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玩具是孩子的天性,玩具也能給孩子的生活增添一些樂趣。在孩子和玩具方面,家長一般會遇到兩種情況,一個是不知道怎麼給孩子挑玩具,另一個是孩子無理取鬧非要買玩具,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如何給孩子挑選玩具,玩具挑的好也算是一種投資。
1、不推薦類玩具:
在給孩子挑選玩具的時候,儘量少買那種只有一兩種確定玩法的玩具,都買一些開發式玩法的玩具,還有發光發聲的玩具。
有研究發現,孩子玩聲光電玩具的時候,注意力會被玩具強烈的刺激所吸引,和大人的交流,以及創新的玩法比較少。
2、推薦類玩具:
心理學家發現,建構類玩具能夠有效的培養孩子的精細動作、發散性思維、語言能力和空間認知能力。
2016年有腦成像研究發現,僅僅只是讓一群孩子玩5次建構玩具,每次30 分鐘,12天后研究人員再測試孩子們的大腦,發現孩子大腦裡記錄空間關係的頂葉區更加活躍了,而且孩子們的心裡旋轉測試也進步了。所以如果你要花錢給孩子買玩具,建構類玩具是一個明智的投資。
構建類玩具也不只有樂高,比如積木、橡皮泥,磁鐵片類的都屬於建構類玩具,玩法也多種多樣。
第二個問題是,如果孩子哭鬧非得買玩具,該怎麼辦,特別是在人多的公共場所。
我們先結合自己小時候的情況,來了解下孩子想買玩具時的心理,
1、肯定是覺得好奇,特別是在年齡小的時候看什麼都覺得有趣,想體驗不同玩具的感受。
2、滿足想象力,例如看到一個收銀機的玩具,就想我有了這個收銀機,就可以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賣東西的遊戲了,我當老闆,爸爸當顧客。看到機器人就想,我一個人玩的時候可以和他聊天了。諸如此類。
3、平時在和家人、同學,有什麼東西給他留下深刻記憶了,比如在家裡讀繪本時看到了特別有趣的東西了,在學校和同學聊到什麼有趣的話題了,正好有這些玩具。
這麼一看這些理由其實也不是那麼無理,那父母就應該處處滿足嗎?當然也不是。心理學上,有個棘輪效應的說法,就是從未被拒絕的孩子,要求會越來越多,越來越不知足,也更不會珍惜眼前的東西。所以父母要適度的拒絕,比如給孩子規劃下一年,一段時間的消費賬戶,包括書本、零食、玩具。或者規定一個月最多買一個或兩個,如果買了就沒有其它的選擇了。跟孩子說明,買了這個其它的零食可能就沒了,讓孩子自己決定。馬上就能測量出孩子的喜歡程度了,買去之後也會更珍惜。
當然也不能完全不買,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玩具,避免孩子出現匱乏感,匱乏嚴重會出現補償心理,等到自己有能力時,會瘋狂的買買買,但是也找不到當時的喜悅了。
父母需要掂量掂量,什麼是最好,剛剛好才最好。
最後的話
阿德勒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
育兒育己,與你一起成長。
-End-