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有一則痛心的新聞:
上海一個17歲的少年,因為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回家路上,在車上遭受到了媽媽的批評,一時想不開,突然從車上跑下來決絕地跳下了橋,最後身亡。
這就是典型的叛逆期意外事故。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體內荷爾蒙分泌旺盛,性格偏執、易激動,很容易和家長髮生衝突,進而產生輕生念頭,甚至釀成慘劇。
所以,和青春期孩子溝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許多家長說:為什麼孩子步入青春期,孩子越來越不願意和父母說話?
每次說沒幾句就換來孩子的抱怨:“煩死了”、“行了、行了,知道了”,有的孩子甚至直接關房間裡,啥也不聽,圖個兩耳清淨。這樣的情況我相信不在少數的。
孩子漸漸長大,隨之獨立性、自尊心都增強。
此時,如果父母還是用慣用的說教、嘮叨、批評、指責,都會使得孩子認為這是父母在控制自己,自尊心受損。
所以孩子就用不聽、不學等方式對抗父母。
我建議父母平時和孩子溝通要注意這三點:
遵循平等、商量的原則到這個年齡段,和孩子溝通一定要遵循平等、商量的原則,不要再把以前老一輩的那種權威拿出來教育孩子了。
遇到什麼事兒,就比如說單拿看電視這一件事來說。孩子到點學習了,還在看電視,你會怎麼說?
大多數父母可能會說:別看電視了!該去學習了。
你看這口氣都不好了,哪還有什麼商量的餘地。孩子只感覺到了被你監視,感受不到尊重,直接就生悶氣或者抱怨。
假如我們換成商量的語氣:“孩子,我覺得你是不是該看書了,你這電視一時半會好像看不完呀~不過你要真想看,你自己決定。”
這樣說話,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去溝通,學會點到為止,孩子才能聽得進去,才會有下一步的溝通。
把“不要”變成“要”很多爸媽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喜歡說“你不要玩手機了”、“你不要亂丟東西”、“你不要喝飲料”。
令爸媽煩惱的是,孩子反而做的更加起勁了。
而如果把“不要”改成“要”例如:“孩子,可以把手機關掉和爸媽一起吃飯了嗎?”、“孩子,你要先休息還是先寫作業?”
各位家長不妨試試看,我相信孩子聽從你的建議機率會比以前大很多。
找到孩子的共同話題如何和孩子溝通才能聽,如何才能走進孩子心裡,這是個技術,先要和孩子建立親密的情感連線,要個孩子有話可聊,就像親密的朋友在一起一樣。
其實可以聊天的話題非常多,比如孩子最好的朋友都是誰,那個朋友有些什麼特點,最好玩的是什麼,有什麼糗事;
比如可以聊聊他看了什麼書,看什麼電影,看什麼電視劇,可以和他一起去聊聊這些內容的情節;
比如可以聊聊他的老師,都是什麼性格,脾氣,上課都有什麼特色,好玩的,搞笑的,那些老師和學生的趣事。也可以分享你上學時和老師的趣事;
比如,可以聊聊他喜歡的明星,扒扒明星的八卦……
試著和孩子以這種開放式的、輕鬆的氛圍去聊天,不要張口閉口都是學習,你就會發現孩子也會慢慢向你敞開心扉。
多一些耐心、認同,語氣上更加溫和,態度上更加平等,相信會收穫意想不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