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在我生命裡面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老師,對我一生影響非常大。這些老師從來沒有跟我說哪方面做的不夠好。但是隻要我做的好一點點,他就會為我高興。

——斯蒂芬·吉利根

很多時候,孩子對自己的評價與認知,是從家長、老師對自己的語言、態度與情緒中形成的。

01

在孩子小的時候,影響最大的是家長。

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表現愉悅,對孩子總能給予積極的肯定,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好孩子,他們的價值感與自信就產生了。

而如果家長常常對孩子表示憤怒、不滿、否定與打擊,那麼,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壞孩子,是一個沒有價值感的人。

他不僅討厭自己,同時也會討厭這個世界的一切。

因為,一個人對他人、對世界的態度,其實是他內心對自己態度的真實反映。而人們常常意識不到這一點,是因為這種本能反應是在潛意識層面的。

著名家庭教育專家盧勤說:

當一個孩子長期生活在“你不行”的環境中,當“你不行”變成了“我不行”,那他就真的不行了。一個孩子長期生活在“你很棒”的環境中,當“你很棒”變成了“我很棒”的時候,那他就真的很棒了。

可以說,家長的語言、態度與情緒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孩子會從父母怎麼對待自己的方式中學到如何對待自己與他人,繼而內化成自己與這個世界相處的一種模式。

父母作為孩子最熟悉、最親近、最信任的人,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重要的榜樣影響與引導作用。

02

放下對孩子的控制

所謂控制,其實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用各種方式迫使別人來滿足自己的要求與期待。

父母最常見的控制手段,有打罵、威脅、利誘、情感操縱等,他們常常會用情緒、要求、表揚與懲罰、期待等方式來迫使孩子聽話或表現出符合父母所要求的行為。

“你以為我願意天天嘮叨,要你認真寫題嗎?”

“你不能這樣!算我求你了,你別這樣行嗎?”

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做功課時,就很容易有情緒,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就已經是在用情緒來控制孩子了。

要知道,孩子對家長的情緒天生敏感,他們很容易受父母情緒的操控。這源於孩子特別愛父母,同時他們的自我感還沒有完全發展出來。

然而,許多父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控制孩子。事實上,他們並不知道什麼是控制,也不承認自己有控制慾。

一位媽媽就曾對我說:“我沒有控制孩子,相反是兒子在控制我。”

原來,她的兒子常常用這種方式來威脅她:

給我十塊錢,不然我就不做作業!

你不讓我玩手機,我就不去上課!

實際上,兒子的這種方式是從媽媽身上學來的。

如果我們常常用一些不相關的東西去交換我們希望看到的孩子表現,來達到讓孩子去做我們要他做的事,這其實就是一種控制。

例如,當孩子認真學習時,就給他錢;如果孩子不好好學習就不給他錢,甚至憤怒打罵他。

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學會了用這種方式來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裡說:

評價包括誇獎和抨擊,目的都是為了控制對方,都是自己在用自己的座標體系去評估對方。

真正的愛孩子,是要去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而不是用外在的東西來控制孩子,讓孩子去做我們要求他做的事。

03

察覺你對孩子的期待

通常當我們感覺到自己的期待沒有得到滿足時,就有了失望、憤怒等負面情緒。

當你在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因為期待沒有被滿足而激發了情緒,請先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的期待是什麼,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期待?”

很多父母通常會覺得:如果孩子好好學習,我就不用太擔心他的未來,那樣我就安心多了。

實際上,很多時候你的期待,常常體現著對自己感覺不如意或不安全的部分。就算孩子沒有學習的問題,你可能也會擔心孩子其它方面的問題。

當你察覺自己對孩子的期待後,你會發現,這往往是你個人經驗裡的一種不安全感被激發了。最好的解決方式是放下對孩子的期待,把心思放在提升自己的內在安全感上。

當家長這樣和自己產生連線後,才有能力去與孩子產生連線。否則,我們的一切就很容易卡在頭腦裡。

為什麼會這樣?

他現在這樣,以後還不知道又會怎樣?

我都說了,這次他應該要這樣,他總是那樣。

這樣,家長就會試圖去操控孩子。這樣,因為和自己沒有連線,家長也無法與孩子產生真正的交流。他們總想把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告訴孩子,甚至強加給孩子,卻聽不見孩子說了什麼,也不知道孩子的感覺與需求是什麼。

於是,孩子很難感受到來自家長的愛,他們只會感受到來自家長的壓力、不滿甚至否定。

“昨天一模一樣的題,就換了一個數,你就做不出來!”“這麼簡單的東西,怎麼教你都不會”

這些,都是期待落空帶來的情緒,讓我們卡在頭腦裡,阻止了我們與孩子的有效溝通。

所以,當家長有情緒時,只會給孩子帶來防禦與隔離感。家長要先處理自己的情緒,才能與孩子產生連線,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從而產生自我肯定與價值感。

04

保持界限感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內在獨立的自我空間,包括孩子。

不控制,就是尊重彼此之間的獨立自我空間,保持清晰的界限。

有一種隱形的控制,是很多父母在無形中超越了孩子的自我邊界而造成的。最常見的就是,家長把自己的想法與需求強加於孩子身上,同時又把孩子的事變成了自己的事。

看一件事是屬於自己的事還是孩子的事,主要看最終的客觀結果是由誰來承擔的。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短期的客觀結果是他可能會餓。長期如此,孩子還會因為營養不良而對身體發育不好。這個客觀結果,最終是由孩子自己承擔的。所以,吃飯是孩子的事。

如果家長因為害怕孩子餓而著急,甚至擔心孩子生病給孩子添麻煩,而強迫孩子吃飯,甚至給孩子餵飯,就是把孩子的事變成了家長的事。

這樣,會讓孩子分不清什麼是自己的事,什麼不是。他以為自己是在為家長而“好好吃飯”,孩子就有可能用“不吃飯”來讓家長著急,以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前面所說的那位兒子之所以會有那樣的行為表現,就是因為媽媽長期把兒子的學習變成了自己的事,當“讓孩子學習”變成了媽媽的需求,兒子就有了操控媽媽情緒的機會。

表面上看起來是兒子在操控媽媽,實際上是媽媽自己缺乏界限感,侵入了兒子的界限。“要兒子學習”是在滿足媽媽的內心需求,媽媽感覺到自己被兒子控制,就是一種錯覺。

其實,孩子不學習,對媽媽並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因為最終的後果還是要由孩子自己來承擔的。

當家長著急於“解決問題”時,就會忽略了真相,模糊了自己與孩子之間的界限。而孩子也會因此混淆了事實,把自己成長的事當成了父母強加給自己的任務,於是事情就很容易朝著與父母初衷相反的方向發展。

致力於教育領域優質圖文創作,與大家一起成長,讓孩子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的記憶力有什麼特點?4大要點幫助孩子鍛鍊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