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父母表達無奈:我的孩子很不聽話啊,不講道理啊,根本無法交流啊……要知道,如果孩子不能和父母建立有效的交流通道,就代表三件事:
第一:父母不能了解孩子內在的想法
第二:父母的指令孩子不能執行
第三:父母和孩子容易發生對抗和衝突
因此,若說從古至今,父母們對孩子首要的期待,莫過於他們能夠聽父母的話。當然,這個期待放在三十年前,是唾手可得的,那時候主張的是權威式教育,父母一言九鼎,孩子言聽計從,也形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教養模式。
而現在隨著物質條件的日漸攀升,教養已經從物質滿足上升到精神滿足,因此,當父母仍舊用命令去換孩子的服從時,往往會引發孩子的對抗和遮蔽。
而當孩子出現對抗與遮蔽時,父母就會感受到挫敗,自責,和惱怒。
那麼,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孩子能和父母建立順暢的溝通,以及,讓他們能夠信服父母,並且願意和父母建立合作呢?
1.父母切記讓孩子“感覺好”
有人說:鼓勵可以讓一個白痴變成天才,而否定可以讓一個天才變成廢柴。
的確如此,現在的孩子早已超越了溫飽方面的滿足,他們的需求上升到了自我價值和被尊重這兩個方面,而這兩方面的需求從哪裡來?最直接的,就是從父母的言行和情緒中來獲得。
比如一個孩子第一次做紙飛機,他很用心做完了,興沖沖的拿給父親看,很期待父親和他分享成功的喜悅,結果父親揮一揮手:好了,我看到了,我正在忙呢,你別來打擾我。
表面看來,父親並沒指責他,但是父親那一揮手,就給了孩子一個訊號:比起父親的工作,我是不重要的。
假如父親意識到了,事後去找孩子道歉,並抽空去欣賞他做的飛機,那麼孩子就知道自己仍舊是很重要的,是被父親愛的。
但是,如果這樣的事情是常態,那麼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是不重要的,沒有價值的,他的探索慾望和想象力都會因此被抹殺。
另外就是言語的貶損,或者拿別人家孩子來壓低自己的孩子,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當孩子感受到自己沒有價值,不被重視,他就沒有動力往好的地方發展,因此生髮出很多讓父母困擾的行為,比如頂嘴,撒謊,和同學發生衝突,等等。那麼解決的辦法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父母做兩件事就可以了:
第一:每天一定抽出時間來陪孩子
高品質的陪伴,父母先要把手機都收起來。父母帶著好奇心,被孩子引領著玩,讓孩子覺得自己是領導者,會覺得非常自豪和榮耀,並且在這樣好感覺的驅使下,會腦洞大開,去探索更多的新鮮事情,會有很多智慧迸發出來。
另外,當他體驗到父母讓他做主以後,他會覺得自己是被信任的,那麼他日後就會做出更多讓父母欣賞和認可的事情來,讓父母重複給他這樣的陪伴。
第二:父母給孩子每個行為貼上正面標籤
小時候我們學過看圖寫話,會發現每個人在看同一幅畫的時候,感受都是不同的。在孩子教育問題上,或許過去我們受到上一輩的影響,看到孩子的行為,最先看到的是其中的不足或者弊端,然後不斷的暗示孩子“你做的不夠好”。
而現在,我們就要切換關注點,去發現孩子做的每件事情亮點在哪裡,並且真誠的說出來。
原來看過的一篇文章,說作者生了個兒子是侏儒,要是其他父母也許會著急和嫌棄,但是這個父親卻還感激孩子:你大概知道父親不富裕,所以你故意生的矮小一點,這樣可以節約布料錢,也省了買大床的錢。
另外,當別人家的孩子都能夠騎車,幫家裡修房屋,他家兒子只能走路和打掃房間,他卻無比的滿足:走路多麼安全,我都不需要擔心你騎車摔倒了,我房子又不是天天需要修的,但室內需要天天打掃啊,所以你的作用真的很大的呢。
因此,無論孩子在別人眼裡多麼殘缺,能力多麼侷限,但在父親眼裡,他卻是健康的,所以這個孩子的價值感高,長大後反而比鄰居家孩子都有成就,他的解釋是:我在生理上是個矮子,但我父親把我培養成精神上的巨人。
這就是正向關注孩子的作用。
2.抓住兩個時機去溝通
雖然我們說不要經常對孩子說教,但孩子畢竟缺乏社會閱歷,他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還是需要在父母的影響下去建立和完善的。
有些家長就說:可是我苦口婆心對她說,他根本不聽啊。
然後我就問:你在什麼情況下說這些的呢?
他回答:在他犯錯批評他的時候。
我說:難怪他不聽,因為他心情不好啊,哪裡聽得進去。
可是父母們反著來,先讓孩子感覺很糟糕,再讓孩子去做好一件事,這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就好比你在單位裡,被領導當眾罵了一頓,領導再要求你立即把事情做到完美,我估計你是很難做到的,因為你的憤怒和委屈都會阻礙你集中精力去工作。
孩子亦是如此,當他們情緒不好,他們第一反應是要求生存,要保護自己,那麼父母的嘮叨和重複說教就會被他們逃避。
那麼什麼時候說會有用呢?
第一:在和孩子玩耍的時候說道理
如果你賣過東西就知道,做銷售其實就是做關係,只要和客戶關係建立好,就容易獲得簽約機會。
親子之間要獲得合作,首先也是要和孩子建立好關係。那麼建立關係最好的方式,就會陪孩子玩。
我一個朋友說,他的先生和孩子打了一場酣暢淋漓的籃球,孩子非常過癮,先生就說:我可以給你一個建議嗎?
孩子不假思索:可以!
先生說:以後多打球,不打架。
原來這孩子一個月在學校打了四次架,父親不想一上來就批評和說教,而是利用和孩子玩耍的時候,以尊重的方式給他建議,結果孩子真的從那以後就不打架了。
這就是做好關係,掌握好時機了,教育就事半功倍了。
第二:祝福和祈禱的話在孩子入睡前或剛醒來時說
除了當孩子玩得盡興的時候最容易聽得進父母的話,還有兩個時刻也是父母溝通的好時機。那就是孩子入睡前或者甦醒後。
這兩個時間點,是人最放鬆,潛意識最容易吸收資訊的時候。當父母有些心願或者祈禱要對孩子說,抑或父母做錯了事情,需要對孩子道歉,這兩個時機絕佳。
我一個讀者說,她的孩子哮喘特別頻繁,用藥得不到根治非常苦惱,後來她每天在孩子臨睡前給他進行健康的祈禱,堅持了一百多天,孩子身體真的越來越好,後來哮喘再也沒有復發。
這不是什麼玄機,這是潛意識不斷接收了同一個資訊後,自動給身體調頻的結果。
綜上,如果你現在和孩子關係遇到困阻,感覺孩子無法溝通,不要著急,就利用以上的方法去踐行,一個是在和孩子玩耍愉快的時候給孩子提意見或者講道理,一個是在孩子入睡前後給他潛意識植入正向的資訊,都會讓你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好,讓你的言語順利的進入到孩子內心裡。
祝福天下親子,皆和諧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