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都說國外的孩子接受的文化比較開放,而中國孩子接受的文化使得我們較為內斂。但是很多人都驚訝的發現國外的孩子比較有禮貌,並且能夠遵守秩序。在公園裡玩的時候,他們能夠輪流排隊遵守原則,而在過馬路的時候,如果紅綠燈壞了,這時候也不需要人來維持秩序。但相反在國內,一些區域為了能夠讓大家遵守交通規則,甚至要在十字路口處設立攝像頭實時抓取違規者的頭像。這不禁讓人感嘆,明明我們在對孩子的管教中更為嚴厲,為什麼孩子們卻不知道遵守規則呢?

我們都知道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的行為是通過模仿而習得的。如果孩子所處的環境使得他們學習到了很多破壞規則的行為,那出現這種現象也不足為奇了。想要了解孩子們為何會如此不守規矩,那首先需要明白什麼是規則感。

什麼是規則感呢?

1.約定俗成的規矩。

德謨克利特說:“凡事都有規矩”。當我們去超市的時候,大家都會有意識的把東西裝在購物車裡,而到了門口處結算。在整個過程當中沒有任何人會將東西塞在口袋裡直接拿走,而這就是隱藏在人們潛意識中的規則感。但是有些人會問,為什麼在這種場合大家都能夠遵守規矩,而到了外面卻不能了呢?

2.規則感有強有弱。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在超市我們直接把東西拿走,那麼在門口我們就會被保安攔下來。而當我們執意要走的時候就會有警察來接待我們了。但是如果我們在過馬路,四周都沒有人的情況下,我們自然而然的便認為自己的行為不受他人所約束。所以很多闖紅燈過馬路的情況就會頻頻出現了。也就是說在不同的群體中規則感大家都具備,但是具體是否遵守規則,還要看當時自己的行為所受限定的程度了。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規則感是在不斷的建立當中,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很多因素會導致孩子們的規則感無法完善建立。

缺乏規則感的原因和負面影響有哪些?

1.兒童天性使然。

我們知道在孩子處於秩序敏感期的時候,他們往往處於探索世界,了解世界的階段。而在這一過程當中,他們逐漸會意識到這個世界是有規則秩序的。而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內心也充滿秩序感,他們便在自己的心裡設定一些規則。而一旦家長打破了這個規則,他們的情緒就會瞬間被點燃。而往往在這個時候,孩子通常會做出一些沒有規則意識的行為,而這僅僅是孩子想要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而已。

2.父母的錯誤示範。

在學校中老師剛剛教導我們過馬路要注意車輛,還要注意訊號燈。但是到了晚上爸爸來接我們放學,原本是要等訊號燈的孩子,卻被爸爸拉著闖了紅燈。在遊樂園中,明明牌子上面寫著禁止插隊,但是爸爸卻趁別人不注意插在了隊伍中央。家長這種不注意自己行為的情況,往往能夠讓很多的孩子進行模仿。而當家長指責孩子的錯誤行為時,很多的孩子會用家長的行為來進行反駁,往往到最後讓家長變得啞口無言。

3.規則意識差,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有些人覺得,規則意識差的孩子就是調皮了些。怎麼會影響學習成績呢?對待這一問題,王老師是這樣講的:“每次看到那些調皮搗亂的孩子,都想罰站,讓他們知錯就改”。但是孩子們卻不考慮這些。他們在課上一邊講話一邊拉扯身邊同學的衣服,完全沒有尊重講臺上老師的意思。韓非子說:“懸衡而知平,沒矩而知圓”,由於過多孩子將在上課一半的時間都用來開小差了,使得他們的學習成績總是落後於別人。

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感呢?

想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感,首先要做的便是尊重孩子的秩序感。只有讓孩子理解到我們是相信他們的時候,他們才能夠真正敞開心扉地講述他們內心的想法。而到了這時,家長便更需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了。

1.家長以身作則,教授孩子遵守規則。

之前在地鐵上看到一個父親為了能夠讓孩子逃票,他便在自己過閘機的時候迅速的拉了孩子的手。從短期來看,他為家庭的支出做出了“貢獻”。但是與此同時也讓孩子學會了逃票的違法行為。都說教育孩子要言傳身教,那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長不妨思考一下自己是否能夠信心百倍的在孩子面前展現出美好的形象呢?

布萊克說:“打破常規的道路是指向智慧的宮殿”。但是沒了規矩卻讓世界亂了秩序,所以說在穩定的規矩世界中,突破思想的束縛才是人才輩出的真正途徑。

2.與孩子共同修訂家庭成員守則。

一些孩子之所以沒有規則意識,是因為他們在家裡就比較散漫,父母對此又不敏感,導致孩子在幼兒園的初期經常受到老師的提醒。所以家長可以在家中設立規矩,而這個規則可以和孩子一同完成。由於孩子參與了決策階段,所以他們的完成度就會提高,也會增加孩子的信服感,使得我們在督促孩子遵守規則的道路上減少了阻礙。如果我們能夠鼓勵孩子講出他們發現的,缺少規則意識的畫面,也能夠讓孩子不斷通過別人的行為而反思自己。

3.提醒孩子沒有遵守規則的後果。

孩子總是覺得我們在小題大做的警醒他們遵守規則,但是殊不知,我們提醒孩子的都是現實中赤裸裸的教訓。比如闖紅燈的人,被飛馳來的車子撞飛;過馬路沒有觀望四周而被有視野缺陷的大車撞倒。類似的視訊案例都可以給孩子觀看,讓孩子能有自覺的意識。對於那些在課堂上愛插嘴的孩子來講,我們要讓他們感受到不被重視的感覺,他們才能夠真正的理解別人的辛苦。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寶寶走路摔跤,是年齡小不會掌握平衡?“視覺智慧”不足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