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作為一個母親,我時常會困惑:教育孩子,“度”在哪裡?一方面我們期望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讓他去探索,滿足他的好奇心,開發他的創造力,而另一方面又擔心過分自由可能會導致溺愛,讓孩子誤入歧途。父母對孩子管控的分寸在哪?我認為,在沒有原則性問題的前提下,讓孩子自由探索。而原則性問題,即是對孩子未來的社會化會造成負面影響的行為,也即孩子的道德準則問題。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對比美國和“父權制”的墨西哥這兩種家庭教育模式時指出,美國的家庭不為孩子提供“是”“非”價值觀,讓孩子自己去評判對錯,這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可能導致孩子產生不安和焦慮情緒,而且還可能導致孩子對父母產生敵意和怨恨。當只能依靠自己的時候,孩子往往會感到無價值狀態的危險,進而轉向較大的孩子尋求外在價值。這很可能會導致孩子價值觀出現偏差,甚至導致青少年犯罪。

基於此,我認為父母對孩子的管控應該遵循孩子的自然發展規律,在孩子還沒有能力明辨是非的時候,及時給予引導。

美國心理學家柯爾伯格將兒童的道德發展劃分為三種水平、六個階段,如下:

1) 前習俗水平(0-9歲):處於這一水平的兒童,為了免受懲罰或獲得獎勵而選擇順從權威人士所規定的行為準則,沒有發生社會規範的內化。

2) 習俗水平(9-15歲):兒童開始意識到個體的行為必須符合社會的準則,滿足社會的期望。此階段社會規範已經開始內化。

3) 後習俗水平(15歲以後):兒童遵循自己的道德準則,此階段社會規範已完成內化。

可見,當兒童處於前兩種水平時,父母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去培養孩子的是否觀,而不是放任不管,讓孩子自己去尋找價值觀。父母應該對孩子的行為及時做出判斷,獎勵好的行為,制止不良行為,從而幫助孩子逐漸建立起正確的是非觀。兒童透過不斷認可父母的價值觀,並逐漸內化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從而找到基本的價值取向,實現良好的社會化。

5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親愛的父母,孩子想對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