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她說,每次看到孩子搗亂,就想發火,知道那樣不對,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同樣有孩子,我非常理解她的感受,面對家裡的熊孩子,分分鐘都要爆炸。 但是,發完火之後,再看到孩子熟睡時可愛的模樣,就在心中反思,為什麼對一個孩子那麼凶?

現在的社會,每對父母都有壓力: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回到家就希望孩子是乖乖的樣子。 但是,事實往往不是那樣,孩子也會有情緒,可能愛哭,愛鬧,特別不好哄。

各種的情緒積壓在一起,很容易面對孩子發火。

不得不承認,家長在面對孩子時,常常處於“易燃易爆”的狀態。 起床吃飯慢了、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作業做錯題、考試沒考好……孩子總能有無數種方式惹得家長髮火。 可是,發火能解決問題嗎?

01會犯錯、會失誤,這才是孩子

成長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犯錯、不斷學習經驗的過程。 孩子表現不好時,動不動就朝孩子發火,只能治標不治本,孩子的行為得不到有效的規範和改善。 更重要的是,父母常發脾氣,孩子會缺乏安全感,因為害怕不被愛而屈服,變得膽怯軟弱、敏感自卑。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經說過:別太執著於孩子的“聽話”,兒時禁忌越多,未來成就越少。 會犯錯、會失誤,這才是孩子。

父母應該轉變自己的心態,告訴自己孩子犯錯、調皮才是正常的。 不要因為自己的情緒不佳、怕麻煩而遷怒與他,重要的是調整好自己的內心,正確引導孩子。

02用包容和引導,代替情緒化

孩子的到來,是父母的第二次成長。他就像一面鏡子,可以照見父母的缺點和不足。

在孩子面前,父母可以學會更有耐心、更懂得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心態更加平和寬容,這都是孩子帶給我們的改變。

在面對孩子的各種突發狀況時,父母應該做的是包容與引導,而不是隻會情緒化,朝孩子發火。 在安全範圍內,鼓勵孩子多去嘗試、探索,給孩子一些犯錯誤的空間。

對於一些為了吸引大人注意力的行為,可以採取冷處理;對於孩子表現好的行為,及時鼓勵,可以促進孩子往積極的方向發展。 用愛、接納與欣賞,代替發火。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一個良好的環境才能讓孩子發揮最大的潛能、身心健康地長大。

03 學會控制情緒

當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時,請這樣做:

比如,當一位媽媽看到正在打遊戲的兒子,想要兒子寫作業或做家務時:

“孩子,媽媽上了一天班很累,看起來你已經玩了一會遊戲了,現在你可以幫忙把鞋架整理一下嗎”是描述性語言。

② 快要發火時,按“暫停”鍵

孩子跟父母頂嘴,特別凶,就堅持不要做一件事情,父母這個時候要怎麼做呢?

先暫時離開一下。 為什麼?這其實是讓父母先冷靜下來。 接下來只要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就好了。

“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只要你能用平穩的情緒、建設性的方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他很快就能從你身上學到這一點。

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所有父母都在想,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成人就好。

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家長想要的也越來越多,想要孩子聽話,想要孩子考到第一名,想要孩子成為人上人....... 想要孩子有更多的技能傍身本身沒有錯,但一定要記得隨時停下來,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愛,在愛的力量裡不斷前行。

沒有什麼事情是愛不能解決的。

很喜歡臺灣作家張文亮的詩《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上帝啊!為什麼?”天上一片安靜。“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

好吧!鬆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原來夜裡的微風這麼溫柔。慢著!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

咦?我以前怎麼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是上帝叫一隻蝸牛牽我去散步。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雖然,也有被氣瘋和失去耐心的時候。

然而,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家長又何妨放慢腳步,把自己主觀的想法放在一邊,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傾聽孩子內心聲音在俗世的迴響,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從沒完沒了的生活裡探出頭,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孩子是我們在這世上看過的最可愛的人。

即使第一次當爸媽,也別讓他們,因父母的情緒,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273

蝸牛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2-5歲孩子的行為里程碑,你足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