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絕大多數的家長都知道要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但是何時立?怎麼立?才能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又不會影響和孩子之間的親子感情呢?

當孩子在路上遇到一個心愛的玩具,哭鬧著要你買的時候;當孩子因為不小心,打壞了家裡的瓷器的時候;當孩子因為想玩水而把水灑了一地的時候。當出現這些現象時,你是想著孩子想要就買給他吧;孩子也是不小心就原諒他吧,孩子把水灑了;我就擦乾淨吧,還是覺得應該在這個時候給孩子建立起規則,教會孩子什麼事應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呢?

說起立規則,父母不要談虎色變。規則並不是想象中的條條框框,而是讓孩子有一種邊界感,在這個過程中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去理解,為什麼不能去做這樣的事,而不是給孩子一種,我一定要聽爸爸媽媽的話的感覺。規則並不是為了束縛孩子,而是為了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為什麼需要給孩子立規矩呢?

我們來看一個故事:

潘潘非常喜歡看超級飛俠。有一次媽媽做好了飯,但是潘潘卻執意,要再看一集超級飛俠。爸爸關了電視,潘潘就大聲哭鬧了起來,媽媽心疼潘潘,只好邊餵飯,邊讓孩子看動畫片。

我們都知道,如果像潘潘媽媽這樣一味的遷就孩子,任憑孩子的性子來,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成為一個任性、不負責任、沒有自控能力的人,更嚴重的,孩子可能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所以為什麼要給孩子立規則呢?

詹姆士·杜布森博士在《勇於管教》中寫道:

“如果懸崖邊上設有欄杆,那麼人就敢靠著欄杆往下看,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如果沒有欄杆,大家再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別說站在懸崖邊緣往下看了。欄杆就是界限,知道界限的孩子會有安全感,相反,沒有界限的孩子沒有安全感,因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裡。”

立規則為了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約束範圍,這會幫助孩子在成長的路上不偏航。小時候的規則,更多的是為了幫助孩子遠離危險,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而長大後的規則,是為了幫助孩子更好的自律,擁有更好的自控能力。

孩子小時候耍小脾氣,任性,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還小,以後長大了,自然就會好了。這是父母理想化的想法,也是父母為自己脫責尋找的一種藉口,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懂得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孩子立規矩,讓愛與界限共存。規範孩子做事的行為準則,未來孩子才會更優秀。

幾歲開始給孩子立規矩呢?

父母總覺得孩子還小,等孩子大一點再給孩子說規矩也不遲。很多父母到了孩子五六歲,還在用這個藉口來搪塞自己,總是覺得孩子還小。

其實說起來你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但其實在寶寶七八個月大時就已經可以給孩子立規矩了。父母可能會好奇,這一時期的寶寶還不會說話、不會走路,為什麼還需要給寶寶立規矩呢?其實按照正常的發展速度,寶寶到了七八個月時,已經有了很強的觀察能力,也能夠意識到父母的表情的大概含義,能夠意識到什麼事不該做。

正好我家寶寶也是7個多月,最近每次給他喂輔食,吃一會他就開始左顧右盼,還要到處吐,搶勺子,扔勺子,我給他一個嚴肅的表情告訴他不許吐,他居然就意識到這個動作可能不被媽媽喜歡,而我也意識到這個階段開始其實是可以給孩子定規則的,只不過這一時期的規則,並不是家長心目中那些條條框框,而是通過表情和語言來對孩子的行為做相應的暗示,對孩子的自我意識啟蒙也有著積極的影響。

當然2歲前的寶寶因為認知能力有限,給寶寶制定規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護寶寶的安全,其次才是孩子好習慣的養成。而對於2歲以上的孩子,隨著孩子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逐步增加,孩子有時候可能會用錯誤的方式來表達自我行為。比如孩子想要一個玩具,他並不知道如何才能獲得這個玩具,他可能嘗試向父母哭鬧,或者去拿其他寶貝的玩具,這個時候父母應該懂得把握住機會,讓孩子學會去表達自己,學習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

給孩子立規矩,父母有哪些必須要做的事?

1、尊重孩子,接納孩子

尊重孩子,接納孩子,讓孩子感覺到被愛,被接納,更容易讓孩子發自內心的去接受父母的想法,孩子不會覺得父母永遠都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不會覺得是因為受到父母的壓迫和威脅不得不去做這件事情,而是自發的想要去遵守這個規則。

《給孩子立規矩》一書中提到:孩子們需要邊界,並且從中得到安慰、鼓舞。當父母們足夠在乎並願意把管教作為一份禮物時,孩子們會知道自己是被愛著的。

所以即使你是給孩子立規則,但只要你是在尊重孩子,接納孩子,愛孩子的前提下,孩子依然可以感受到愛。

2、理解孩子的行為背後的原因

鄰居家的跳跳拿了其他孩子的玩具,父母不問青紅皁白就打了孩子一頓,事後才知道跳跳拿玩具是為了給媽媽做生日禮物,父母因為沒有去尊重孩子,不理解孩子的想法,單純的用自己的權威去鎮壓孩子,不僅傷害了孩子的初心,也沒有真正的解決問題。

孩子最初去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並不知道這件事是對是錯。他有可能是因為好奇,有可能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力,也有可能是一些其他的原因,父母應該學會是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對症去尋找解決辦法。

10個月的小小,特別喜歡扔東西。不管是一本書,還是媽媽給他的餅乾,勺子,他都會通通的扔掉。扔掉以後,他還會表現的特別開心,衝著媽媽笑。媽媽通常會表現的特別的不耐煩,寶寶卻樂此不疲。

其實這種時候,寶寶只是在展示他學到的新本領,他通過反覆不斷的練習,來鍛鍊自己的手眼協調能力,其實對於寶Bora說,反而是積極的。不應該在寶寶有這種動作的時候,就去責罵或者是責罰孩子。要知道孩子背後的動機,並不是故意要和父母作對,只是因為他的手部動作還不協調,又很想展示自己的新本領。父母可以通過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多陪孩子玩一些丟玩具撿玩具的遊戲,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尋找正確的解決方法。

3、教孩子學會共情,學會多角度思考

三歲的多多總喜歡搶小朋友的玩具,甚至和幼兒園的小朋友大打出手,媽媽每次都說:“你怎麼又搶別人的玩具,明天去把這個玩具還回去。”每次說完沒幾天多多就又恢復老樣子了。

其實媽媽在跟多多溝通的過程中,只是硬性的讓孩子把玩具還回去,並沒有讓多多去思考。孩子不知道,我為什麼不能搶別人的玩具。

研究表明,18個月大的孩子,如果看到成年人明顯在努力完成某個任務,他們幾乎總是會出手相助。如果成年人想要夠到某個物品,他們可能就會遞過去。如果孩子看到某個成年人不小心掉了某個物品,他們也會撿起來。

所以孩子並不會像我們想象中那樣,沒有共情能力,只要父母合理的引導,孩子也會學著從他人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就像這個故事中如果媽媽告訴多多,假如別人搶了你的玩具,你會怎麼樣呢?多多可能會學著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分析這個問題。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臨床醫師丹尼爾西·格爾說:共情對人類來說並非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我們之所以能存活,並不是因為我們長著利爪和獠牙,而是因為我們可以交流和協作。

4、迴應孩子的需求,與孩子共同制定規則

當孩子擔心父母不再愛他,不再關心他時,孩子可能會表現的更加叛逆,更傾向於展示自己不好的一面去尋找父母的底線,試探父母是否會因為這種情況遠離他。

浩浩在玩具店看到一個變形金剛,但是因為價格超過了媽媽的預算,所以媽媽並沒有給給浩浩購買。浩浩很不高興,一路上跟著媽媽回到了家裡,媽媽對浩浩說:“我知道你很想要那個變形金剛,媽媽從今天開始,每週給你5塊錢,你可以拿它去買糖果,也可以攢下來,去買那個變形金剛,但是如果你買了糖果或者買了其他的東西,你也就沒有變形金剛了。”浩浩很開心,也答應了媽媽的條件。

其實浩浩的媽媽很聰明,他不僅迴應了孩子的需求,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延遲滿足,讓孩子懂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來的。制定的規則,也是孩子能夠接受的。

就是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制定一個或者兩個規則,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也要有參與感,不要只是約束孩子。這樣會讓孩子覺得更公平,規則實行起來,也會更加的容易。

5、教孩子勇於承擔錯誤

世界兒科學和兒童發展領域的學者佈雷澤爾頓教授曾經說過:讓父母和孩子在所有時候都是快樂的,這個目標不僅不現實,還會干擾孩子學習和其他重要的技能。

孩子成長的路上難免會犯錯。父母的需要去做的是抓住每一次孩子犯錯的機會,讓孩子成長。教會孩子勇於承擔錯誤的能力,也是幫助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技能。

經典繪本《我永遠愛你》中有這樣一段對話:阿力:“如果我把枕頭弄的羽毛滿天飛,你還愛我嗎?”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們得把羽毛收拾起來。”阿力:“如果我把畫畫的顏料撒在妹妹身上,你還愛我嗎?”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得負責給妹妹洗澡。”

這個故事裡的媽媽不厭其煩地向孩子強調,我永遠愛你。首先他告訴孩子我很愛你。然後再去告訴孩子,但你必須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教會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也是父母對自己孩子負責的一種重要表現。

孩子總是反覆犯錯,父母在制定規則的過程中是否犯了以下四種錯誤?

1、語義表達不清

鵬鵬媽媽在帶鵬鵬去朋友家做客時,會對孩子說,去了阿姨家要乖乖的,可是到了朋友家,孩子還是上竄下跳,隨便動朋友家的東西,讓媽媽很傷腦筋。

鵬鵬的媽媽在這個過程中就犯了一個語義表達不清的錯誤。他告訴孩子要乖乖的,但是鵬鵬並不知道怎麼樣是乖乖的,所以孩子依然會犯錯。

如果媽媽告訴鵬鵬去了阿姨家不要隨便動別人家的東西,不要上躥下跳,鵬鵬可能更容易理解媽媽的意思。

2、父母傳遞的資訊與語言不一致

小明打碎了家裡的工藝品媽媽雖然心裡有些生氣,但是第一時間卻想著發朋友圈炫耀一下熊孩子的傑作。媽媽的這種行為讓孩子不能確定,媽媽究竟是生氣還是不生氣。下一次是孩子還會做出類似的動作,來試探媽媽的反應。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錯後,給孩子傳遞的資訊和語言並不一致。有時候父母雖然在批評孩子,卻笑出聲來,這種反差會讓孩子摸不著頭腦,孩子自然不會繼續遵守規則。

家長應該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首先規範自己的行為,把自己的行為和語言統一。在孩子犯錯後,第一時間表現出堅定的立場,這樣孩子才能做出正確的反應。

3、對規則的立場不統一

有些家長對規則的立場不統一。跟孩子定下規則,說每天只能看一集動畫片。但是今天朋友來了,媽媽為了和朋友聊天,告訴孩子你可以多看幾集動畫片。過了兩天,媽媽和爸爸吵架了,孩子想要看動畫片,媽媽卻生氣地說:“看什麼看,還不趕緊去睡覺。”

制定了規則,家長卻並不遵守或者對規則的立場不統一。把自己的情緒和心情帶入對待規則的態度裡,不僅難以建立起孩子最規則的認識,也會影響正常的親子關係發展。

今天心情好可以看動畫,明天心情差就不同意,這種情緒化的作風,很難讓孩子形成正確的認識,想要讓孩子遵守規則就更不容易了。父母應該首先統一自己對規則的立場,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因為自己的情緒,隨意更改規則,孩子才能夠更好的把握規則。

4、夫妻觀點不統一

有一道數學題,媽媽給小雨教了很多遍,小雨依然不會做。媽媽非常生氣,批評小雨:“今天再做不出來你就不要睡覺了。”爸爸這時候突然說了句:“不會做就不會做嘛,何必一直逼孩子。”

夫妻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總是意見不統一,甚至當著孩子的面互相拆臺,不僅影響另一半在孩子心目中的威嚴,也會影響孩子對事物的正確判斷。屬於典型的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孩子總是在兩個矛盾點之間做選擇,很難判斷合理的規則,自然也就很難堅持下去。父母應該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統一立場,即便存在分歧,也應該私下去溝通,不當著孩子的面拆臺,才能給孩子正確選擇的機會,更好的幫孩子理解規則。

給孩子立規矩,父母應該避免哪些不恰當的方式呢?

1、賄賂孩子

“如果你把作業寫完了,我這周就帶你去遊樂場。”

“如果你今天按時起床,我就給你5塊錢的零花錢。”

“如果今天去鵬鵬家,你不哭鬧,我就給你買你最心愛的玩具。”

為了讓孩子按規矩辦事,很多父母不惜用這樣那樣的方式賄賂孩子,而這種方式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長遠來看,不僅對孩子遵守規則沒有幫助,還會讓孩子養成做事講條件,貪圖小便宜的壞習慣。

2、利用父母的威嚴管教孩子

很多父母習慣於利用自己的特權,通過吼叫、打罵的方式,來讓孩子遵守規則。

這種方式看似有著明顯的效果,但其實給並沒有長遠的作用,而且父母在這個過程中也給孩子做了一個錯誤的示範,遇到問題時孩子也會傾向於情緒化的去解決問題。

當孩子不守規則,變身熊孩子時,父母首先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再去梳理問題的關鍵,引導孩子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幫助孩子樹立起正確的方向。

3、給孩子甩鍋、為孩子背鍋

壯壯在幼兒園打了小明,小明媽媽來告狀,爸爸看到壯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打了孩子一頓,還嚷嚷著:“我讓你不聽話。”

壯壯爸爸的做法就是典型的甩鍋行為,典型的把責任推卸給孩子的做法。第一時間不是去分析問題的原因,不是去找解決辦法,而是通過打孩子來分散其他家長的注意力,讓孩子承擔所有的責任。

未成年人犯錯,監護人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父母不僅有照顧孩子的義務,更重要的監管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

現實生活中還有一種父母則相反,他們更喜歡給孩子背鍋,孩子明明因為粗心弄丟了好朋友重要的學習筆記,父母卻一度覺得孩子知道了錯了就行了,不必追究責任,甚至有些父母還會主動幫孩子找藉口。長期以往,孩子就會變得沒有責任心、沒有規則感、對任何事都一副無所謂的態度。

不管是甩鍋行為還是背鍋行為,對於孩子規則感的建立都有著不良影響,父母應該首先正確面對自己的行為,不給孩子甩鍋,也不為孩子背責,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給孩子立規矩,是為了幫助孩子們形成自律的人格,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強大的內心。

“無規矩不成方圓”,當孩子懂得規則的藝術,能夠規範自己的行為,也會在生活中贏得更多的尊重,生活中更加自律,遇到問題時能夠更有勇氣接受挑戰。想要讓孩子未來的人生更成功,給孩子立規矩,就是每個父母必須上的一課。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每一個優秀的孩子,往往都不是偶然,而是全家人努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