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作為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人,所給予的安全感是其他任何人所無法比擬的,父母需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孩子是可以自己放心大膽的去做很多事情的。
之 一 °
- -abcdefghijklmn-
安全感,從生命誕生在媽媽的肚子裡開始,就存在於孩子的意識中,伴隨著孩子成長。在未出生之前,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來源於媽媽的子宮,安全平穩的環境,能讓孩子健康快速的發育。在孩子出生之後到孩子成年之前,安全感最大的來源就是家庭,父母是讓孩子最為依賴的獲得安全感的地方。
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決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義詞。
作為心理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安全感最早見於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的理論研究中,雖然已經經過百餘年的爭論和探討,但時至今日,對於安全感的定義,仍未有一個統一的概念。
專注研究社會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尼(Karen Horney)認為兒童在早期有兩種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滿足的需要,這兩種需要的滿足完全依賴於父母;當父母不能滿足兒童這兩種需要時,兒童就會產生焦慮。即如果父母不能滿足兒童安全的需要(如父母不能向幼兒提供持續的、穩定的、持之以恆、前後一致的、合理的愛),幼兒就會缺乏安全感。
之 二°
- along-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哪些事情會讓孩子的安全感缺失呢?
小道前幾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個故事。
發帖的是一位上四年級孩子的父親。他說昨天像往常一樣接了孩子下體育課,因為中秋臨近,老師給了孩子一個月餅,但是比較劣質。因為孩子最近腸胃一直不好,經常性的拉肚子,爸爸就和孩子商量說把這個月餅丟了,他重新再給孩子買一個好月餅。但因為是老師給的,不論爸爸怎麼說,孩子就是不同意扔掉月餅。
最後,爸爸不理孩子的意見,還是把月餅扔進了垃圾桶。之後回家的一路上,孩子都很不高興,但爸爸並沒有安慰他,而是選擇冷處理了這件事。
在到家門口之後,爸爸先開門進去了,他知道孩子就在身後,但是還是選擇把門關上了。孩子也沒有進家門,就不停的在門外徘徊弄出一點聲音,這讓爸爸更加生氣了,對孩子大吼你要是不進來就滾。
孩子被爸爸嚇到了,然後就真的走了。媽媽想要去追,爸爸卻說這次要讓他長點記性,而且他最多是去一公里外的爺爺奶奶家了,不讓媽媽追出去。
後來,直到晚上了,孩子也沒有回家,爸爸很擔心,卻還是不讓媽媽出去找。到了9點多的時候,一群小年輕來敲門,說孩子在小區外面哭,安慰了他半天,終於說了自己住在哪裡。小年輕們磨了半天,爸爸才去小區外面接了孩子。
回家後,爸爸對孩子說,“今天是因為有年輕叔叔來敲門,所以我才不得不去接你回來。但是你記住,我永遠不會主動去找你。因為找了第一次,你嚐到甜頭,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離家出走。”
或許這位父親很快就會忘了今天的事情,覺得只是普通的一天裡發生過的一件普通的事情,但是孩子卻不會。小編想孩子可能永遠都會記得這一晚,因為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就會成為孩子成長中的傷口。
爸爸今天對孩子說的話,會讓他以後在心裡都產生一個想法,爸爸媽媽是不在乎他的,哪怕是離家出走也沒有用,遇到什麼事情都只能自己扛,爸爸是不會安慰他的,他哭他鬧都沒有用。
之 三°
- along-
其實這位父親的言行,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普遍,大家回憶一下平時有沒有對孩子說過下面這些話呢?
“你再鬧,我就把你扔下,不管你了。”
“馬上給我閉嘴,不然我打死你。”
“現在,立刻,馬上起來!不許哭!”
“你再不乖,我就叫警察叔叔把你帶走。”
“這些都是你的問題,我不會管,也不會幫你解決。”
“當初就不應該生你,這麼大了一點事都不懂。”
這些話是不是都似曾相識?可能大家或多或少都在生氣的時候對著孩子這樣說過,還都想著是氣話,過了就過了。是的,你是過了,可是在孩子心中,卻可能長久的存在,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父母所表現出來的這種不在乎,不安的感覺會一直在孩子的心中發酵,直到孩子長大成人後,還是會有這種缺失的感覺,無論幹什麼,都會有深深的不安全感,這樣的感覺會充斥著孩子的學習、工作、生活,讓他們對什麼事物都缺乏著安全感。
和戀人相處,可能會因為一些小事就覺得對方會離開;在工作中,可能因為上司或者同事的一兩句話就覺得他們可能在說自己的壞話,自己隨時可能會被辭退;而生活中無論幹什麼,都要一遍又一遍的確認,來保證這件事情不會出現其他的意外情況.......
安全感,是孩子成長中最天然的保護殼。只有在有足夠的安全感的時候,他們才會放鬆,才會把精力放在更多的地方。父母作為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人,所給予的安全感是其他任何人所無法比擬的,父母需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孩子是可以自己放心大膽的去做很多事情的。
之 四 °
- along-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埃裡克森(E。H。Erikson)在1950年曾提出,在個體發展的早期,人格發展最主要的課題是建立對世界最初的信任感。
事實也證明,擁有絕對安全感的孩子,才會擁有絕對的自信。
那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擁有安全感呢?媽媽E學院幫大家總結了以下幾個要點。
(1)不要對孩子說威脅恐嚇的話。
小孩子,特別是0--5歲的孩子,正處於對世界認識和學習的懵懂狀態,這時的孩子還沒有辨別真話假話的能力,父母作為孩子最依賴的人,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父母的威脅恐嚇,會使孩子信以為真,對爸爸媽媽給予的愛產生懷疑,擔心爸爸媽媽會真的不要自己而焦慮,從而對外界的安全感也降低。
(2)經常對孩子進行愛的表達。
孩子是需要感覺自己被愛的,因為被愛著才會安心,從而把精力放在其他更多的事情上。他們確信自己能夠從爸爸媽媽這裡獲得百分百的愛,無論怎樣,爸爸媽媽永遠都不會遺棄自己。語言是最直觀的方式,直接對孩子進行愛的表達,是最簡單讓孩子感受愛的方式。父母可以嘗試著說一些類似“寶寶今天真棒,媽媽好愛你”,“寶貝是這世上爸爸最愛的人之一。”的話語,直接的表達對孩子的愛。
(3)在孩子面前可以有對另一半的愛情的表達。
父母的彼此相愛,也是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因為孩子感受到了父母之間的愛情,在充滿愛的家庭氛圍裡,孩子會自信爸爸媽媽和自己的關係會一直這樣好,而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也一直不會變。這樣的孩子,小時候會把精力更多放在學習和其他方面,長大後,也更加敢於去外面的世界闖蕩發展。因為他們知道,無論在外面受了什麼樣的委屈和挫折,背後永遠都有一扇結實的門守護著自己。
And:
樂趣健康,幫助中國2億兒童健康成長。
專注兒童心理、疾病、營養等方面,幫助媽媽更好的更全方面的照顧,教育孩子。
無論你是一名新手媽媽還是二孩寶媽,孩子成長過程遇到的心理、疾病、健康的問題,不知道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