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小孩子都喜歡和一群小朋友一起玩耍,但有一部分孩子常常被孤立,無法融入到他人的“團隊”裡,甚至還會遭到其他小朋友的排斥和拒絕。

對此,不少故事繪本都經常鼓勵小朋友要勇敢,可以大聲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書中也都把其他小朋友描繪的非常和善,“當然可以。”

而現實生活中往往不是這樣,很多小朋友都會遭到其他人的直接拒絕。

“我想和你們一起玩”—“不行,我們人滿了”

小明今年已緊5歲了,平時都是奶奶帶著的,性格比較內向。有一次小明和奶奶下樓去玩耍,看到一群小朋友在那邊玩過家家。

幾個小朋友在拿葉子假裝是菜,正在炒菜,小明過去看了好幾回,很想加入他們,但是又不敢,於是就找奶奶幫忙。

小明找了奶奶幾次,奶奶才明白小明的意圖,奶奶希望小明自己勇敢點,自己去和小朋友說,可是小明扭扭捏捏一直站在奶奶旁邊。

奶奶沒辦法,就拉著小明的手走到了一群小朋友面前,奶奶鼓勵小明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後小明終於鼓起勇氣說:“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

可是這群小朋友卻說:“我們的飯馬上就要熟了,不需要別人幫忙。”小明感覺非常“受傷”,於是奶奶叨咕了幾句就帶著孫子離開了。

這種情況生活中很常見,可有的孩子面臨這種情況,就不會被他人拒絕,反而更能夠融入這種集體中。

小天是一個非常開朗的小女孩,人見人愛,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夠和他人迅速的打成一團。有一次,小天在小區底下玩耍,有一群不認識的小朋友在進行角色扮演。

其中有病人、有護士,這時候小天就在旁邊看了看。然後對這群小朋友說:“你們是不是缺個醫生呀?”

為什麼有的孩子加入別的群體會被拒,有的孩子卻不會?

面對同樣的情況,為什麼有的孩子提出加入其他群體時會被拒絕,而有的孩子卻不會被拒絕呢,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

1、被拒的原因

一群小朋友已經玩得很開心了,每個人對自己的角色都有了定位,自然不缺玩伴,突然來了一個新的小朋友,想要加入,肯定會下意識地排斥。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如果孩子自身較為內向,很唐突的提出了想要加入他們的群體,他人就會一致的排外。

2、不被拒的原因

面對同樣的事件,有些孩子卻不被拒絕,是因為這類孩子的大腦更為靈活,他們會先觀察這群小朋友究竟在玩什麼。

同時會提出自己的疑問,增加和小朋友之間的溝通。並且設想假如自己參加這個遊戲,可以設定怎樣的角色。給團隊提供所需要的幫助,才會被群體所接受。

孩子在社交中會犯哪些錯誤?

有些孩子想要融入他人的社交,但是卻總會使用錯方式,最後導致被他人排斥。

1、故意用破壞的方式去引起他人的注意

有些孩子想要去參加別人的遊戲,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融入他人的集體,往往會通過故意破壞的方式去引起他人的注意力。

可是越破壞就越會讓其他孩子討厭,還有一些孩子因為在生活中常常不被其他小朋友所接納,所以就特意的做出一些讓人討厭、搗蛋的行為。

因為在孩子的觀念裡,被人討厭總比被人冷落的強。

2、出現問題就找大人出面

還有一類孩子出現類似的問題自己無法解決,就會找大人去協調。即使在家人的幫助之下,小朋友被迫妥協了,內心還是會排斥這個孩子。

後期在玩遊戲的時候,也會盡量慢慢地拒絕這個孩子。

在社交中家長能夠為孩子做什麼?

孩子想要加入其他小朋友的社交中,家長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是最無用的。

重要是要去引導孩子觀察小朋友的活動。看看是否有適合孩子自己的角色,為團隊做一些事情,才能夠真正地融進團隊。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能親自出手,也不要徹底袖手旁觀,應該給孩子創造更多的社交機會,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不斷的總結經驗。

總而言之,學會社交是孩子必經的過程,在成長的過程中,被他人拒絕也有常有的事情,家長要正確的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找到社交中自己的位置。

746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這種“遺傳”讓人無奈,孩子專挑父母缺點長,網友:可惜基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