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在家像個小霸王,動不動就大發脾氣,在外面卻乖乖的,甚至膽小怕事。

為什麼在家蠻橫的孩子到了外面會判若兩人呢?

◆ ◆ ◆

網路頻頻曝光:

有父母買不起蘋果手機,孩子扇父母耳光。

有奶奶沒有滿足孫子條件,孫子拳打腳踢。

網友豆包媽媽抱怨:孩子在家凶的很,頂嘴、鬧騰、大吼大叫不尊敬長輩,但是孩子出到外面卻變得膽小怕事,說起話來笨口拙舌,不敢維護自己合理的利益,甚至受了委屈和欺負都不敢吱聲、只會忍著。

懦弱的簡直無法適應社會!愁死人了。

01

為什麼孩子家裡和家外的表現有如此大的差異

1. 父母寵溺。

自古有句老話:慈母多敗兒。參與現代敗兒的,不止有慈母,更有各類長輩。

比如孩子想要買個新玩具,媽媽對孩子說:“你的玩具太多了,這次說什麼也不買!”孩子一聽,馬上就哭鬧:“我就要!我就要!”

媽媽拗不過孩子,最後無奈地買下新玩具。

比如孩子衝奶奶發脾氣,爸爸稍微嚴厲了點,奶奶反而還就護著孩子......

時間久了,孩子就有了經驗:

多哭、多鬧,目的就能達到。發脾氣沒事,反正會有人護著我!

家長無條件、無原則的滿足,要麼定了規矩、卻輕易妥協都是孩子這種性格形成的原因。

2. 孩子自身力量不足。

孩子很聰明的。

當通過發脾氣、哭鬧嚐到甜頭後,接下來他們就會把這招用得爐火純青。然而等到走出家門,發現外面的環境大變,這一招失效了!

在家以外的環境,還想呼風喚雨顯然是行不通的,不但指揮不了別人,還四處碰壁,幾次受挫便從此畏畏縮縮了,變得進入新環境要適應很久,不願意嘗試,不自信。

而長期以往在外壓抑自己的需求,自卑和怨恨將促使孩子以家為宣洩口一回到家,對家人頤指氣使、變本加厲地發脾氣,以尋得心理平衡。

3. 孩子社交缺失。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又生活在生活環境相對封閉的高樓大廈裡。

平時,家人為了孩子的安全,多宅在家裡,較少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致使孩子少有機會跟外界接觸,與同齡人交流玩耍。

02

孩子家裡凶、外面慫,該怎麼辦?

1. 不要給孩子輕易打標籤。

不要說“這孩子一到外面就慫了”的話。

客觀地看到孩子正處於這樣一個試探的階段 ,理性地認識到這樣的狀況是可以變化的 ,不要簡單歸為孩子有問題 ,這三點是父母首先應有的態度。

2. 家長要調整和孩子的相處模式。

成人和孩子的關係往往是垂直的關係,而孩子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是平行的、充滿競爭的。

如果長期在家裡受到大人的呵護和謙讓,孩子就很難學會與同齡人進行平等、互惠互利的交往。

所以建議家長,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家人相處中儘量地做到平等對待、原則一致。

3. 愛孩子要有度。

家長的態度要讓孩子明白:原則就是原則,不會因為你的哭鬧而改變。守住底線和原則,和孩子做好溝通:

對奶奶說話語氣很衝沒有禮貌,不尊重長輩的行為是堅決不可以的;

哭鬧著要買玩具的要求,可以往後延,譬如在某件事情上取得了進步可以下個星期再買(家長也一定要說話算數);

家裡在有老人幫忙帶孩子的情況下,家長儘可能保持一致的態度。

切忌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教育方式。這樣會讓孩子統一不了認識,會出現雙重標準,孩子還會鑽著家裡的空子。

家長不要輕易投降,而是要有堅硬的態度執行下去,在孩子心裡才會形成一種比較威嚴的認知,從而較為快速地成長起來。

4. 多讓孩子和同齡的朋友接觸。

其實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與人交往都不是天生就會的,或者說是擅長的。每個人都是在不斷地學習和成長。

對於那些在家裡凶,而在外面就慫的小朋友,其實就是缺乏在外鍛鍊的機會。

家長可以適當地讓孩子多接觸外面,讓孩子經歷一些事情。

或許在剛開始的時候,他對這些都很茫然,家長還是得讓他自己去成長,不要一和別人處不來的時候就拉著孩子往家走。

但是事後的引導是很重要的,家長在一旁看著自己的孩子在人際溝通上存在的問題,讓孩子在之後的相處中不斷去總結和反思,從而改變這樣一種“慫”的狀態。

5. 教給孩子與同伴相處的技能、技巧。

孩子與孩子之間“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糖糖覺得,針對在外面柔弱膽小的孩子,以下幾點是父母一定要教給孩子與同伴相處的技能。

懂得自我保護

遠離特別調皮搗蛋、不講理的孩子,知道避開危險。

有效反抗

知道維護自己的權益,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不允許別人動手傷害自己。

懂得尋求幫助

在自己無力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大聲呼叫老師、或者奔向老師尋求大人的幫助。

我們真的愛孩子,要慢慢地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問題,事事包辦代勞、一味地保護或者遷就,孩子是不會有進步的。

要知道,社會這個“真刀實槍”的戰場可沒有那麼多包容和遷就,我們給孩子歷練的越多,在社交中才會更自信和勇敢。

6. 父母的行為方式要以身作則。

著名主持人董卿曾說過:“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你去做什麼樣的人。”

如果你在外面對別人謙遜有禮,和顏悅色,回到家後對著家人大呼小叫,惡語相加,把教養留給陌生人,把壞脾氣留給最親近的人。

那麼,孩子耳濡目染,也很容易變成和你相似的人。

03

以下是關於孩子社交能力評定的一些標準,我們按照從基本能力開始漸進的順序列出來的,家長們可以對照一下自己孩子的社交能力在哪一個級。

我的孩子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想法)嗎?

我的孩子會使用禮貌用語嗎?我的孩子會傾聽嗎?我的孩子能遵守規則嗎?我的孩子能夠等待和延遲滿足嗎?

我的孩子會分享嗎?我的孩子會合作嗎?我的孩子會幫助別人嗎?我的孩子具有公德心、會愛護公物嗎?我的孩子有同理心嗎?我的孩子會讚美和欣賞他人嗎?......

孩子在外面膽小也不全部是壞事,說明孩子性格謹慎,一味地去鼓勵孩子“勇敢”也不是最優的選擇(遇到危險孩子應該知道首先保護自己而不是莽撞地往上衝。)

同時,做家長的要認識到孩子在家裡強,在外面弱的這種性格自己是有責任的。

你現在不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好好引導他,將來他在社會上吃了虧、受了氣,回來把氣撒在你的身上,那就只能抱著自己哭了。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這樣做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價值感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