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過或者正在經歷著令人頭疼的事情,那就是孩子做事總是拖拉。雖然孩子拖拉的事情多種多樣,但孩子拖拉的狀態卻基本一樣,父母不催不動,即便是動彈了也是慢騰騰。

拖拉是一種壞習慣,偶爾拖拉一下不要緊,但經常性的拖拉往往會導致惡性迴圈。孩子拖延的越多,他就越想逃避,這種惡性迴圈會一直持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糾正,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不良的習慣,拖拉最終使孩子的生活變得一團糟,什麼事情都難以按時完成。

哈佛大學人才學家哈利克說過,世界上有93%的人都因為拖拉的陋習而一事無成。這是因為拖拉殺傷人的積極性,因為事情並不會因為拖延而自動消。拖拉只會增加任務的難度,拖到明天事情更難辦,工作量更大。而且拖拉會使做事品質下降,拖拉會讓人在很多方面感到落後,總是無法趕上截止日期。有時候雖然他在最後關頭把事情做完,卻沒有時間檢查做過的事情,這就很難保證做事的品質。

對於孩子來說,拖拉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拖拉使孩子不能及時完成任務,久而久之,他就會把自己當成失敗者,他們也經常受到老師和父母的懲罰,同學的嘲笑和奚落,這些都會讓孩子意志消沉,喪失自尊心和自信心。

北京有位媽媽的做法就非常智慧,也非常有效。這位媽媽的兒子叫子豪。子豪是小學五年級的男生,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寫作業拖拖拉拉,明明半小時的作業,他每天都要寫到三小時以上,總是坐不住,一會起來上廁所,一會起來找東西,有時候寫一小時作業,站起來七回。媽媽很傷腦筋,為此想了各種辦法,從陪寫作業到陪讀,但孩子的拖拉習慣一直沒有改變。媽媽諮詢了一位心理學老師,這位老師給他出了主意,就是培養好習慣,改掉壞習慣。

之後媽媽與兒子約法三章,如果兒子寫作業時,每小時離座次數能夠由七次減少到三次,就可以看電視,否則就禁止看六點鐘的動畫片。因為六點鐘的動畫片對兒子非常有吸引力,結果第一個星期有三天達到標準,三星期以後可以完全做到。等到兒子完全能做到每小時離座不超過三次的時候,再把標準提高到兩次一次。就這樣三個月以後,子豪終於改掉了寫作業拖拉的習慣。

用一個好習慣替代一個壞習慣,這樣孩子的拖拉會有明顯的效果。那麼如何幫助孩子改掉做事拖拉的習慣呢?借鑑這位北京媽媽的成功經驗,父母們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一是不能全面出擊,選擇一個容易突破的習慣。老子有大智慧,他說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就是說要從具體細小的並且容易突破的地方入手,就可能獲得成功。

例如前面講的小學生子豪,壞習慣可能不止一個,但媽媽就從寫作業坐不住入手,問題就變得簡單了。當孩子養成坐得住的好習慣,有了成功的體驗和自信心,好習慣還可能遷移到其它方面,也就是說成功可以導致成功。

第二個方法父母要與孩子一起制定一些做事的規則。比如先做完作業再看電視,先收拾好自己的書包,再上床睡覺。週末先打掃好自己的房間,才能出去找朋友玩耍等等。在制定孩子做事的規則時,父母要把握好一個原則,先做必須做的事情,在做可不做的事情。 時間長了,孩子就自然而然地確定了做事的程式。

第三,教會孩子分解任務。孩子拖拉的一個原因是不願意去做那些有難度的事情。父母可以通過一些技巧,將乏味的棘手的工作轉化為簡單的有趣的工作,改變孩子的消極態度。對於父母來說,一個簡單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一個複雜的任務分解成一連串小的具體的步驟,然後按部就班地去做,直到完成為止。比方說孩子要看一本200頁的書,猛一看任務量很大,孩子也很容易望而生畏。 父母如果引導孩子分解這本書,每天看十頁,每週看完50頁,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了。

第四個方法,設定完成事情的最後期限。人的心理很微妙,一旦知道時間很充足,注意力就會下降,效率也會跟著降低。一旦知道必須在什麼時間內完成某事,就會自覺努力,使得效率大大提高。

最後,父母應該是以正面獎勵的態度來引領孩子變得積極主動,這樣才能讓孩子有個積極主動的心態去改掉拖拉的習慣。相信家長們用以上四個方法來教育孩子,孩子拖拉的習慣肯定會有所改善的。

34390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好贊!孩子打爛酒店的碗,媽媽只說了3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