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國慶節放假回家,一開門就看見表姐的兒子坐在沙發上專心地玩玩具,我笑著跟他打了個招呼,但是似乎孩子玩得太入神,低著頭沒有理我。

就在這時,表姐對孩子大聲呵斥道:這孩子,沒聽見姑姑叫你嗎?怎麼不知道答應呢?

表姐的大嗓門,把我跟孩子都嚇了一大跳。

不過,雖然看上去有些不情願,但是在表姐凌厲的視線下,孩子還是放下玩具走了過來扭扭捏地喊了一聲:“姑姑!”

剛喊完,表姐就嚴厲的說道:你一個男孩子,怎麼就這麼膽小呢?重新叫!

我見孩子滿臉委屈,覺得挺尷尬的,就忙說不用不用。

可是表姐不依不撓,直到孩子噘著嘴又大聲喊了一句才罷休。

後來表姐跟我說:這孩子就這樣,你別和他一般見識。

我聽後沉默不語,當媽的初心是好的,但是這樣強迫孩子打招呼的做法卻深深地傷害了孩子。不僅沒有讓孩子養成打招呼的習慣,反而摧殘了他的自尊心。

寶寶為啥不愛打招呼

孩子對陌生人的畏怯和害羞,是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

你一定記得,你的嬰兒在五個月前,任誰抱都可以。但在六個月大前後,突然間,除了媽媽(主要照顧者)外,好像看誰都不順眼,誰抱他,他就扭頭大哭。

我們通常都以“陌生人焦慮”,來形容這個現象。

在幼兒階段養成的警戒,是嬰兒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他們透過那樣的能力,逐漸學會分辨他人、信任他人。

許多成人在引領幼兒接觸他第一次遇見的人時,會忽略掉幼兒的這個觀察,這道“安檢”過程。

這種“認生”反應,是寶寶的一種自我保護意識,TA們牴觸或害怕“陌生人”,不安的感覺會讓TA們時刻保持戒備。

逼寶寶打招呼的危害

破壞孩子的安全界限

走親訪友時,很多大人自認為熟悉的親戚長輩,對孩子而言,卻是初次見面的陌生人。

逼著孩子同陌生人打招呼套近乎,很容易打破孩子本能的內在安全界限。

今後遇到陌生人,孩子也可能會降低防範意識,從而埋下安全隱患。

傷害到寶寶的自尊和自我建構

見面問好,尤其是見了長輩要問好,這是世界性的禮貌。

這本身也是基礎的社交禮儀,是寶寶需要掌握的一項技能。

但若為了培養寶寶的基礎禮儀,而採取逼寶寶打招呼的方式,就往往會事與願違,尤其是對於叛逆期的寶寶,越逼迫越叛逆。

還有爸媽見寶寶不肯打招呼之後,為了給自己一個禮貌的理由,給對方一個合理的臺階,就說寶寶有點害羞,貼上了“害羞”的標籤。

於是一個篤定不愛打招呼的寶寶,就可能這樣被媽媽強化出來了。

這個媽媽就這樣輕而易舉地摧毀著寶寶的安全感、歸屬感和價值感,讓寶寶缺乏力量去自我成長、自我構建。

孩子變得越來越排斥社交

自我保護是孩子的本能,逼著孩子打招呼或斥責孩子,或給孩子貼上“膽小、內向”等標籤,都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喜歡與人接觸,從而越來越排斥社交。

那父母們如何正確的教孩子打招呼呢?

放下面子,為孩子打圓場

既然孩子不願打招呼,於情於理,那家長就不該逼迫。

當下先尊重孩子的意願,幫孩子打個圓場,之後再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後和孩子做交流。

多讓寶寶和同齡人接觸

給寶寶創造更多和外人交流的平臺,比如參加親子群,定期開展親子活動等。

寶寶見的人多了,視野更廣闊,害羞也會不知不覺消失不見。

不要強迫孩子用固有的方式懂禮貌

大人概念裡的見面問好就是“阿姨、你好”。但是,完全沒必要強迫孩子照葫蘆畫瓢。

我們需要的不是赤裸裸的形式主義。比如:孩子第一次看到某個人有點緊張,不願意張嘴說你好。但是,孩子願意衝對方點點頭,揮揮手什麼的。

所以,形式不重要,只要孩子理解了,用他喜歡的方式表達就好。

不要忽視孩子的自尊心

當我們進入孩子的房間時能先敲門,處置或使用孩子的東西是在得到他的允許後,跟孩子能有禮貌地講話,耐心聽他說話,尊重他的意見,保護他的隱私……

那孩子將會以我們對待他的方式對待我們、對待他人。

每位父母都應該正確認識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慢熱內向,就不要硬逼著他主動打招呼,這隻會讓他們的心理受到傷害。

也不必著急,不妨多帶著孩子出去走走,多給孩子提供與人交流的機會。

比如:讓孩子自己去商店買東西,讓孩子去問路等等,逐漸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屬性,久而久之,他們就不會再害怕和陌生人打交道。

禮貌是對人的一種尊重,更是自我修養的體現。

讓孩子變得有禮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媽媽一定要言傳身教,堅定而有耐心哦!

273

玩具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說“媽媽,我同學說你好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