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9月,同事的小女兒進入幼兒園,成功邁出獨立的第一步。

喜悅之餘,同事也面臨新生爸媽都會遇到的難題。

每天早上,寶寶都不願意去上學。

她揹著小書包,磨磨蹭蹭不肯離開家。

好不容易來到幼兒園,和大部分初入園的寶寶一樣,進門就開始掉眼淚。

她嗚嗚咽咽哭個不停,哭得媽媽的心都碎了。

為此,同事特意找到我,詢問有沒有解決寶寶入園哭鬧的好辦法。

01

寶寶入園哭鬧?為什麼?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哭鬧不是壞事。

哭鬧,可以讓緊張焦慮的情緒得到緩解。

所以,寶寶哭鬧時,爸爸媽媽不要著急制止。我們要接納孩子的感受,允許他用這種方式緩解壓力。

當爸媽遭遇不良情緒時,也是可以哭一哭的。

侵刪

寶寶為什麼哭泣?

有些寶寶是因為分離焦慮而哭泣。

出生後到2歲左右,沒有建立安全依戀關係的寶寶,在入園時會明顯比別的寶寶更加焦慮。

甚至到了小學,這種孩子仍不願意和媽媽分離。我見過這樣的小學生。在媽媽離開時,他哭得撕心裂肺,最後是被班級同學強行拖進教室的。

當然,這種寶寶也可能表現得很冷漠。

成年後,冷漠的寶寶或許更容易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

以後,我會做依戀關係的專題解讀,這裡不再多說。

大多數寶寶的哭鬧來源於環境適應不良。

2歲以後,在安全依戀建立的前提下,分離焦慮的強度逐漸降低。寶寶可以暫時離開媽媽或其他撫養者。

所以,入園哭鬧的主要原因,不是分離焦慮,不是離不開媽媽,而是不適應新的環境。

寶寶眼中的幼兒園

一個全新的、未知的世界!

沒有媽媽,沒有爸爸,沒有任何熟悉的面孔;

必須呆在指定的地方,不能想走就走;

想吃點心沒得吃。

終於吃飯啦,老師卻說,喜不喜歡都得吃;

好不容易找到有趣的玩具,馬上有小朋友過來搶---

02

幫助寶寶的好辦法:提升安全感

我們能做的,是幫助寶寶儘快適應環境。

適應環境的辦法很多。

可以未雨綢繆,入園前就開始準備:三十天倒計時,每週循序漸進。從作息到心理全方位調適;

可以實地操作,先就讀親子班,陪著寶寶逐漸適應幼兒園生活----------

當然,也有爸爸媽媽啥都沒準備,比如,當年的我。

入園日記:第一週

每天早上兒子都在幼兒園門前號啕大哭,死死抓住我不肯放手。

老師揭膏藥一樣,吃力地把他從我身上慢慢揭下來,用眼神示意我趕快離開。

我踉蹌走開,帶著滿身汗水、滿臉淚水,還有滿心不捨和滿腔愧疚。

怎麼辦?我也不知道----

作為媽媽,同時作為心理諮詢師,我在反思之後,做了種種應對。

我的應對方法之一,是在這段時間裡反覆講述同一個故事。

故事圍繞著爸爸媽媽準時去幼兒園這條主線,描述他們是怎麼戰勝一切困難,最終成功接到寶寶的。故事的核心在於通過多次重複的問答,讓寶寶再次確信自己是被愛的,是安全的。

當確定安全以後,寶寶就會有勇氣去探索新世界,就會有勇氣挑戰幼兒園這個陌生的大世界。

類似的例子很多,寶寶剛會爬的時候,爬一爬就回頭看。他們看什麼呢?看媽媽在不在。看見媽媽,感覺到安全和愛,他就會爬向更遠的世界。

方法有效:重複講述的故事,奇蹟般舒緩了兒子的緊張情緒。

兩週後,我再次拿出故事書的時候,他的小胖手迅速翻過這一頁,示意我講述新的故事。

同時,上學不再哭鬧。每天早上,他會依依不捨地揮手再見,然後,毫不猶豫地走向幼兒園大門。

侵刪

03

故事在哪裡?

我把這個方法推薦給同事,她很感興趣,叮囑我一定要找到那個故事。

可是,我找來找去,怎麼也找不到十多年前的那本故事書。

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依靠回憶,我寫下故事《永遠不會遲到的媽媽》,送給我的同事,也送給所有為寶寶入園適應而煩惱的爸爸媽媽。

如果你沒準備好,像當年的我一樣不知所措。那麼,你可以試試這個方法。

如果你準備得特別充分,講述這個故事會錦上添花,幫助寶寶更好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那些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