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摸一摸移動著的車”
“想吃蟲子”
”想捏一下爐子的火”。
孩子天真無邪的好奇心有時會輕而易舉地顛覆大人的想象和常識。“
有些父母會說“好奇是各種各樣的,想讓體驗”“想要滿足好奇心”,但另一方面基於慾望和行動,孩子的好奇心可能會引發危險!
孩子看到電風扇“感到不可思議,手指會插”進去“‘,看到行駛的汽車,想去動輪胎想摸’,等令人驚歎的行動!
“孩子的好奇心,不想打擾,但危險的是絕對不想讓他死於非命”“什麼為什麼是危險的,很難教”等!
因此,保護孩子的安全和好奇心的培養,讓父母真是撓破了頭!
面對孩子的好奇心和天真的慾望,父母應該如何應對呢?
孩子的好奇心的萌發作為察覺的契機是透過自己的眼睛和嘴巴去感受。
隨著嬰兒可以自己移動,或想要東西伸出手並且抓住了等的行動增加,孩子的好奇心就開始萌芽了!
當孩子“想做某事”的時候,即使在大人看來是危險的事情,也會毫不畏懼,當然父母會制止,然後用語言告訴他們“危險”!
很明顯,在嬰兒時期,比起口頭上說,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更容易學習,但即便如此,也不可能讓孩子透過經驗學習這種伴隨著危險的行為。
雖然是很難用語言傳達的時期,但不能用經驗讓他們學習,這一點可以說是教給他們這種危險的困難。”.
當別人說“不行”的時候,人們就會更加感興趣。如果對孩子說“這個廚房的抽屜不能碰”,反而會引起他的興趣,讓他想“裡面有什麼”,所以故意一開始就讓他看,讓他滿足也是一種方法。
帶孩子外出的時候有很多無法預測的危險,所以有必要用‘牽手’、‘使用抱繩’、‘坐巴士’等方法,總之要好好保護孩子們。
真正危險的事情包括有可能喪命的東西,所以無法從經驗中學到東西。正因為是語言教育還難以傳達的時期,所以要考慮如何去平衡!
外出的時候,跑到車前面真的是危險的“不行”,所以比起那個孩子的好奇心,最應該優先考慮的是“安全”。
但另一方面,外出時候跳泥坑,感受泥坑帶來的筆記,雖然洗衣服會有點麻煩,但也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實際上,這種“不希望父母為自己做的事”往往是孩子“興奮”的物件。
孩子們的好奇心就像實驗一樣,所以只要能體驗結果的實驗,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
另一方面,對於無法體驗結果的、危險的實驗要堅決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