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什麼是“負情緒”,一則故事告訴你

啪!一記響亮的耳光聲在人群中響起,“站好了!你再鬧一個試試!!”沒看清是誰在大聲訓斥,就聽到孩子“哇嗚”的哭聲,接著又是一記耳光,“你再哭一個試試!”這時才看清,原來是一位母親帶著小孩上公車,孩子非要下車去買糖葫蘆,一直扯拽著母親的衣服不依不饒,慌忙中把手機摔壞了,一怒之下這才有了剛才的一幕。

正當她又要準備打孩子時,旁邊的大姐幫忙勸說,急忙制止,這才讓那位母親緩和了許多,事後便說道“這孩子不聽話,就要打,他才知道對錯的,我們在家都這樣教他的!”

想到這個八九歲的孩子被媽媽當眾打罵,不經讓人思考,為什麼孩子做錯事一定要用打罵的方式來解決?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該怎麼做?其實這跟父母有很大的關係。

孩子在年幼的時候,會因為自己的認知不足,或對事物的判斷不準確而犯錯,看到孩子犯錯,有些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立威嚴,“要給他點顏色看看”,習慣用懲罰的方式,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但事實上,懲罰不是取得積極教育效果的有效方式。相反,會造成傷害,讓人感覺更糟糕。那麼,既然知道懲罰孩子不好,那為什麼父母們還是會懲罰孩子呢?

控制不住自己的“負情緒”

1、為自己的情緒找釋放途徑

孩子天生好動,沒有標準尺度,常把家裡弄得一團糟,父母在外忙於工作,又累又疲倦,正需要休息,看到房間被弄亂,怒髮衝冠,引爆了積壓一天的“負情緒”,忍不住大發雷霆,對孩子大喊大叫。

2、根據自己的成長經驗,覺得“孩子要打才有用”

有些父母小時候就是常捱打,所以認為“打”是讓孩子學習的最好方式,能夠立規矩,立竿見影,孩子才能不犯錯,從而乖乖聽話,不至於觸碰到“負情緒”。所以只要在孩子不聽話或者淘氣的時候,實行這種方式,他們堅信孩子這樣過後才會吸取教訓。

3、不願跟孩子多做溝通

“孩子還小,啥都不懂,沒必要跟他們溝通。”當孩子犯了錯誤,“負情緒”較多的父母本能的就會直接選擇管教孩子,懲罰孩子,不聞其緣由,即便是冤枉了孩子,父母說的也是對的。只要孩子健康聽話,不去溝通,關心和教導,都是預設可以的,溝通對話反而浪費時間,沒有必要性。

因為“負情緒”的積壓,哪怕孩子犯一個小錯誤,都會引爆它,開始往孩子身上“倒垃圾”,在憤怒和發洩負能量的時候,恐懼和擔憂就會圍繞孩子,從而使得孩子認為你在生他們的氣,只會恐懼和哭泣,事情反而會更糟糕。那要怎樣消除這“負情緒”呢?

消除“負情緒”孩子是關鍵

1、愛的擁抱

在外忙碌,就是為了孩子在拼搏,回到家先彼此給予一個愛的擁抱,感受屬於你的天倫之樂,任何“負情緒”都會被阻擋在門外,這時的你要是看到孩子犯錯,還有生氣動怒的念頭麼?

2、直接對話,彼此傾聽

回到家跟孩子進行交談,告訴孩子你工作的辛苦與勞累,再詢問孩子今天做了些啥,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對需要改正的,這樣心平氣和的跟孩子溝通,引導他理解父母工作的不容易,明白事情的對與錯,才能從心裡更正。

3、時間調整法

下班後不管是在公車上還在開車回家,把自己的“負情緒”釋放下,自己先單獨待一會,想想自己跟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時刻,或者先提前打個電話跟孩子說說話,讓今天碰上的不愉快在這一刻消失。

4、懲罰獎賞要分明

對於孩子有明確的要求,做的一些錯誤事情,要在其程度上進行適當懲罰;做正確有意義的事情時,同樣要給予獎賞和鼓勵,賞罰分明,能讓孩子知道,怎樣處理這件事情才是正確,培養他對事物好壞的判斷力,避免今後犯錯誤。

5、勤說“對不起”

如果在無法控制自己情緒或者是關鍵時刻對孩子進行了打罵,過後要跟孩子說“對不起,我很抱歉...”,要及時跟孩子溝通,讓他明白自己出錯點在哪裡,明白為什麼爸媽要這樣做,並不是不關愛他,呵護他,而是在告訴他事情的嚴重性,讓孩子明白,雖然犯錯了,但爸媽依然愛他。

大人也會犯錯誤,何況是孩子呢

家庭的溫馨快樂,是大家所追求的,孩子做錯了事,不需要指責、埋怨和打罵,而是被理解、關愛和傾聽,當然父母處理好自己的“負情緒”,當孩子把內心的垃圾倒出來後,才能真正裝得進你的良言和教誨。

雷區勿觸

父母之間的“負情緒”,一定要彼此溝通好,切勿在孩子之間進行爭吵,這比懲罰孩子所帶給他的傷害要更嚴重!

134

服裝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當孩子要玩具,到底該不該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