靜的春天》的作者雷切爾•卡森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我非常喜歡,一度還摘抄在自己的手帳上,今天也想分享給大家:

“知識的重要性遠不及感受一半。如果資訊是種子,日後可以成為知識與智慧,而感受就是沃土,種子必須在其中發芽生長。童年就是準備土壤的階段。”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女性的幾個身體部位越大,孩子就越發聰明,你身邊有這樣的情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