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家長無論多麼平庸,都能在教育孩子那一刻,發自內心覺得自己是手握真理的聖者,擁有不可置疑的正確性。”

這是我今天看到的一句很觸動人心的一句話。

的確,以孩子的弱小和對父母的天生忠誠,家長在孩子面前是天生而神聖的權威。

擁有這份天然權威優勢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能時刻保持一份清醒和尊重,是非常困難的。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需要時時覺察自己。

01

控制慾與心理錯位

一、控制慾

一個人在環境中越是覺得自己可以左右一切,他的控制慾望就會越強,而控制感被破壞後,他的反應也會越強烈。

在家裡,父母就很容易沉浸在這種“我能掌控一切”的感覺中,他們左右著家裡的一切,對孩子的控制慾更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他們在心裡意識上會很愛孩子,很想為孩子做這做那。但他們的潛意識中卻很少“看見”孩子的真實存在。所以,他們越想愛孩子,就會越容易否認孩子的獨立意識。

所以,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聽話、懂事,圍繞自己的意願來發展,這樣才能避免失控。

到了青春期,這些自我長期被壓抑的孩子,很容易走向兩個極端,要麼叛逆,攻擊父母及他人;要麼自我攻擊,導致自卑、抑鬱、自傷、自殘甚至自殺。

其實,適當的控制感是有好處的。但是,控制感這個度很難把握,一旦獲得,往往很容易上癮。如果父母的控制慾太強,處處追求控制感,就很容易扼殺了孩子的生命力。

二、心理錯位

很多父母都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節奏去生活,滿足父母的需求。這會造成什麼問題呢?

在親子關係中,父母應該是那個去理解,照顧,和滿足孩子需求的一方,而不是反過來,讓孩子去適應父母。

如果孩子過早地適應和滿足父母的需求,這就屬於一種心理上的反哺。此時的孩子是非常力不從心的,他們會感覺到非常惶恐和絕望。

就像一個沒錢、沒朋友、沒資源,且體力不支的人,卻還被要求去照顧和資助別人,他會發現自己不僅身心俱疲,而且無路可走。他不知道自己要怎樣才能做到,讓自己達到那些要求。

這將帶給他深深的無能感、無力感、挫敗感和絕望感。

我遇到幾位求助者,她們都在很小的時候,被要求要符合父母的期待,不要給父母添麻煩,努力成為聽話懂事的乖女兒。

她們不僅長期壓抑自己的內心需求,儘量不讓父母生氣,有些人在3、4歲開始就被要求做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比如,不僅自己洗衣服還要幫弟弟妹妹洗,洗不乾淨還會被罵;比如,幫父母照顧更年幼的弟弟妹妹,並常常因為弟弟妹妹哭鬧等因素而受到責備。

這些經歷,讓她們感覺到生活“很累”、“很難”、“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或“我怎麼努力也做不好”。

這種感覺會一直伴隨著她們,直到她們長大成人後,依然覺得做什麼都“很累、很難”,總是有一種“力不從心”的疲憊感與失控感。

02

全能感與安全感,孩子生命力的起源

嬰兒剛出生時,還不能作為一個獨立意義的“人”而存在。他們更像是帶著“人” 的潛質的一顆生命種子,能否真正發展成為一個“人”,要看有沒有一個足夠好的成長環境。

這個環境,指的是媽媽。

從子宮到出生後的最初一段時間裡,孩子和媽媽是共生一體的。此時的孩子根本意識不到媽媽是另一個獨立的人。對他們而言,媽媽只是作為一個滿足自己需求而存在的環境。

如果媽媽的人格、情緒是相對健康的,能夠去主動積極地關注孩子,準確地識別並滿足孩子的需求,那麼孩子就會體驗到一種“全能感”。

比如,當孩子哭的時候,媽媽可以準確的識別出,這時候孩子哭是因為冷或不舒服,及時給予迴應並妥當處理,(比如安撫孩子)減少孩子的不適感。這時孩子體驗到的是:我的哭聲讓不適消失了。

當孩子因為飢餓而哭的時候,媽媽及時給予奶水,此時孩子的體驗是:我的哭聲帶來了奶水的餵養。

甚至,他們還沒有等到自己哭,只是一個念頭,就能讓願望得到滿足。

這樣的感覺積攢多了,孩子就會覺得,是自己創造了世界。是自己的念頭和哭聲,在控制著這個世界。

功能越好的媽媽,越能識別和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充分體驗到全能感。

體驗到全能感的孩子,就有了一個對世界的安全感、信任感和“我是受歡迎的”、“我能得到我想要的”,“我總能得到滿足”的信念,這就是核心價值感和自信的基礎,也是自尊自愛的前提。反之,如果是一個在人格和情緒上有問題的媽媽,就很難給孩子一個及時準確的迴應。

比如,當孩子因為難受而哭的時候,不敏感的媽媽卻以為孩子是餓了,給予奶水;一個情緒化甚至抑鬱的媽媽,關注不到孩子的情緒與需求,不能及時地迴應孩子,甚至根本不迴應。

“我要的是A,得到的卻是B”。這樣的體驗,會讓孩子的全能感遭受嚴重的破壞,在孩子內心深處埋下無助,絕望,抑鬱的種子。

這樣的孩子,從小就會有一個很深的內在信念:“我想要的得不到,我得到的不是我想要的”,“我是不會被滿足的”。

在長大之後的生活與關係中,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去不斷地體驗到受挫,拒絕和羞辱。

早期全能感的滿足,是一個人自信和勇氣的基礎,這種“心想事成”的體驗,讓他們不斷地創造出“我能得到我想要的”,“我可以去改變一些什麼”的現實。

一個人,只有獲得過充分的全能體驗,才能發展出希望,信心,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

03

哭對於孩子的意義

我們從前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哭是孩子對世界發出的第一個聲音,也是孩子內心需求與情緒的最初表達。這個聲音能否帶給他想要的結果,決定了哭賦予孩子人生的不同意義。

當孩子的哭聲得到積極準確的迴應時,對孩子意味著:“我的哭是好的,我也是好的”,“我是能夠得到滿足的”。

當孩子的情緒被看見,當孩子的內在需求得到滿足,他們會專注於自己的成長,而不需要一直用“哭”來求證自己存在的意義。

如果孩子的哭聲得不到及時的迴應,甚至得到的是媽媽的不耐煩和斥責,那麼孩子就會覺得:“我的哭是不好的,我也是不好的”,“沒有人會管我死活”,“我是很難得到滿足的”。這樣的孩子,會感受到深深的低價值和無意義感。

我們常常在生活中看到,一個正在哭泣的孩子,被父母一聲怒喝、甚至一陣打罵粗暴地制止。

“不許哭!”、“再哭就不要你了!”、“給我笑一個!”於是,我們在孩子扭曲的臉上,看到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我們常常聽到一些人說:“我最討厭孩子哭了”,或“我覺得當眾哭是一種軟弱的表現”,每當這時,我體會到的是孩子壓抑著的委屈、憤怒和悲哀。

當一個孩子從小不被允許表達情緒和需求,他們的內心大門就開始對外封閉了。當一個孩子,敢於表達他的情緒,不需要轉移和隱藏。這樣的孩子,內心才是健康而流動的。

每個孩子都會遇到負面情緒,如果找不到表達的出口,就會在日積月累中傷人傷己。

最初,他們會努力壓抑自己,試著做一個大人口中懂事的乖巧的好孩子。時間長了,那些被積壓而無處釋放的情緒,開始漸漸變質,侵蝕著孩子的內心,讓孩子迷失自己。

04

都是我的錯,我要為別人的快樂負責

一些父母總是希望孩子來迎合自己,讓自己開心。每當孩子無法滿足父母的情緒和內心需求時,就會指責孩子:“要是你聽話,我能這麼生氣嗎?”“我生病是因為被你氣的,要不是你淘氣,表現不乖,我就不會生病了!”

這會帶給孩子一個虛假的“全能幻想”:我能主宰父母的情緒,我能控制他人的喜怒哀樂。

事實上,每個人的情緒都只能自己負責。

父母要孩子為自己的開心負責,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生命只是為別人而存在的。當別人不開心指責自己時,覺得“我真差勁”、“我真沒用”、“都是我的錯”,恨不得自己立刻去死。

因為他自己存在的意義找不到了,他作為一個“人”的生命的珍貴和價值,也無從體現。

很多孩子的脆弱,就是這樣造成的。

因為長期得不到內心成長所需求的營養,卻揹負了一些自己本不該揹負的東西,而自己的情緒卻始終沒人看見,被壓抑在潛意識最深處。

當孩子內在的情緒被壓抑,內心成長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形成生命成長中的空洞。當這樣的空洞多了以後,內心就會變得黑暗而脆弱。

當一個孩子天生的本性被扭曲後,內心就會變得自私而冷漠。

05

學會敬畏孩子

每當看到孩子抑鬱和自殺的訊息時,我總是感到十分無奈,因為不懂孩子的成人到處都是,血的教訓也很難喚醒他們。

他們反而責怪那些自殺或抑鬱的孩子“脆弱”、“矯情”,覺得這都要是因為父母平時太慣著他們了。

心理學者李雪說:

“這世界上有兩件事情我是萬萬不敢做的。第一件,我不敢教育孩子。我不能用自己已經骨折的心智水平,去教育本來邏輯完整的孩子。跟孩子說話,我會格外注意,只陳述事實,摒棄道理和說教。”

這讓我想到四個字:敬畏孩子。

敬畏孩子,是對孩子獨立生命個體和獨立意志的一種尊重,也是對孩子生命智慧和內在力量的一種守護和信任。

敬畏孩子,孩子才會敬畏自己的生命,並敬畏他人。

8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請多發現自己孩子的優點,多欣賞身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