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琪媽媽說,週末,兒子朋友來家裡玩,我可累著了。
琪琪是個淘氣的男孩,精力旺盛,游泳回來,還能在家裡上竄下跳一個小時。
誰想到,他的朋友也一樣的淘氣。兩個孩子玩著玩著就上窗臺了,十幾層樓,媽媽嚇得腿軟了,顫著聲音把他們喊下來。
好不容易安定下來寫會作業,背對著背,還你摸我一下,我摸你一下,不老實。
媽媽本想出去一趟買水果,擔心倆孩子惹事,都沒敢動窩。
媽媽不禁想,男孩怎麼就這麼淘氣呢?為什麼呢?這樣的男孩,怎麼教育才好呢?
男孩生理上有秘密關於下面的描述,如果有哪位媽媽認為不符合男孩的特點,我願意接受任何懲罰。他們特別能鬧騰,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勁兒,走到哪兒鬧到哪兒。尤其是家裡,到處都是他們冒險過的痕跡:櫃子是斜著的,或許上面還擺放著小手槍、小坦克什麼的;沙發上滿是腳印,指不定哪天進門,還能趕上他們從窗臺上或者大衣櫃頂上跳下來……
男孩對什麼都感興趣,都要摸摸、碰碰,他們到哪兒都能找到樂趣,即使一個廢棄的破車胎,也能當宇宙飛船“駕駛”著滿天飛。男孩會到處跑,花園裡、空地上都是他們的樂園,上樹、掐花、捉“鬼”、造飛機……能想到的他們都玩,即使玩得滿頭大汗、渾身是土,也不停下來。
男孩怎麼能這麼興奮呢?他們怎麼會活躍成這樣呢?這是因為男孩身體裡有一種神奇的物質:睪丸激素。
神秘的睪丸激素、多巴胺男孩體內有一種神秘的物質,叫睪丸激素。這是一種化學物質,要了解它對男孩生命的作用,需要從以下幾個階段來講述:
1.剛出生的小男子漢男孩的誕生需要具備一個條件,那就是生命誕生的那一刻,父親提供的精子是Y染色體。是不是當胎兒的性別確定以後,睪丸激素就出現在男孩體內了呢?一般情況下,受精卵在母親體內發育到第8周的時候,Y染色體在胎兒體內移動,睪丸激素開始形成。隨著胎兒地不斷長大,大約在15周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睪丸激素產生,男孩的男性特徵也就陸續顯現了。
男孩出生後,在睪丸激素的作用下,他們會成長得很快,出生後四到六個月,體重就會比出生時翻一倍,並且精力旺盛、情緒反應激烈。
到四五歲的時候,男孩體內的睪丸激素可以達到出生時的兩倍,這個年齡的男孩精力空前旺盛,他們除了睡覺的時候會安靜一會兒外,大部分時間都在動來動去。他們對什麼都好奇,什麼都要碰碰、嚐嚐、動動,還很愛招惹人,即使是他們不認識的人,或比他們大很多的大哥哥大姐姐,也敢走上去拍人家幾巴掌,害得媽媽們不得不對人家說些安慰、道歉的話。這個時期的男孩還特別喜歡招惹小動物,即使是沒見過的小動物也敢上去拽尾巴。
2.進入青春期的男孩男孩到了青春期,媽媽會有一種招架不住的辛苦感,這是因為到了青春期,睪丸激素達到最高值,對男孩的刺激性更強,男孩變得更難以琢磨了,動不動就表現出一副反抗的架勢,有的還會喜歡上某個女孩,著實讓父母擔心他們會做出離譜的事情來。
另外,男孩好動、行動力強的性格特徵,除了受睪丸素的作用外,還有一種神秘物質——多巴胺在搗亂。當血液中含有較多的多巴胺時,流經小腦的血量就會增加。多巴胺可增加衝動和冒險行為的機率,而小腦是控制行為和身體行動的,流經小腦的血量多,小腦就會比較活躍, 那麼男孩比女孩更容易衝動、更好鬥就不足為奇了。
神奇的睪丸激素、體內較多的多巴胺,使得媽媽生命中有了一個愛冒險、富有英雄情結的頑皮小子。如果他能夠順利成長,將來可能就會是科學家、探險家、IT強人……當他擁有掌管這個世界的能力的時候,對媽媽來講那是多麼驕傲的事情啊!
理解、順應、引導的教育原則如果因為男孩太鬧騰,在他小的時候,就狠命地束縛他的行為,讓他像女孩一樣文靜,那麼,被扼殺掉天性的男孩就可能會向著“娘娘腔”、“懦夫”的方向發展。這樣的話,男孩一生都會生活在性別錯位的彷徨中,難以成為一名真正的男子漢。
1.理解男孩的行為瞭解了男孩的特性,知道孩子好動、好玩、好冒險、好探索等,媽媽就會尊重孩子,就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像小烈馬一樣奔跑、撒歡,也就不會要求男孩像女孩一樣安靜、細膩。
睪丸激素推動男孩大腦的攻擊性行為、空間—機械和肌肉運動知覺的身體體驗,支援男孩運動,男孩才有機會發洩掉由於男性激素而產生的煩躁。媽媽要明白當男孩身體內的睪丸激素很高的時候,他們需要不斷尋找燃燒掉它的方式,如透過運動、探索、冒險、幫助別人、發明創造、工作等運動行為和社會活動來釋放掉多餘的能量,這樣他們的身心才能達到平衡。
即便孩子把家裡弄個底朝天,只要沒有受傷的危險,不會把家裡的物品弄壞,媽媽就不要嚴厲管教孩子。媽媽只有支援並努力給男孩創造運動的機會,男孩的大腦神經元才會得到更多的刺激,智力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
2.順應男孩的天性睪丸激素和多巴胺決定著男孩好動的天性,媽媽們瞭解了這一點,對男孩的行為就可以見怪不怪了,就能夠持一種容忍的態度,而不是蠻橫地制止。其實,這還不夠。如果媽媽們能夠做到順應男孩的天性,那麼,對培養男孩的抗挫力、自制力、堅持力、領導力等都有好處。
男孩的很多能力都是在玩耍、運動中鍛煉出來的,比如,男孩的組織能力是在與夥伴們相互“攻擊”的活動中鍛煉出來的;男孩的運動能力是在不斷奔跑、跳躍中鍛煉出來的;男孩的勇氣是在不斷地冒險、攀爬中鍛煉出來的……男孩是“體驗思維型”,家長多為孩子創造一些活動機會,孩子獲得的經驗和認知就會變多,孩子的身心也會得到充分鍛鍊。
3.引導男孩的優勢如果孩子上學後,雖然還是那麼貪玩、淘氣,但卻有著某一方面的突出表現,媽媽們就可以引導孩子按照自己的興趣、特長髮展。舉個“飛人”李寧的例子:李寧小的時候活蹦亂跳,看見青蛙跳,便學著蹦來蹦去;看見大公雞,便追上去拔根雞毛做毽子踢。三四歲時,看到小朋友們在小河裡撒歡撲騰,李寧就吵著要學游泳。稍大一點,他就能獨自捉田鼠、壁虎了。李寧有音樂天賦,爸爸就教他唱歌、玩樂器。但是六七歲的時候,李寧愛上了翻跟頭,在沙堆上翻,爸爸覺得太危險,就墊上被子,讓他在房間裡翻。即使棉被被踩得亂七八糟,媽媽也從沒有責怪過他。
當李寧想進入學校體操隊,但因為個子太小被拒之門外的時候,熱愛體操的他求爸爸去為他求情,這才破格成為一名編外人員,為以後有苦有甜有輝煌的體操人生打開了大門。
男孩的精力是一定要釋放出來的,怎樣釋放才是明智的方式呢?那就是按照孩子喜歡的專案去培養,支援孩子多練習,這是最能讓孩子認識自己、發展自己的好方法。
#養育男孩#頑皮淘氣叛逆#假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