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應該是每個父母的心願吧?所以,他們會盡其所能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恨不得把他們永遠保護在自己羽翼之下。關於孩子是否要做家務這件事,家長就產生了不同的想法。
孩子到底要不要做家務呢?
反對派:童年僅此一次,為何要讓孩子做家務呢?何況他們還那麼小,很多東西都不會,與其說做家務,不如說幫倒忙。所以十歲之前,都不贊成讓他們做家務,畢竟孩子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
贊成派:作為家庭成員,做家務不是每個人的義務嗎?現在孩子都被寵壞了,很多東西都不會,多做家務是好事。培養他們獨立性的同時,還讓孩子心生感恩,知道父母平時的辛苦不易。
看來,不管是反對派還是贊成派,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理由。但是,就像父母說的,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若是不從小培養他的好習慣,那更待何時呢?成長路上,不是光認真學習就夠了,孩子還需要學會更多的生活技能。就像家長除了工作,還需要做其他事情一樣。
而且,做家務並沒有像某些家長以為的耽誤時間,反而好處頗多呢。從小就做家務的孩子,他們的思想明顯成熟很多,而且做事情幹練不拖沓,最重要的是有責任心,這是在長期做家務的過程中養成的習慣。
倒是那些從不做家務的孩子,他們的責任心欠缺,就連父母也不懂得感恩心疼,總覺得一切理所當然。久而久之,孩子會被養成自私、任性且沒有擔當的性格。若是有朝一日孩子成為這樣的人,豈不是違背了家長的教育初衷。
愛孩子的方式,並不是限制他們的所作所為,這樣的愛太過束縛。聰明的父母,都會給孩子提供更多發展的空間,哪怕他們在做家務這件事上不夠擅長,父母也會多加鼓勵。因為不管做任何事情,大家都是從不會到會,這個過程就是學習,就是成長。
既然知道讓孩子做家務是好事,那家長還在猶豫什麼呢?育兒路上,只要意識到錯誤就是好事,因為任何時候改變都不晚。不過家長髮愁的是,很多孩子都不願做家務,再加上之前被“保護”的太好,想要“使喚”他們做家務,還是有難度的。
四個小技巧,讓孩子輕鬆愛上做家務
1、分內事情開始做起
個人的事情,也屬於家務的一部分,就像整理玩具,收拾屋子等等。所以,先讓孩子從自己的事情開始做起,以此來鍛鍊他在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每次他玩耍過後,父母記得語氣溫柔的提醒他,先督促適應,最後才能養成習慣。
2、羅列計劃表
等到自己的事情可以完全做好後,再請孩子加入到家庭勞動中。可以很有儀式感的開個家庭會議,讓孩子感受到作為家庭成員的驕傲,同時再製定工作計劃表。當然,要結合孩子的能力去制定,並且根據完成程度給予打分。鼓勵是最好的禮物,也是孩子努力前行的根本。
3、遊戲學習
都說感興趣的事情才能做的更好,對於孩子來說,遊戲就是他們最喜歡的事情,沒有之一。若是想讓他愛上家務,不如從遊戲開始著手,角色扮演最為合適。假裝孩子是保潔員,那他的任務就是清掃室內和整理玩具;假設是廚房幫手,那摘菜、洗碗和擺放餐椅的工作就是他的。
4. 家長適當引導
孩子身上所有的技能,都是從家長這裡學會的,因此做家務這件事,怎能少得了父母的幫襯呢?最初,可以跟孩子參與到同一件家務中,引導他如何做。慢慢的,孩子就會熟悉做家務的一些流程,甚至還會比父母做的更好,因為他們也有好勝心理,也希望被關注和表揚。
引導孩子做家務時,父母切勿太過心急,一定要結合孩子的實際能力,量力而行。因為他們的理解能力、執行力參差不齊,沒必要給孩子太大壓力,所有家務都是熟能生巧,一樣一樣學習就好。任何時候,都請父母保持足夠的耐心,就算孩子做的不夠好,也沒有什麼大不了,“多容忍,少責備”。
總結
不要覺得做家務就是在“使喚”或者“要求”孩子,把握好時機,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責任心和擔當,豈不是更好嗎?愛孩子,並不是替他們善後,而是讓他們獨立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