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咬人、打人大約發生在一兩歲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他還不會用語言表達,他就很容易用手、用嘴巴表達,特別是從一歲到兩歲過渡的過程中,孩子是用口來認識世界的,他通過咬人來感知這個世界,感知別人和自己的不同,所以如果是三歲以內的孩子咬人和打人的話,家長要引導他,比如說孩子出去打了個小朋友,那麼家長就可以這樣引導孩子:你不要打他或者不要咬他,你要這樣親親他或者拉拉他的手。

單純的制止是不起作用的,所以在制止的同時要引導孩子該怎樣做,因為他不會其他的連結,他就用打人和咬人來建立關係,家長看到這一點就要知道自己的孩子想和別人玩了,那麼可以引導孩子用另外的表達方式,比如說擁抱一下,拉拉手,親一下,給對方個玩具,送給對方好吃的,這個都是比較有益的溝通方式。

如果孩子長大一點了,五六歲甚至上小學了,還要打人或者咬人,那麼家長要非常嚴厲堅定的告訴他,不能這樣,而且比較大點的孩子家長可以打回去,比如說:你感受一下你打人或者咬人,你是什麼感覺。讓他換位思考,讓他能夠體驗到自己這種行為,對別人是有傷害的,別人是不允許的,大點的孩子是能夠理解的,接下來家長還要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去做,應該怎樣用語言來溝通,不要用身體,不要採取武力,要用語言溝通。

我們家長要帶頭做到,因為有些打人的孩子在家裡可能被家長嚇唬過:你再不聽話打你了!這樣的家長只會打,不會用語言表達,所以孩子也跟著家長學,也用打人來解決問題。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和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要學會用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意願,用語言準確地引導孩子表達孩子自己的意願,這樣的話孩子遇到問題就會用語言去溝通,去協商去解決,而不會簡單粗暴的去解決問題了。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被“打擊式教育”的孩子,後來都過得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