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而父母,仍然心存芥蒂,甚至還在氣頭上,看到孩子“自投羅網”,於是情緒瞬間上來,可又說不清自己對孩子不滿意的地方,只能單純地用不開心表達出來,以至於一句再正常不過的話都變了味兒,夾雜著一種不滿、一種無奈、甚至一種嘲笑(你還能做出這種好事)、一種看不起(你還懂這個)。
於是,孩子有了一種更自責或者更不被信任的感覺:我最親的人,不肯原諒我,也不肯信任我。
於是,孩子開始用哭泣表達自己的傷心,用過激的情緒、行為表達自己的不滿,後來索性就告訴自己:少說話不說話、少做事不做事,因為自己的過錯,父母還會不開心,會生氣。
而父母呢,卻認為孩子是在記仇,認為孩子變了,不聽話了,不願意跟自己親近了。父母心裡失落可又不找原因,當看到別人家其樂融融,就用不斷的吐槽來表達自己……
於是,陷入了惡性迴圈……
家庭關係緊張,基本就是這麼來的。
在這裡,和所有做父母的說一句:你的孩子,無論他/她現在有多大有多老,他/她從哪裡來?他/她,是來自於你的身體嗎?你身體的任何一個零部件有小毛小病了,你能嫌棄,說不要就不要了嗎?如果,你想讓他/她活成你希望的樣子,那你又願意付出多少來幫助他/她呢?自己不會,可以尋找會的人來,或索性讓自己會,自己來。自己不會,又不願意去改變現狀,一味地埋怨孩子不行,那請問你了,一樣的在成長,一樣的在過日子,為什麼你家孩子不行別人家孩子就行?都是孩子的原因嗎?
……
而做孩子的,兒時的時光錯過了也就錯過了,長大以後,如果感到痛苦和迷茫,就應該去找一找根本原因(比如,如上一些),如果不找原因,你會很容易將如此的方式傳遞給你自己的孩子,或者體現在為人處世中。親愛的小孩,你已經長大了,不要再沉溺於痛苦和迷茫中了,也不要用習慣的方式去自覺不自覺地發洩自己,因為,這隻會傷了愛你和你愛的人,更會毀了自己。
告訴已經長大的你一個破解的祕密吧,有的時候,父母不是不相信你,只是不喜歡你說話的態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