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隨著社會發展,兒童接觸資訊的渠道不斷增多,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小孩比以前的小孩有主見多了!”。但伴隨這種現象而來的,卻是家長們發現自己越來越力不從心,孩子越來越難管。

三姐常常聽朋友說起自己的孩子:“那說話一套一套的,比我還厲害!”,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聽話,養孩子太難了。

殊不知,其實是先有不會說話、不懂溝通的父母,然後才有不聽話、不理解父母的孩子。父母要知道,學會說話是做好父母的第一步,也是父母的第一堂課。

通常,孩子不聽話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孩子能力具備,態度不足,即“有能力沒態度”;

二是孩子態度端正,能力不足,即“有態度沒能力”;

三是孩子不具備能力,態度也不端正,即“沒能力也沒態度”。

針對不同的原因,父母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才有效。

1、三思而後“言”

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不同,父母的應對方法也應有所不同。

對於“有能力沒態度”的孩子,父母自身要堅定,做事要有標準,不能給孩子的錯誤行為開始的機會。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越是不想讓孩子去做的事情,孩子越想做,今天說的話孩子聽了,改天卻又犯同樣的錯誤⋯⋯

我們在商場裡有時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站在某個心儀的玩具前面不肯走,甚至還會大哭大鬧,父母怎麼說都不行,批評、指責甚至恐嚇、打罵都不管用。父母一般怎麼辦?因為是公眾場合,父母會考慮圍觀者的目光、對他人的干擾等,無奈之餘,大多會選擇妥協,孩子要什麼就買什麼,之後父母通常會說:“就這一次啊,下次不許這樣了。”孩子通常也會乖巧地回答:“嗯,好的。”表面上,孩子的要求得到了滿足,也對父母的教育做出了承諾,但這事真的解決了嗎?沒有。

很多父母都意識不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孩子要——父母不給——孩子哭鬧——父母妥協”,這一過程雖然在當時是有效果的,但孩子以後還會再犯,因為孩子會覺得只要哭鬧了,就能達到目的,就能“威脅”到父母,讓父母妥協。成功之後的承諾,孩子壓根不會記得。正是由於父母妥協行為的錯誤引導,孩子才嚐到了“威脅父母”的甜頭——這是一種變相的鼓勵,會讓孩子從此有恃無恐,“知己知彼”,父母則會“節節敗退”,為自己錯誤的處理方式不停地買單。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很簡單,搞清楚孩子行為背後的邏輯關係,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我就想買個玩具嘛,有什麼錯?為什麼不給我買?爸爸媽媽你們不要無理取鬧了!我只是想要玩具!這時,父母一定要站在“理”字上與孩子溝通,可以和孩子說“家裡已經有這個玩具了,不可以鋪張浪費”或“錢不夠,買不了”等。父母一定要注意,縱然孩子哭鬧,也不要向他們妥協。

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可以表示理解,但要有底線。要讓孩子知道,有些事情不是哭鬧就可以解決的。事實上,“有能力沒態度”這種情況只要一次真正處理好,以後父母就不會再傷腦筋了。

用理解的態度,將底線劃明,隨著孩子的不斷摸索,也會慢慢養成聽話的習慣。

把話說明白,孩子才不會摸不著頭腦

如果孩子是“有態度沒能力”,那父母即使再苦口婆心地做孩子的思想工作也沒用。今天聽別人說“慈母多敗兒,棍棒出孝子”,有人把孩子“打”進了清華北大,父母就噼裡啪啦打了孩子一頓;明天又看網上說誇獎會使孩子進步,就毫無緣由地大肆讚美孩子⋯⋯這太莫名其妙了,父母要知道,孩子也是有自我意識的,孩子會思考、琢磨,不同的孩子也有不同的意識,好比一個蘿蔔一個坑,蘿蔔有大有小,坑怎能一樣?把一個42碼的腳硬塞進40碼的鞋子裡,這腳是要廢了的!同理,不考慮自家情況,盲目按照“別人說”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離廢也不遠了!

在與孩子的溝通過程中,很多父母以為自己講清楚了,孩子肯定聽明白了,其實孩子根本沒有聽懂父母的話。

例如,父母總是要求孩子認真學習,認真吃飯,可到底怎麼樣才算“認真”呢?知道的孩子幾乎沒有。而父母也並沒有給孩子明確、具體的指導。為什麼?因為父母自己恐怕都不清楚何謂“認真”,只是喊著“認真”的口號,用“認真”解釋“認真”罷了。

其實,讓孩子“認真”起來的方法很簡單:指導明確,要求具體。我們用洗手這個行為來解釋這八個字。父母讓孩子認真洗手,怎麼才算“認真”洗了呢?只需父母給孩子耐心地做一次講解和示範即可,如怎樣將手打溼,怎樣用香皂擦,兩隻手要怎樣搓,以及怎樣用水龍頭沖掉手上的泡沫等。

有的父母會問:“這麼簡單的事情,有必要說得這麼明白嗎?”我的回答是:有必要!因為很多在成年人看來清晰明了的“小事”,對於孩子來說卻是人生從未經歷過的“大事”。在成長過程中,孩子他們需要父母的指導,幫助他們確立規則和標準。而且,與孩子溝通,有道理比有效果更重要。為什麼父母說話孩子不愛聽?因為很多時候父母講的或者做的沒道理!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效果(或者說結果)才是重要的,還搬出NLP理論來說事,把它當作“金科玉律”,實在是可悲。

NLP即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的縮寫,意思是“神經語言程式學”,其中的第三條“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被很多國內“專家”奉為經典。它最初被用於制度良好但是執行力不足的企業,後來也被教育界引用。本來此話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悲劇的是它到了中國,“專家”們沒有進行明確的考證和區分,就開始大肆鼓吹起來,自從被曲解後,被大肆追捧、宣揚成了“效果重要論”,儼然成了教育“聖經”。事實上,對於孩子來說,道理尚且不通,何談效果呢?即使一時有效果又能持續多久呢?“效果重要論”令無數父母變得唯利是圖、急功近利,結果可想而知!直接追求效果的方面實屬本末倒置,簡直荒謬,這樣只會害了孩子。

耐心指導,諄諄善誘。將認真的態度傳達給孩子,孩子就能逐漸構建起聽話的能力。

再一再二不可再三,批評教育要分開

孩子不聽話的第三個原因就是“沒能力也沒態度”。面對這樣的孩子,絕大多數父母都會很頭疼,覺得無從下手。

對於這樣的孩子,父母也要方法與原則兼備,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先教孩子方法,教會了方法,再來提原則和要求。孩子達不到要求,就要進行批評教育。

父母一定要注意,越是複雜的局面,越要講究方式方法,要注意自己的態度,不要引起孩子自我意識的反彈。

拿“批評”來說,應以對話和交流的方式為主,但要更偏重於對錯誤思想和行動的思索及檢查。為了解決問題,避免錯誤再次發生,批評應是父母和孩子之間一場有約定和要求的對話。

我曾遇到這樣一個案例:男孩,初中生,很愛玩電子遊戲,很影響功課,甚至還逃課,父母非常著急,問我該怎麼辦。我的解決方案是要分情況。

首犯要說理。

通過調查我發現,這個孩子學習成績其實還可以,但本人的自制力比較差,對後果預見不足,一有可能就想跑出去玩遊戲。我建議父母在出現這種情況後,首先要有足夠的耐心去教育孩子,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後果,還要表達出對孩子的信任和期望。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明白這樣的做法是不當的。父母切不可大發雷霆,打罵孩子。英國著名哲學家約翰·洛克說過:“說理是對待兒童的真正辦法。”就是這個意思。

重犯要約定。

這個孩子後來禁不住誘惑,逮到機會,又偷著跑出去玩遊戲了。這時父母還和風細雨地對待嗎?肯定不行!父母應該嚴厲地告訴孩子這樣做是錯誤的,要和他約定一個方案,並要求他保證,如果再犯,他將接受什麼樣的懲罰。當然,懲罰方式應是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如做家務等有意義又不傷害孩子的方式,同時父母也要承諾,不會大發雷霆,打罵孩子。

其實,孩子比大人更講“義氣”。在這樣的信任和尊重下,孩子基本不會再犯,即使想玩,也會事先與父母打招呼。

再犯要懲罰。

然而,孩子畢竟是孩子。成人都會不停地犯同樣的錯誤,孩子當然也不可避免。後來,他又逃課去玩遊戲了!這時父母該怎麼辦?兩個方法,很簡單,一是保持沉默,但要讓孩子明白,自己都知道了,告訴他保留採取懲罰的權利,但當下還不打算實施;二是根據約定,讓孩子踐諾,接受懲罰,並再次讓他保證,如果再犯該怎麼辦。父母一定要注意,此時同樣也不可大發雷霆,打罵孩子!

有的父母會說,老師,這樣輕描淡寫有用嗎?各位父母真是小瞧了溝通的力量,事實上,通過以上做法,孩子根本不好意思再犯錯了!我曾和這個男孩談了很多,了解到,他的父母根本不讓他玩遊戲,哪怕一會兒也不行,所以我與他父母也做了協商:每週在固定的時間容許他玩遊戲。在實施這一糾正方案的過程中,孩子也有過反覆,但沒過多久,他就不再曠課逃學了,後期甚至在規定時間內遊戲也玩得少了。過了一段時間我再回訪時,這孩子告訴我,他以前去玩遊戲不僅是因為高興,而且還想氣氣他的家人!

誠然,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教育孩子也沒有固定的方式方法,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但方法是共通的,即古語所講的“因材施教”,就是父母在了解孩子的基礎上,用科學的方法,對孩子區別教育,揚長補短,才能事半功倍,孩子才能朝好的方向發展。

這個例子就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因利勢導”。

父母做得有道理,孩子才會服從。孩子的錯誤,很多時候是由於父母溝通教導不當造成的。

其實,孩子再有主見也仍然是孩子。只要父母耐心加以引導、教育,他們的驕縱也不過是渴望父母關懷的變相表現罷了。

溝通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以力使人服一時,以理使人服一世。使用簡單粗暴或違背孩子成長規律的教育行為,雖然一時看似有效果,但作用無法保持長久。講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真正提高行為效能,才是保證父母和孩子成功溝通的關鍵。

而在平等開放的交流方式,說與聽二者密不可分。除了怎麼讓孩子聽自己的話,如何聽”懂“孩子的話,則是對父母更嚴苛的考驗。

128

玩具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到底該“管”還是該“慣”?“管”要分情況,“慣”要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