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幾天學校老師給我看了一個搞笑的圖片,圖中的寶寶簡直是太可愛了。

這個寶寶因為經常看到推車前面的小黃鴨,於是就模仿起了小黃鴨的表情,一直嘟嘟嘴。不禁讓人感嘆,人類幼崽的模仿能力簡直太強大了。

(源自微博使用者@Vimya.曉V)

什麼是模仿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人們透過觀察別人的行為、活動來學習各種知識,然後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應的能力。這種能力對小寶寶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我們的大腦透過對他人的觀察和模仿進行記憶和學習,兒童的動作、語言、技能以及行為習慣等的形式和發展都離不開模仿。

以語言為例。孩子透過聆聽大人之間的對話,積累並學習如何發音和表達,這就需要家長給孩子提供豐富的語言環境。

而很多家長卻因為沉迷手機,或給孩子大量使用電子產品,疏於和寶寶交流,錯過了孩子語言啟蒙的重要時期。

不要低估孩子的模仿能力

早在1977年,認知發展心理學家梅爾佐夫就在《Science》上面發表了關於他對新生兒模仿能力的研究。

他發現,剛出生2~3周的嬰兒,能夠面對面模仿出成年人所做的面部表情,包括伸舌頭、張大嘴和嘟嘟嘴。

要知道,2~3周的寶寶,他們的眼睛只能在特定的距離範圍內(例如媽媽餵奶的距離),大致辨別出人臉的五官輪廓。

但他依舊可以利用自己對應的面部器官,做出相同的動作,是不是很神奇?

不同階段模仿能力的發展

隨著孩子認知水平、肌肉運動和精細動作等方面的發展,他的模仿能力在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關鍵點。

6個月之前:眼神交流是關鍵

很多人以為小嬰兒什麼都不懂,不用跟他有過多的互動。但實際上,6個月以內的寶寶是可以理解大人的不同情緒的。

所以這個階段家長要多和孩子進行眼神交流,還要有語言資訊的互動,這對孩子後續模仿和語言的發展都有幫助。

6個月~1歲:模仿能力增強,但不熟悉物品

6個月以後的寶寶,視覺功能逐漸發展,探索慾望和模仿能力也越來越好。但這個階段寶寶的模仿,通常是“看到什麼就模仿什麼”。

比如看到媽媽拿起手機打電話,他也隨便拿起一個玩具放到耳朵邊。

這時家長不要過度限制孩子的行為,而是在孩子模仿的行為中,加強孩子對語言與行為的關係認知。

比如和孩子再見時,邊揮手邊說“拜拜”,讓孩子在模仿中加強行為和語言的配對認知,促進語言的發展。

1~2歲:語言和動作模仿關鍵期

等到孩子1歲左右,他開始進入語言發展關鍵期,而語言的發展,必須與聽覺、視覺、觸覺、前庭覺等感覺系統的發展相配合,才能更加順暢。

比如孩子學習“蘋果”這個詞。首先他要用眼睛(視覺)看到蘋果的顏色和外形,然後用手(觸覺)摸到蘋果,感受蘋果的溫度和形狀;再把蘋果放到嘴裡(手眼協調)舔一舔(味覺)感受味道。

同時家長跟孩子說“這是蘋果”,孩子就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蘋果”這個詞的含義。

值得注意的還是,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給孩子更多的“真實語言”——家長和孩子的語言交流和互動,而不是用電視或手機播放出的聲音應付孩子。

2~3歲:開始具備延遲模仿能力

這個階段的寶寶語言和肢體動作越發熟練,好奇心也越來越強,模仿範圍逐漸擴大,開始具有延遲模仿的能力。

所以這個階段,家長在孩子面前展現的模樣十分重要,因為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記住”你的言行,並在不經意中“模仿”出來。

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不要經常玩手機,那你就要先把手機放下哦。

3~4歲:進行角色模仿

到了3歲左右,孩子開始有了角色的概念,會大量進行角色扮演類的遊戲。

而在遊戲中,體現出了明顯的性別差異:男生更喜歡模仿爸爸或哥哥,女生則傾向於模仿媽媽或姐姐。

這種性別差異,是兒童心理發展中性別認同的重要學習歷程,這時家長可以協助孩子學習各種社會規範。

4~5歲:同理心發展

4~5歲孩子開始進入團體生活,此時他們最喜歡模仿老師,總是要求家長扮演小朋友,自己來模仿老師。

在遊戲中,孩子會加入許多在學校中發生過的情境,在不同情境中,發展推理和共情的能力。

孩子的學習,需要透過觀察和模仿,而模仿的物件就是家長。所以“身教大於言傳”,應成為我們每個家長的教育方針。

31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小時候“睡枕頭”和“不睡枕頭”的娃有啥區別?長大一眼就能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