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現在很多家長都有那麼一個煩惱,就是自己家的孩子為什麼做事情總是拖拖拉拉的。那家長們難道只能不停地催促嗎?
心理學家姬雪松說:父母過多地催促孩子,通常是因為自身的焦慮。當父母無法消化這些焦慮,將它們強加給孩子時,傷害就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
那我們先來說說孩子拖拉的原因?
(1)2、3歲的孩子正是動作發展期,由於神經肌肉尚不完善,會有手腳不靈活的表現,並非孩子有意而為之。
(2)孩子對所做事並不感興趣,因為不感興趣,所以才會出現磨蹭的行為。
(3)父母幫孩子做了太多。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做事情慢慢吞吞的就想著幫孩子做完,圖一個快。雖然說父母這樣都是出於好心,但是當你每次幫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已經剝奪了孩子一次成長的機會,最後到頭別人家的孩子都會自己穿衣服吃飯了,自己家的孩子還得需要餵飯和幫穿衣,導致孩子這樣都是父母代勞太多的緣故。
(4)孩子對於時間沒有概念,對時間沒有緊迫感,因此做事拖拉。
那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孩子磨磨唧唧的習慣呢?
制定計劃:
給孩子制定作業計劃,孩子放學後及時掌握作業內容,和孩子進行交流制定作業計劃,建議先做孩子感覺比較難吃力的作業。
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
安靜的環境:
給孩子營造安靜的環境。孩子寫作業拖拉,有時和家庭也有關係,比如有人在孩子學習的時候聊天,或者看電視,打電話,孩子自然是無法專心寫字的。又怎麼能在規定時間內寫完作業呢。
嘗試讓孩子自己承擔做作業拖拉的後果。
當孩子等到最後一刻才去做作業,這時家長不要對孩子嘮叨或批評,也不要出於不忍而替孩子完成作業,而是讓孩子去體驗自己的選擇所帶來的後果。這種後果可能是因為作業做的匆忙,錯誤太多而受老師批評;可能是時間熬的太晚第二天聽課沒精神,等等。當孩子嚐到這種後果之後,再問孩子自己的想法,是否想要改變這種狀態,以及有什麼辦法可以改變。
鼓勵
讓孩子看到做事快的價值。節約的時間由孩子自由支配,以鼓勵為主,正面引導
減少誘惑
當孩子做事的時候,把他喜愛的玩具,美食,手機等都收起來,給孩子一個相對單純的環境。如果誘惑在所難免,則要讓孩子在誘惑與專心面前學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