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知乎上有一個討論特別激烈的問題,就是有關孩子該不該上培訓班,有人說孩子小的時候就該放養,讓他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也有人說所謂的“快樂教育”最終會毀了孩子一生。那麼究竟哪種觀點是對的呢?

那麼孩子究竟該不該上培訓班?什麼時候開始最佳?

這裡,我們想跟寶爸寶媽們分享一個著名的“雙生子爬樓梯實驗”。

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被試者是一對出生46周的同卵雙生子A和B。格賽爾先讓A每天進行10分鐘的爬梯實驗,B則不進行此種訓練。6周後,A爬5級梯只需26秒,而B卻需45秒。從第7周開始,格賽爾對B連續進行兩週爬梯訓練,結果B反而超過了A,只要10秒就爬上了5級梯。

這個實驗給我們的啟示是: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實際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違背孩子發展的自然規律,不要違背孩子發展的內在“時間表”人為地通過訓練加速孩子的發展。

在現實中,有些年輕父母,往往不按照孩子發展的內在規律人為地通過訓練來加速孩子的發展。孩子一般3個月時會俯臥,能用手臂撐住抬頭,4~6個月會翻身,7~8個月會坐會爬,1歲左右才會站立或獨立行走。

心急的父母們則通過“學步車”等,讓孩子越過“爬”的階段,或者很少讓孩子爬,就直接學走路。這種“跨越式的發展”,雖然能早早地學會走路,但過早走路,容易把孩子的雙腿壓彎,影響形體健美,還容易形成扁平足,還是造成孩子日後走路步伐不穩,跌跌撞撞的原因。

在促進孩子心理髮展方面,人為加速孩子的發展,同樣會對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產生危害。幼兒期的孩子正處在“遊戲期”,這個時期的教育應以遊戲為主,在遊戲中發展孩子的感官,激發孩子的心智,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不少的家長卻認為遊戲浪費了孩子的時間,因而提前教導孩子學習知識(如讀、寫、算)或才藝(如繪畫、彈琴、舞蹈),將孩子提前置於不成功便失敗的壓力之下,會使孩子養成以後遇事退縮與事後內疚的不良個性。

那父母是不是可以選擇做“佛系家長”,對孩子不管不問了呢?並非如此。假設郎朗的父親沒有挖掘郎朗彈琴的天賦,任由他自己喜好去成長,想彈琴就彈幾下,不想彈就算了,可能現在在這世上會少了一個優秀的鋼琴家。父母適當地“逼”一下孩子,說不定給孩子的未來帶來更多可能。

還記得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裡,Angelababy問劉憲華:你是小時候被父母逼著學小提琴的麼?

劉憲華說:對,被逼著。

Angelababy:那你小時候願意嗎?

劉憲華:我不願意,一直到我十一二歲,就一直不想拉,後來我參加了第一個比賽,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喜歡了。

Angelababy:那你覺得現在感謝父母嗎?

劉憲華:非常非常感謝。

倪妮也在一旁感嘆的說:是啊,真的挺感謝他們的,如果他們不逼你,這些東西永遠不會長在你身上。這時的Angelababy,悵然若失,說了一句話:為什麼當初沒有人逼我?

如何科學地開啟“雞娃”模式?

從了解孩子開始

根據孩子自身規律的發展去科學地推娃

讓孩子在成長中抓住自身的“黃金時段”

「兒童大腦特質與行為發育測評」

專業測評兒童 行為發育 優勢智慧 情緒管理

社交能力 學習能力 養育模式

並給出專業的指導建議和科學訓練方案

通過對孩子的皮紋採集,利用皮紋與大腦之間精準的投射關係,分析並判斷孩子的大腦先天優勢智慧,發現孩子的優勢區。

依據孩子的優勢為孩子制定未來的發展路線,因材施教,對孩子的優勢進行深入地訓練,幫助其更好地展現自我優勢,並在個人成長中不斷地建立自信,從中體會到優勢智慧帶來的樂趣併為未來的發展路線而不斷努力。

作為家長的你

是準備繼續做佛系家長

還是開啟科學的養娃模式呢?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兒子先會叫“爸爸”,全職寶媽覺得備受打擊,其實是你誤會寶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