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在超市偷吃葡萄,員工罵他沒教養,媽媽回答後路人稱讚
很多家長聽到過“以身作則”這個詞,冷靜下來就可以做到的。但真正困難的是,當你心情不平靜時,也要在孩子面前樹立榜樣。
不久前,一位媽媽帶她的兒子去超市。當媽媽正在挑選水果時,她的兒子在超市的水果扯下兩個葡萄在偷吃。這時,她突然聽到了員工大姐的責怪聲:“這種家庭的孩子,怎麼一點沒教養,你沒看到上面寫著“水果不能試吃嗎?”“這太粗魯了。”
她往下看,她的兒子就在一串葡萄旁邊,顯然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她立刻明白,超市裡的那個大姐說她的孩子沒有受過教育。如果是她以前遇到這種事情,她早就生氣了。
可當媽媽看到兒子就站在自己旁邊,一邊吃一邊抬頭看著自己的那一刻,她強行壓下了脾氣,儘量心平氣和的對那位員工道歉說:“對不起,孩子還小不認字,不知道這些水果不能隨便吃,是我沒提前告訴他。你看這樣可以嗎,我買下這一串葡萄,算上這兩顆看下大致多少錢,給你添麻煩了。”
員工看到媽媽真誠,也感覺到自己可能剛才說話過分了點,趕緊解釋說:“這種進口葡萄太貴了,孩子隨後扯下兩顆,會影響葡萄的外觀,我也是打工人員,如果老闆看到了,我會捱罵扣錢。”
這時,她並不很生氣,並向員工表達了她的理解。事後,她把兒子拉到員工大姐身邊,並要求兒子和大姐道歉:“來跟這位阿姨說對不起。”兒子道了歉後,員工笑了,這件事總算安頓下來了。事後,她耐心的教育兒子,超市裡的東西不能隨便吃,需要媽媽付了錢才能吃。當孩子聽到時,他也意識到這是不對的。當路人看到現場時,他們匆忙地停下來,紛紛稱讚母親的態度和行為,為什麼母親的回答會受到讚揚呢?
1.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是一種能力
有些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但這種成就並不是每天對孩子重複“成就”這個詞,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付出實際行動。尤其是當你想發脾氣的時候,你能不能及時控制自己的情緒,待情緒穩定後再處理問題?這不僅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能力,是情商的體現。
2.許多問題需要解決而不是爭論
她有理由與超市的員工爭吵,但她別無選擇,只能面對這個問題。因為爭吵本身就是發洩情緒、責備對方或推卸責任,特別是當它一開始是錯誤的時候,它只會是無窮無盡的麻煩。問題的實質是避免麻煩,結束麻煩。事實上,這一次,在冥想的困境中,是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為自己做更多的麻煩。
3.平靜地處理
很多家長可能會想,那位媽媽不生氣嗎?畢竟,超市的員工說說話太難聽了。對她來說,她也很生氣。可生氣跟員工大吵一架並不能解決問題,你是否試圖“把錯誤和取勝分開”。這樣不僅能快速解決問題,還可以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這也是教導孩子如何善待他人,從而保護自己。憤怒是別人的事,一個人自己的事,要冷靜地處理它,才是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