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本書是以兒童的視角來探索和看待大人們的世界,可是在他們純真、可愛、充滿稚氣的本性和有限的知識、閱歷條件下,根本不能理解大人們的所作所為。儘管兩者之間處處充滿矛盾,然而在他們的意識深處,仍然寄希望於我們的自我覺醒和對於他們的更多理解。

1. “看東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小王子》一書的開篇—六歲的“我”畫了一幅傑作,那是“我”在看了“巨蟒吞食野獸”的精美畫作後,仿照其寓意畫出的外部形狀,可是當“我”拿給大人們看並問他們怕不怕的時候,他們表示一頂普通的帽子有什麼好怕的。“我”瞬間無語,有一種不被理解的苦悶。

失望之餘,“我”於是進一步描繪出它的內部結構,本以為這次可以獲得大人們的稱讚和鼓勵。然而,得來的卻是他們的不屑一顧,並勸“我”將心思放在“正事”上。殊不知,那可是“我”的第一幅畫作,“我”費盡心思畫出的佳作,在他們眼裡竟然一文不值,“我”感到備受打擊,那份原始的強烈的好奇心與想象力就這樣被扼殺在了搖籃之中。沮喪之下只能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將注意力轉向別處。

小孩們的世界大人們看不懂,正如大人們的世界小孩們不明白一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透過表象看本質,你得用心來看,帶著簡單、純粹的童真之心才能看得真切、明白。否則,你就看不到事情背後的真相。

2.“忘記朋友是很可悲的,不是每個人都有過朋友。”

在他的陪伴下,“我”那顆孤獨、寂寞的心得以慰藉,同時也羨慕著他那尚未被成人化的心靈。在小王子的眼中,朋友是不可以被忘卻的,因為彼此交過心。

而做為成年人的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涉世的深入,總有一種越長大越孤單,越孤單越不安的寂寞感覺,縈繞在我們的心頭。雖然我們過去也曾有過朋友,但是走著走著都散了,散著散著都忘了,忘著忘著就沒了。這是可悲的,卻是現實的。

3、“國王最在乎的是他的權威得到尊重,他容忍不了反抗。”

小王子去到了國王的星球,那位高高在上的國王好容易迎來了一位臣民,於是竭盡全力地想要展露一下自己的權威,無論小王子做什麼,都要在他的旨意下進行。無奈,天性熱愛自由的小王子只能悻悻離去,可笑的是,就連這離開都要國王來頒佈命令。

這則故事的寓意與我們當下一些家庭的親子教育特別契合。在許多家庭裡,父母在家裡扮演一言九鼎的角色,他們掌管孩子的一切,為孩子安排好將來的生活,從上學、工作、交朋友、生孩子等等,全方位地為他們鋪好了道路。

卻全然不問也不管孩子自己的意願,是否真正喜歡,是否有其他想法等等。他們美其名曰是為了孩子好,實際不過是打著“好父母”形象的幌子,顯擺自己的孩子心目中的權威罷了。更可惡的是,哪怕明知他們方式是錯誤的,也要貫徹執行下去。

這個故事很好地諷刺了這一現象。做為家長我們更應該時刻關注孩子自己的成長,給他們充分的自由,讓他們能夠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而不是一味地指令孩子,用自己的意志主宰孩子的命運。是時候放下權利慾望,還原民主家庭了。

4、“審判自己要比審判別人難得多。如果你能正確地審判自己,那你就是真正的聰明人。”

同樣是在國王的星球,國王下令讓小王子當司法部長,因為沒有其他臣民,小王子能夠審判的只有他自己,並且得出審判自己更難的領悟。這句話道出了人生的真諦,我們總是習慣性以帶有偏見的眼光去看待別人,評價別人,找別人的毛病,尋別人的不是。

其實人無完人,誰都有缺點,誰都有不足,如果一味地批評、指責別人,只會導致別人會離我們越來越遠,人際關係越來越緊張,我們自己也會越活越頹廢,越來越苦悶。

不妨將焦聚點放在我們自己身上,從反思我們自己開始,不斷最佳化更新自己的大腦,完善自己身上不足的地方,讓別人和你相處時感覺到溫暖和舒適,方是與人相處的長久之道。

5、“虛榮的人聽不見別的話,虛榮的人只聽得見讚美。”

小王子到達第二個星球的時候,遇見的是一個虛榮的人。他自以為小王子是衝著對他的崇拜和敬意而來,洋洋得意地揮灑著心目中的傲驕,哪怕小王子提問,也全然聽不進去。

虛榮的人只喜歡聽讚美、恭維的話,對於其他的就不在他們的聽覺範圍了。他們會排斥一切和自己意見不一樣的觀點。這樣的人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註定一輩子孤芳自賞。

結束語:在成人的世界裡,我們更加註重的是自己的慾望,別人的評價,看得見的利益……這些外在的東西,而忽略了內在的興趣、志向,很多時候竟然是生活在一個虛幻的世界之中。

而孩子們活得真實與純粹,那份溢於言表的快樂,那顆執著堅定的童心才是最珍貴的。小王子的智慧雖然簡單,但卻不容易做到。人生苦短,應該更加珍惜生命,讓我們卸下成人思維,活出不一樣的自己!

6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別動!危險,孩子的好奇心導致的危機,父母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