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最近有意無意看了幾篇有關孩子被打,家長的觀點是讓孩子打回去的文章,有些在裡面還舉了一些打回去與不打回去的利弊。

說實話,有些文章寫的真的很好!但看過之後,心裡有個疑問:

支援孩子打回去,對於我們家長來講也許容易,但孩子真的敢打回去嗎?

當然,有必要宣告一下,我雖然也支援孩子打回去,但這裡有個前提:尊重老師,與同學友好相處,相互幫助,不主動欺負同學,遇到主動挑釁,在第一次提醒,第二次警告對方還不依不饒,甚至還動手的情況下,還是有必要反擊的。

先跟大家分享兩個小故事:

我讀小學與初中從來不主動跟別人打架,要是自己不小心絆倒或打球不小心打到同學也會主動道歉。

有件事讓我印象比較深刻。

那天傍晚放學,我騎單車,後面跟著我們班一個男同學,他也騎單車,不斷在我後面帶著挑釁的口氣大喊:某某(我爸的名字)人的女兒、某某人的女兒、某某人的女兒……。

我當時心裡的感覺是:

一來,他大喊我爸的名字,我覺得不尊重。

二來,一路上還有很多同學也在聽,甚至也會跟著挑釁。

三來,覺得他也不尊重我,雖然在他看來也許只是開玩笑。

(當然,你也可以心理分析,覺得他當時是喜歡我哈哈哈)

在我第一次停下來提醒之後,他還是照喊不誤。第二次警告,他還是那樣。

後來我直接把自己的單車給扔了,大步走到他面前,先把他的單車給踹了,上去狠狠給他兩個巴掌!並再次警告他,希望不要有下一次,不然後果會更嚴重!

他當時可能被我打蒙了,就杵在那裡。這件事後來被有些同學知道了,從此沒有再被同學挑釁或亂開玩笑過.

這件事現在反過來想想,除了我當時個頭確實長的也比較有形以外,我的原生家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來,我父母從來不會隨便懲罰孩子,我母親更是從來不打孩子。而我父親除非在犯了他的安全底線之後,他才會暴跳如雷以外,在我記憶中,他真正打我只有一次(這個故事以後有機會再分享哈哈)

二來,父母本身也是講道理的人,在他們的言語與非言語加家庭環境中讓我感受到的是:有人欺負你,你可以自保加反擊,而且你回來是安全的,我們不會指責你。

我覺得這點在家庭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

而我也把這點用在我的孩子身上。

兒子上小學之後,我有意無意傳遞給他的是:同學有困難相互幫助,有人跟你鬧著玩,你要注意安全,如果對方的行為是你不喜歡的話:

第一次要提醒他。

第二次要警告他。

第三次你可以主動阻止他,甚至是動手也可以。

一開始他說:“媽媽,如果我提醒也警告他了,他還那樣的話,我動手打他的話,要是被老師懲罰的話,那怎麼辦?”

我:“沒事,真到那個程度,老師會找我,如果是你的錯,你就得主動道歉加承擔負責,如果不是你的錯,你只是為了保護你自己,那麼就算老師找你跟家長,我不會責怪你,我會去處理,也會挺你”。

前幾天兒子回來說:“媽媽,那個# @他踢我的小雞雞”。

我:“有沒有怎麼樣?疼不疼?”

兒子:“現在只有一點點疼?”

我:“那需不需要帶你去看一下醫生呀?”

兒子:“應該不用吧”。

我:“他為什麼要踢你?”

兒子:“就是下課在玩,他故意要踢我,我都警告他了,他還想踢!還好不是很用力”。

我:“下次要注意,要保護要自己的小雞雞,跟人家玩,就算真的打架也不能踢人家的頭,臉,脖子,特別是下檔”。

他:“為什麼?”

我:“因為,跟同學打架是忍無可忍,最後一種方式,只是想教訓一下對方而已,不能亂踢,踢壞了會影響人家一輩子的(給他解釋為什麼會影響一輩子,此處省去500字),所以,打架也得講底線與風度,除非那個人是騙子與壞人,為了保護自己,那怎麼做都可以”。

他:“知道了,我後來沒有踢他,但我也教訓他了,我把他的褲子給脫了,另外一個同學也幫我把他的內褲都給脫了哈哈哈”。

嗯!這個?好吧!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提出對孩子的養育方式有這樣一種觀點:

抱持性環境。

它的意思可分為兩點:

第一,可以在嬰兒的自體滿足中給他認可;

第二,同時也在嬰兒經歷挫折的時候,給予他保護。

如果環境具備這兩個特點,這就叫抱持性環境。

比如:一個小孩在爸爸的肩膀上玩耍,這個爸爸就舉著這個嬰兒的手說:你是世界的主人!

然後這個孩子也說:我就是世界的主人。

但假如接下來,這個小孩剛剛說完:“我就是世界的主人”。

正好旁邊的飛機場上飛機起飛,巨大的轟鳴聲,把孩子嚇得非常害怕。如果爸爸用非常鄙視的語氣跟表情說:“呵呵,算了吧,剛才還說你是世界的主人,現在一個飛機起飛就把你嚇得屁滾尿流,以後你再也別說你是世界的主人了”。

這就不是抱持性環境的態度,而是貶低或者是攻擊。

孩子如果經常處於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就會不自信與過度壓抑的心理。

那麼,能夠製造抱持性環境的父母會怎麼做呢?

他(她)會把孩子抱在懷裡,給他說:別怕,有爸爸(媽媽)在。

這一刻,我們接納你的“脆弱”。我們能欣賞你對所有事物、對自我的全部美好體驗跟感受、同時也能接納你的不完美。

這樣的抱持性環境是一個讓孩子能夠很健康成長的環境。

但很多時候,我們大人卻在無意中用憤怒的語氣說了一些不應該說的話:

1.你怎麼可以打架?(打架是不對的,不了解情況,不分對錯就說不對)。

2.你怎麼那麼膽小,你給我打回去!(這是下命令,就像孩子被打,讓家長覺得沒面子,為了“我”的面子,所以你得給我打回去。

3.你怎麼才考80分?(潛臺司:你應該考100分才是我的孩子,80分說明你不行!不行的背後,有一種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無能——多麼痛的分數啊!)

4.你怎麼老是慢慢吞吞!(老是兩個字,有時只是想說明,你說的是對的,也想引起孩子的注意與改正,但從心理學上來講,實則是一種暗示與強化,孩子無意識覺得:要嘛有一種被冤枉的感覺、要嘛被再次強化——對,我就是這樣的人。

這是對說話者的一種認同,這樣你的願望就真的實現了,孩子很容易變得慢吞吞地做下去)。

5.你怎麼這麼笨!(每個笨的孩子背後都有他的原因跟理由,重要的不是笨,而是說“笨”本身對孩子的人格是一種攻擊,時間一久,孩子會繼續笨給你看。要嘛證明給你看時,很多證明給你看的孩子,他們成績可能上去了,但你們的心卻越來越遠了!)。

我理解很多朋友甚至是成為父母的朋友,他們在原生家庭中沒得到過這樣的抱持性環境。因為他們沒有體驗與得到過,所以,他們很容易無意識地“攻擊”自己的孩子。

但沒關係,從現在起,你可以做你自己的“父母”。

試試去滋養自己,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試著去追求一些你特別想追求的事物。

去表達自己,去勇敢做自己,努力成為自己!

我知道,這也不容易,但做什麼都不容易,當父母更是如此。

最後,我還是想再次說一下“李氏名言”:

1、努力做一個文明的人,適當做一個有道德的公民、在不傷害別人、過度影響別人與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那麼,愛幹嘛幹嘛!

不必太在意世俗的評價,因為,多年以後你可能會發現“他們”不一定是對的!

2、在努力工作,認真學習,愛人、愛己、並用心生活的前提下,活出自己的“野性”。

我想,當你把自己過好了,你的孩子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他會變得善於保護自己並有適當的攻擊性!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親子溝通有困難?父母掌握語言溝通藝術,從這3個方面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