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叛逆期的孩子就像一隻受驚的小刺蝟,無時無刻不張開自己的尖刺,家長們和自己的“小刺蝟”相處時總是格外的小心,生怕被孩子的尖刺扎到,更怕孩子的心理受到影響。

叛逆期的孩子想法往往變得極端,總是用最壞的想法看待父母

不知從何時候開始,小穎發現自己的女兒變成了一個“假小子”,每天早上起來頭也不梳就去上學,在學校裡也經常和男孩在一塊玩。這些小穎都可以理解,畢竟孩子正處在叛逆期,但是真正讓小穎感到生氣的是,孩子越來越不尊重自己了,說話的時候甚至不正眼看自己。

“作業寫完了沒?”

“沒有。”

“什麼?作業還沒寫完就玩遊戲?”一聽孩子作業都沒寫完,小穎剛平復的情緒又激動起來。“

“收拾完房間趕緊給我寫作業去!”小穎用手指著孩子說道。

“你煩不煩啊,我的作業我願意什麼時候寫就什麼時候寫!”莉莉最反感媽媽用手指著自己。

“你再頂嘴!”小穎說著,對孩子抬起了手。小穎沒有發火,更不是要打孩子,小穎從來沒有打過孩子。

莉莉小的時候特別淘氣,小穎總喜歡用手輕輕掐孩子的臉,孩子對於媽媽的這個動作是非常熟悉的。在這時,小穎的心裡是非常冷靜的。

她其實是想用這個親暱的動作,緩解一下即將鬧僵的氣氛。然而在這時的孩子看來,媽媽做出的這個行為就是要對自己動手。

莉莉一把抓住了小穎伸過來的手,用力地甩到了一邊。孩子的這個反應是小穎沒有想到的,小穎愣住了,呆呆地看著孩子。孩子也愣住了,因為孩子突然意識到了媽媽想做什麼。

但是孩子看向小穎的眼神仍然充滿了戒備。過了一會,孩子率先打破了這種對峙,她從小穎身邊走了過去,出了門。

上了初中以後,大部分孩子都會產生一種非常讓人難以捉摸的心理狀態,孩子的性格變得古怪,喜怒無常。而距離孩子最近的人——父母,則是這種心理狀態的“受害者”,父母即便對孩子的這種變化做好了心理準備,也仍然會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被孩子嚇到。

在心理學角度看來,這種心理狀態就是孩子們的叛逆期,家長們多稱它為“危險期”。

★叛逆期是如何產生的?

叛逆期的產生,首先源自於孩子們思想上的逐漸成熟。在進入青春期以後,孩子們的大腦發育已經日漸成熟,同時,孩子們的所見所聞也在這幾年內迅速顛覆了孩子以往的三觀。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話就像真理一樣可信,而現在隨著見識的增長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孩子們慢慢發現,父母的想法和做法有時也是不對的。由此,孩子們就對父母產生了懷疑心理,懷疑心理一形成,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嚴就會有所下降,換句話說,父母就越來越難管住孩子了。

孩子們追求獨立的想法也是造成叛逆心理的重要原因。孩子的思想就像一隻初生的牛犢,充滿了朝氣和活力,但仍然不成熟,在面對一些原則上的問題時,孩子容易產生錯誤的想法。從而與父母產生爭執。

“別管我!”叛逆期的孩子在和家長頂嘴時,最常說的就是這句話。

自認為是成年人的孩子,在心裡已經把自己和父母劃在了同一等級上,孩子認為自己和父母是平等的。這時父母對孩子的說教與管束,在孩子看來就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只有奮起反抗父母,才能贏得真正的獨立。

答案是否定的,在思想上,孩子固然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凡事都聽從父母的安排;在生活中,孩子沒有自己的經濟來源,一切開銷都要依靠父母。

由此來看,孩子的獨立是無從談起的,也正因為如此,叛逆期的孩子心裡是十分矛盾的。

在“自我論”中,科恩提到:教育別人是不可能的事情,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自我教育。

也就是說,要想減輕甚至消除孩子的叛逆心理,用強硬的態度是行不通的。家長在和叛逆期的孩子相處時,與其和孩子正面交鋒,造成針鋒相對的局面,不如學會讓步,用孩子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1)重新成為孩子的榜樣

有一次在地鐵看到一對父子,爸爸靠著牆在吃剛買來的小吃,小吃的味道非常大,周圍的人都紛紛避開他。那位父親旁若無人地在“禁止進食”的標識牌下,吃完了那份小吃。這時孩子從口袋裡拿出一小包薯片想要開啟,爸爸拍了孩子一下說:“地鐵裡不能吃東西。”

孩子不解地問:“那爸爸剛才不是也吃了嗎?”

這時爸爸愣了一會,說:“爸爸是大人,你是小孩,不一樣。”孩子似懂非懂地“哦”了一聲,把薯片放了回去。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用大人的身份去掩飾自己的錯誤,當孩子長大以後,再回想起父母的種種行為,會是怎樣一番心情呢?

為什麼說要“重新”成為孩子的榜樣?父母忘記了,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是孩子唯一的依靠,是孩子獨一無二的榜樣。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思想在進步,而父母卻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自然也贏得不了孩子的尊重。

因此,父母就需要認真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產生的錯誤,改正自己在生活中的壞習慣。當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做出改變,再次成為值得自己依靠的人時,也會自然而然地重新拾起對父母的尊重。

2)多詢問孩子的意見

在教育年齡很小的孩子時,父母習慣用命令的口吻,比如“把這個放到那裡去”、“這件事要這麼做”等等。那麼對於叛逆期的孩子,父母的措辭就要相對寬容一些:“你覺得這個應該放在哪裡?”、“這件事你想怎麼做?”多詢問孩子的意見,更容易讓孩子感受到尊重。

3)尊重並保護孩子的隱私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和生理上是同樣敏感的,由於其第二性徵的出現,身體會給孩子帶來某種他以前從未經歷過的事情。孩子們這時開始有意地拉開和父母的距離,女孩不讓爸爸給洗澡,男孩不和媽媽一起出門等等。青春期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成長過程,對家長來說更是一種考驗。

4)與孩子保持距離

當對待一隻受驚的小貓時,走上前去嘗試撫摸它是不行的,正確的做法是和它保持一定距離。孩子就像小貓,當孩子處在敏感時期時,父母任何有意識地親暱行為都會遭到孩子的排斥。和孩子保持距離,避免矛盾是次要目的,保護孩子的心理才是主要目的。

保持距離,並不意味著父母要完全放棄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家長改正自己的缺點,向孩子展示自己優點的行為,就是對叛逆期的孩子最好的教育。

TIP:

即便孩子不處在叛逆期,家長也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家長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如何實現自我進步、自我完善,是家長們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今日話題: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是如何和叛逆娃相處的呢?你們又是怎樣看待自我教育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一同探討!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要想孩子將來更勇敢,家長在他們小時候就得遵循這四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